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6章 惱羞成怒

第236章 惱羞成怒

楚騎在混亂中到處亂竄,前無進路後退路,兩側松林又火勢兇猛且還帶著濃煙往楚軍中倒灌,使楚軍既看不見方向又呼吸困難。

偶爾有幾撥楚騎不顧一切的策馬飛奔進火海……倒是這些不怕死的反而有機會衝出去,原因是兩側林木火勢雖旺但大多隻是枯枝燃燒的淺層,樹幹還沒來得及點燃且面積也不廣。

是以若騎在馬上硬闖倒還真有可能逃出去。

不過那也只是可能而已。

騎馬狂奔速度太快面臨的就是會被樹枝、樹幹阻擋,騎手不是被樹枝絆下就是被戰馬甩下,之後就不用說了,沒了戰馬的速度就只能在火海里發出陣陣慘叫。

偶爾有幾個幸運的闖出火海,馬上就被守在外圍的黑甲軍給射了下來。

若還有幸運的衝過箭陣,再往前就是絆馬索和拒馬槍……

其結果就是這五千楚騎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絕大多數都被燒死或薰死在路間,只有少數成爲俘虜。

然而黑甲軍卻不留俘虜……此戰是深入敵後作戰,留俘虜就是給自己找麻煩,於是兵士們十分乾脆的把他們的腦袋割了然後掛在腰間。

張崎倒是活了下來。

他在路旁找到了一個灌溉用的小水溝,然後命親衛以這水溝爲中心往周圍伐木拔草。

這支楚軍原本就是要去汝陰製作攻城器械的,是以短斧、手鋸等工具一應俱全,還真趕在火勢蔓延過來前開闢了一塊安全空間。

不過這也是因爲黑甲軍不能在此久留。

楚軍後方還跟著一萬五千名主力,它們因爲隨軍攜帶著大批糧草及補給所以落後了三十餘里。

雖然落後三十餘里,但其探子卻幾乎就跟在前鋒後方,遠遠的看到前方野狼嶺燃起大火就知道出事了便折返飛報。

楚騎主力趕忙組織輕騎前來增援。

黑甲軍當然不能等他們上來硬碰硬,於是沈兵一聲令下便撤走了。

於是張崎一干人數十人才得以保全性命,否則黑甲軍有時間打掃戰場,非把他們盡數俘虜了不可。

不過張崎卻也不好過,灰頭土臉一身泥漿事小,身上還多處燒傷,連聲音都被薰啞了。

張崎顧不上這些,他氣急敗壞的從水溝裡爬了起來,叫道:

“追,追上這些逆賊。”

“此生若不將黑甲軍踏於馬蹄之下,我張崎誓不爲人!”

楚軍當然沒能追上黑甲軍。

不說雙方都是騎軍極難追上,野狼嶺的大火還未全熄道路不通,楚軍只能繞遠路趕往汝陰。

等他們到時,汝陰已是城門緊閉只留下城外一片蹄印。

此戰楚軍死傷四千餘人,前鋒幾乎全軍覆沒。

另外,這場戰還打擊了楚軍的士氣……都城護衛軍向來被楚軍認爲是精銳中的精銳,若真是大戰起來便連那項燕的江東子弟也不輸半分,且有五萬之衆,戰力自是不可小覷。

出發前,張崎還信誓旦旦的向全軍放發豪言,要踏平黑甲軍活捉沈兵。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纔剛剛出發甚至還沒趕到汝陰就被黑甲軍當頭一棒打得暈頭轉向……古時作戰對出師第一戰極爲重視,出師不利會被認爲不吉利,於是對士氣影響極大。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此戰使柱國將軍張崎處於暴怒狀態。

客觀的說,張崎雖有才華但柱國將軍卻名不副實。

戰國末期只有楚國保留了柱國將軍這個職位,其權力只在相邦之下,爲武官之首。

論實力論戰功,武官之首怎麼說也應該留給項燕,張崎何德何能稱柱國將軍。

然而,柱國的另一個意思是保衛國都之官(柱國原爲國都之意)。

楚王負芻當然要挑一個能信得過的人任柱國而不是某個貴族,否則那就是將國家乃至自身安危送到貴族手裡了。

在自家人裡挑範圍就小,且王公貴族往往是遊手好閒沒有真才實學,於是矮個裡挑高個才挑出了張崎。

這張崎不過三十出頭,雖不能說年輕好勝但貴族出身那也是驕橫慣了,平時又仗著手握精兵桀驁不馴,哪想此時一出戰就摔了狗啃泥。

這讓他面子哪裡放得下,當下就失去理智暴跳如雷,幾乎整場仗都處於暴走狀態。

就比如現在,楚騎不過匆匆準備了一個時辰做好數十個簡易攻城梯就對汝陰展開了攻勢……

沈兵初時還有些懵圈,這沒有投石機也沒有撞車,甚至連弓弩手都沒有安排好,就這樣搬著攻城梯攻城?

