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3章 仁君

第283章 仁君

現代施肥與不施肥並沒有如此大的差別,莊稼施肥的收成通常會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間。

古時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是因爲這時代基本沒有施肥技術,有也只是施一些少得可憐的農家肥。

在這情況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種莊稼,其肥力就會不斷下降。

若說它有什麼措施保持肥力的話那就是休田。

但休田能補充的肥力又十分有限,於是最終導致莊稼收成普遍不高。

這時給田地施以漚肥,便好似給田餵了一劑補藥,再加上農家子弟的精心打理,於是能增產半成也是正常。

而這還只是小頭。

有了漚肥之後所有分給楚民的田也都不需要休田,無形中耕地面積就增加了一倍……那比楚國的田地多的利益可不是一點半點。

沈兵問了許應一聲:

“先生,此時這漚肥法可否用於淮北?”

許應想了想,就點頭回答道:

“老朽認爲可以。”

“雖說還沒到收成時候不知結果,但漚肥後的作物植株茁壯、顆粒飽滿。”

“至此已確定可行了。”

於是沈兵及楊端和就將目光投往扶蘇。

扶蘇雖說只是大梁軍監軍,但以他秦國公子的身份依舊擁有決定權。

但這其實根本不需請示,有這等好事誰又能拒絕?

扶蘇當下就點頭說道:

“便依副將所言行事。”

“另,我等切不可將漚肥之法泄漏給楚國知道。”

扶蘇這回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相比起之前舂米水車甚至“水排”,這漚肥看似沒有技術含量卻重要得多。

原因是它可以直接提高作物產量且不需休田。

這在以農爲本、以食爲天的古時那就是神器。

有了這神器,楚國就算是再怎麼降稅也無濟於事。

要守住秘密並不困難,只需要派信得過的專人制作漚肥就可以。

比如楊端和將軍隊派出制肥,漚肥製成之後再讓百姓來運……百姓領到的只是一團團黑呼呼的東西,當然不知是如何製出的。

而那些制肥的秦軍,他們可是受連座制度約束,哪個又敢透出半點風聲?!

正在沈兵以爲此事已了時,不想扶蘇又問了聲:

“副將,不知我能否去看看這漚肥?”

沈兵一愣,回道:

“公子自是可以觀看,只是這漚肥雖好製法卻極爲不雅,公子……”

不想扶蘇卻一揮手道:

“無妨,此肥關乎國家命脈,如何還能以不雅爲名避之。”

說著當下就起身跟著楊端和出去。

這一幕只看得許應和沈兵面面相覷。

不過許應卻對扶蘇此舉十分讚賞,因爲農家講的就是“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也就是賢人治國就應該與百姓一起種田一起吃飯,只不過從來就沒有什麼治國的人願意這麼做而已。

如今扶蘇卻主動要求去看這漚肥……這雖是無意之舉,卻暗合農家道義,立時便讓許應激動不已,於是暗中對沈兵感嘆道:

“公子實乃賢者,將來必爲我大秦之仁君!”

沈兵只是笑了笑。

wWW¤ TTKΛN¤ co

這扶蘇仁是仁,據說史上的他在蒙恬身邊歷練一番後已一改其迂腐本性變得剛毅果敢並深受百姓愛戴。

然而,能不能成爲君卻又是另一回事。

想害他的人可是趙高和李斯……都是權傾朝野的人物。

有時沈兵都在想,自己能改變這個歷史成功讓扶蘇上位嗎?

若是改變對後世可有影響?

沈兵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新一輪的宣傳戰又要開始了。

這一輪宣傳戰當然是主打肥料。

做法依舊像之前一樣畫成簡畫然後圖文並茂的複製數千張再送往楚地。

只是送往楚地的難度稍有增加,因爲經過之前的宣傳戰之後楚國貴族都有所防備。

然而這事卻是防不勝防,尤其南方人使用竹製器具十分普遍,比如漁民用的竹排,隨便一節鋸斷了藏進傳單想找都找不出。

於是又重複出現之前一幕,而且較之之前的衝擊更是有過之無不及。

楚王啓那邊收到新傳單後不由大驚:

“秦人竟有漚肥增產?此事是真是假?”

