天天看小說

第215章 久戰速戰?

第215章 久戰速戰?

沈兵一直在等機會,卻沒想到蒙武那先出狀況。

蒙武接連猛攻城父十餘日,見城父難攻又試圖分兵攻汝水。

這從戰法上來看也沒錯,正面無法強攻就從側翼包抄,如果包抄成功就意味著可以斷絕城父與外界的聯繫,然後坐等城父彈盡糧絕了。

但蒙武此舉卻是犯了“輕敵”及“分兵冒進”的大忌。

“輕敵”也可以說是戰略誤判,以爲楚軍沒有決心在汝水一帶防禦。

“分兵冒進”則是將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再次分散,且一路未留兵佔領城邑。

相比起蒙武的軍隊,汝陰這邊就穩妥多了,一路城邑都有大梁軍佔領。

且還在高處準備好烽火及馬匹,沿途設置好驛站,只要一遭到攻擊馬上就可以向各方求援。

這些狀況也看在項燕眼裡。

項燕就有些奇怪了:

“爲何秦軍在汝陰、城父兩城的攻勢差別如此之大?”

項伯想了想,就回答:

“上將軍,這或許是秦軍的誘敵之策。”

“秦軍知道汝水難攻,於是在城父一方做出只攻不防的假像以引我出城。”

項燕遲疑了下,就搖了搖頭,說道:

“若是如此,秦軍就該在附近設有伏兵。”

“可我等卻未在附近發現伏兵。”

項燕對自己的偵察很有信心。

楚軍雖是戰鬥力不足,但在楚國境內設下情報網的能力還是有的。

項燕只需讓探子混在百姓中,然後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觀察秦軍。

是以項燕才充分掌握秦軍的動向。

項伯又問:

“秦軍是否能由汝陰合擊?”

項燕又搖了搖頭:

“汝陰與城父相距兩百餘里。”

“且秦軍大多爲步軍,此兩百餘里少說也要行軍四日。”

“若我軍派出騎軍騷擾,汝陰秦軍至少也要十餘日才能趕至,又如何能顧得上城父?”

項伯無法作答,但心下還是有些不安:

“上將軍,秦軍於城父連日強攻死傷慘重。”

“我軍只需坐等秦軍傷而退兵,不需冒險出戰。”

項燕則反駁道:

“若是秦軍急兵冒進呢?”

“我等有此機會擊退秦軍卻坐失良機?”

“此戰爲秦將楊端和指揮,他心思慎密定不至犯下如此錯誤。”

“再過幾日待楊端和發覺,只怕就無此戰機了!”

於是項燕當機立斷打算組織反擊。

這又是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所以戰場上往往靠的是指揮者的敏銳和智慧,若純粹只是依靠兵書的理論……不管哪個方向都能找出相關理論,於是就成“紙上談兵”了。

項燕反擊的方略,是先讓楚兵包抄至蒙武軍的後路,也就是蒙武軍攻下卻又棄守的那些城邑、村落。

這時項燕甚至用上了原本打算用於攻擊秦軍補給線的一萬騎軍。

騎軍速度快,能以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到秦軍後方。

另外再分出五萬步兵緊隨騎兵後繞至蒙武軍側後對其形成夾擊包抄之勢。

項燕此著不求切斷城父與汝陰之間的聯繫,只求切斷城父秦軍的補給線。

如此一來,秦軍就無法在城父對楚防線形成合擊之勢,離退兵也就不遠了。

此時的楊端和及沈兵都對這情形一無所知。

這時代不像現代,衛星或是飛機往下一看就知道幾百裡外的友軍在做什麼。

蒙武因爲不打算依楊端和的命令行事,所以在戰情方面有所瞞報。

其實久戰與速戰也不需瞞報,只需蒙武的用詞有些轉變就差不多了。

於是楊端和還一直以爲蒙武也像他一般穩紮穩打。

沈兵此時就在忙著接收黑甲軍的戰馬……

自河道兩側城邑被佔領及河道清空後水軍就沒有多大意義了,黑甲軍再由河道運送來戰馬,當下就轉爲了騎軍。

沈兵還特地去找了下正在整軍選馬的王賁,問:

“世侄可還習慣?”

王賁當即拱手回答:

“副將,此黑甲軍竟人人都能騎射?”

“便是我大秦騎軍,能騎射者也是寥寥無幾……”

沈兵回答:

“不過就是多練而已。”

“大秦重步軍輕騎軍,且過於依賴臂張弩,不會騎射也不奇怪。”

王賁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接著又問了聲:

“副將,若是如此,那行軍戰法是否也應盡數改變?”