然後沈兵就明白了,楚將這被打痛接著惱羞成怒了。

這倒是個意外的收穫。

事實上沈兵根本就沒想到敵方主將處於被伏擊的那五千騎裡,他甚至連敵方主將是誰都不知道。

沒辦法,古時作戰的通訊及偵察手段都落後,有時能知道還要靠運氣。

不過沈兵至少知道一點:楚軍若是這樣攻,那麼汝陰守上十天半個月完全不成問題。

果然,楚軍的攻勢並沒有對黑甲軍構成多大的威脅。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黑甲軍長於弓弩。

在他們還是魏兵時就是騎兵了,之後又專攻騎射天天騎馬射箭。

此時立於城牆之上居高臨下且不需要保持平衡,那準頭及力道更是成級數提升。

楚軍便是舉著盾往城頭上攻也無濟於事……盾只能防正面,黑甲軍的箭枝卻會從兩側無孔不入攻擊其薄弱處。

於是楚軍兵士便一個個慘叫著從攻城梯上掉了下去。

更厲害的還是拍竿。

拍竿是沈兵從車輪戰船上移植過來的……車輪戰船都能用防守城牆如何不能用?

而且因爲這拍竿是設在城頭上,所以重量更大竿身更長於是威力更猛。

這一竿下去就不只是將敵人從攻城梯上擊落,而是直接就將攻城梯打爲兩截,霎時整條攻城梯上的楚軍都慘叫著跌落到城牆腳下。

倒是因爲那攻城梯前端有倒鉤,是以上半端還能勉強吊在城牆上。

不過掛在其上的楚兵當然沒有半點攻擊力,反而需要黑甲軍去救了。

(本章完)

第522章 奴隸第222章 追敵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373章 農業第466章 出兵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31章 補給第512章 訓練第298章 戰法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62章 水排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00章 算盤第488章 爲難第285章 議和第388章 月氏王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56章 官大夫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514章 訓練第389章 沙州第179章 牽城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8章 定滑輪第95章 宣傳攻勢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8章 能人第309章 炫耀第241章 援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468章 目標第417章 補水點第479章 挑明第86章 樣式第549章第211章 百越第32章 變故第148章 辦法第473章 分裂第406章 騎軍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412章 試炮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534章 馬店第321章 私鬥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448章 聯軍第311章 工業區第537章 楊端和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90章 奇軍第121章 蒙良第99章 使節第374章 服務業第148章 辦法第358章 潛力第408章 難題第67章 術數第170章 收購第247章 浮橋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440章 希望第136章 紅燒第536章 龜茲王第287章 分別第126章 水網第183章 水戰第437章 人心第537章 楊端和第176章 藤甲第344章 齊國亡第449章 改革第34章 勸降第385章 保命第227章 反攻第34章 勸降第328章 戰車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61章 改革第266章 喜訊第32章 變故第210章 拉攏第477章 分割第102章 絆馬索第517章 文明第359章 通道第390章 奇軍第123章 探子第388章 月氏王第429章 榜樣第90章 窘況第318章 售賣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03章 獵鷹第406章 騎軍第58章 錦囊妙計
第522章 奴隸第222章 追敵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373章 農業第466章 出兵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31章 補給第512章 訓練第298章 戰法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62章 水排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00章 算盤第488章 爲難第285章 議和第388章 月氏王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56章 官大夫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514章 訓練第389章 沙州第179章 牽城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8章 定滑輪第95章 宣傳攻勢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8章 能人第309章 炫耀第241章 援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468章 目標第417章 補水點第479章 挑明第86章 樣式第549章第211章 百越第32章 變故第148章 辦法第473章 分裂第406章 騎軍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412章 試炮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534章 馬店第321章 私鬥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448章 聯軍第311章 工業區第537章 楊端和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90章 奇軍第121章 蒙良第99章 使節第374章 服務業第148章 辦法第358章 潛力第408章 難題第67章 術數第170章 收購第247章 浮橋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440章 希望第136章 紅燒第536章 龜茲王第287章 分別第126章 水網第183章 水戰第437章 人心第537章 楊端和第176章 藤甲第344章 齊國亡第449章 改革第34章 勸降第385章 保命第227章 反攻第34章 勸降第328章 戰車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61章 改革第266章 喜訊第32章 變故第210章 拉攏第477章 分割第102章 絆馬索第517章 文明第359章 通道第390章 奇軍第123章 探子第388章 月氏王第429章 榜樣第90章 窘況第318章 售賣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03章 獵鷹第406章 騎軍第58章 錦囊妙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萍乡市| 海安县| 宜兰县| 顺义区| 阳谷县| 余姚市| 澜沧| 苍南县| 宁强县| 错那县| 石渠县| 潮州市| 绍兴县| 荣成市| 美姑县| 望城县| 朝阳县| 什邡市| 定远县| 盐亭县| 广宗县| 赣州市| 哈密市| 临桂县| 营口市| 满洲里市| 陇南市| 南城县| 蒙阴县| 平潭县| 涿州市| 当雄县| 康保县| 襄城县| 乳山市| 阿拉尔市| 神木县| 平果县| 咸丰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