沈兵暗道這王賁果然了得,知道黑甲騎軍擅長騎射就知道戰法應不一樣,要知道這個就連清楚沈兵練兵過程的楊端和都沒推理出來。

沈兵點了點頭,朝不遠處的剺揚了揚頭說道:

“行軍戰法,你只管向教頭瞭解便可。”

騎射訓練練的當然不只有騎射,還有如何應敵之類,這些都是根據剺等遊牧民族用的戰術來練。

這一套可是在大秦騎軍甚至是中原騎軍都沒有的。

甚至這些戰術還一度被認爲是“畏戰”……

也就是騎軍碰到敵人追擊衝鋒時應“且戰且走”保持與敵人的距離。

這對以“勇猛”爲要求的秦軍不相適應。

不過黑甲軍是魏國降兵,他們似乎很樂於走這條路線。

沈兵初時還有些擔心王賁不認同。

但沒過多久沈兵就知道這擔心是多餘的……王賁與剺討論一番後便不斷的點著頭。

然後又一臉興奮的向沈兵報告道:

“此戰法靈活多變且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黑甲軍堪稱精銳,屬下與有榮焉!”

對於一名兵士來說,最好的禮物莫過一身裝備或一把寶劍。

但對於一名想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的軍官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指揮一支精銳之師。

王賁得到的就是這樣一支軍隊。

沈兵相信,以王賁之才很快就能成爲黑甲軍校尉……這傢伙可是在四年內戰功就直逼他父親王翦的。

到時,王賁的指揮天賦再加上黑甲騎軍……堪稱完美。

沈兵甚至都在想要不要擴充這支騎軍了。

不過凡事都要慢慢來,眼前還有許多事是未知之數,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故。

果然,這時就見一名親衛匆匆跑到沈兵面前:

“副將,上將軍令你馬上到帥帳一行。”

“楚軍反攻蒙武軍待援。”

沈兵聽著心下一驚……蒙武軍待援?

這什麼情況?

(本章完)

第48章 定滑輪第408章 難題第107章 合縱第409章 火炮第23章 劓刑第413章 射程第504章 援軍第300章 牀弩兵第262章 水排第153章 水德第382章 獵人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06章 潰逃第151章 破冰第196章 昌平君第541章 姑師第256章 新王第244章 心計第458章 夜襲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69章 狼 鹿 花第101章 荊軻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83章 汗血馬第148章 辦法第356章 奴隸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432章 道民君第287章 分別第530章 茲陽第51章 錯有錯著第386章 屬國第351章 五原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197章 活路第154章 謠言第399章 三危山第366章 礦第514章 訓練第548章 書信第395章 羊羣第296章 弩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62章 水排第341章 雲畋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95章 力量第349章 直道第239章 奸細第531章 推測第126章 水網第85章 水車第48章 定滑輪第331章 補給第374章 服務業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437章 人心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92章 涅石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95章 力量第439章 降軍第450章 控制第295章 高爐第9章 矛盾第240章 滲透戰第531章 推測第501章 炮戰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61章 改革第543章 楊婷第197章 活路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07章 索箭第239章 奸細第174章 親衛第416章 方略第58章 錦囊妙計第475章 龍城第20章 精銳之師第96章 宵禁第62章 舉薦第202章 棄城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25章 騎軍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136章 紅燒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449章 改革第206章 潰逃第357章 勇氣第380章 火神第125章 心理第341章 雲畋第275章 宣傳戰第303章 獵鷹第21章 火力封鎖第255章 智擒楚王
第48章 定滑輪第408章 難題第107章 合縱第409章 火炮第23章 劓刑第413章 射程第504章 援軍第300章 牀弩兵第262章 水排第153章 水德第382章 獵人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06章 潰逃第151章 破冰第196章 昌平君第541章 姑師第256章 新王第244章 心計第458章 夜襲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69章 狼 鹿 花第101章 荊軻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83章 汗血馬第148章 辦法第356章 奴隸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432章 道民君第287章 分別第530章 茲陽第51章 錯有錯著第386章 屬國第351章 五原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197章 活路第154章 謠言第399章 三危山第366章 礦第514章 訓練第548章 書信第395章 羊羣第296章 弩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62章 水排第341章 雲畋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95章 力量第349章 直道第239章 奸細第531章 推測第126章 水網第85章 水車第48章 定滑輪第331章 補給第374章 服務業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437章 人心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92章 涅石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95章 力量第439章 降軍第450章 控制第295章 高爐第9章 矛盾第240章 滲透戰第531章 推測第501章 炮戰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61章 改革第543章 楊婷第197章 活路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07章 索箭第239章 奸細第174章 親衛第416章 方略第58章 錦囊妙計第475章 龍城第20章 精銳之師第96章 宵禁第62章 舉薦第202章 棄城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25章 騎軍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136章 紅燒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449章 改革第206章 潰逃第357章 勇氣第380章 火神第125章 心理第341章 雲畋第275章 宣傳戰第303章 獵鷹第21章 火力封鎖第255章 智擒楚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新绛县| 资阳市| 舒城县| 抚松县| 无锡市| 灵武市| 南陵县| 准格尔旗| 漯河市| 开阳县| 南江县| 兰溪市| 萨迦县| 武川县| 永善县| 郧西县| 涿州市| 吉林省| 永兴县| 原平市| 仲巴县| 昭通市| 东莞市| 河东区| 平阴县| 崇仁县| 新干县| 保定市| 伊宁市| 瑞丽市| 光山县| 香河县| 武定县| 宜州市| 繁昌县| 锡林郭勒盟| 安溪县| 秭归县| 旺苍县|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