項燕想了想就回答:

“大王,以之前舂米水車及鐵器優化觀之,此事多半是真。”

“這沈兵總能突發奇想製出新物事,漚肥對他而言並非難事。”

楚王啓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沈兵的本領他是知道的,是以從拿到傳單那一刻他就信了,他之所以會問只是希望得到一個否定的回答。

接著項燕就說道:

“大王,我等雖是知道但百姓卻不知。”

“我等何不傳說此漚肥不過是秦軍騙人的把戲?”

楚王啓沉默一會兒後回答:

“只能如此了。”

楚王啓嘴裡雖是這麼說,但心下卻知道這不會有什麼用。

主要是因爲沈兵這個名字在楚國已是深入人心……沈兵可是屢次擊敗項燕的人,而項燕又是楚國上將軍。

其實擊敗項燕還沒什麼奇怪,原本秦軍就比楚軍強,秦勝楚敗也是正常。

問題就在於沈兵是以少勝多且不只一次。

大梁水淹楚軍,牽城水戰,尤其是汝陰一戰……沈兵親率三千黑甲軍擊退數萬楚軍,這使沈兵之名在楚地已是家諭戶曉、路人皆知。

再加上舂米水車一事,就更是讓人將沈兵視作神一般的人物。

於是就像楚王啓和項燕一般,看到傳單後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有如此本領的沈兵,要製出漚肥還不是小事一樁?

在這種先入爲主的想法之下,楚王啓與項燕再宣揚漚肥是秦軍騙人的把戲……又有多少人會信?

只怕他們更會懷疑楚軍而不是秦軍,甚至會覺得楚軍這是欲蓋彌彰。

事情果然就像楚王啓想的那樣,百姓對楚軍的說法只是表面應聲……這是爲了活命。

暗地裡淮北有漚肥能增產半成一事卻是瘋傳。

百姓雖說沒文化不識字,但計算糧食和稅率那卻是關係到能否活命,那可是算得精準。

當下一合計:這增產的半成糧食繳了稅都還有富餘,再加上不用休田……楚國再低的稅率也比不上這個。

於是還有什麼好想的?

繼續往淮北逃……

(本章完)

第221章 回師第81章 高田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88章 月氏王第244章 心計第360章 西域第283章 仁君第61章 火彈第99章 使節第75章 樂趣第23章 劓刑第340章 忽悠第238章 狼煙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25章 騎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33章 復國第288章 請降第412章 試炮第503章 選擇第522章 奴隸第398章 肅州第331章 補給第241章 援軍第75章 樂趣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239章 奸細第413章 射程第170章 收購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32章 騷擾第504章 援軍第525章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14章 炮彈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03章 選擇第41章 福禍相倚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39章 奸細第44章 通敵第37章 借刀殺人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136章 紅燒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10章 摩擦力?第406章 騎軍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503章 選擇第124章 水攻第315章 定價第120章 承功第473章 分裂第420章 城牆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40章 忽悠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26章 綠洲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200章 狼筅第398章 肅州第477章 分割第71章 落幕第360章 西域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42章 撤軍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289章 北地第172章 製法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532章 西域第291章 二選一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23章 探子第85章 水車第298章 戰法第342章 市場化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85章 水車第416章 方略第274章 失衡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96章 陷馬坑第549章第374章 服務業第193章 密信第203章 陳城第156章 官大夫第361章 封禪第83章 農家
第221章 回師第81章 高田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88章 月氏王第244章 心計第360章 西域第283章 仁君第61章 火彈第99章 使節第75章 樂趣第23章 劓刑第340章 忽悠第238章 狼煙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25章 騎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33章 復國第288章 請降第412章 試炮第503章 選擇第522章 奴隸第398章 肅州第331章 補給第241章 援軍第75章 樂趣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239章 奸細第413章 射程第170章 收購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32章 騷擾第504章 援軍第525章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14章 炮彈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03章 選擇第41章 福禍相倚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39章 奸細第44章 通敵第37章 借刀殺人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136章 紅燒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10章 摩擦力?第406章 騎軍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503章 選擇第124章 水攻第315章 定價第120章 承功第473章 分裂第420章 城牆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40章 忽悠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26章 綠洲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200章 狼筅第398章 肅州第477章 分割第71章 落幕第360章 西域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42章 撤軍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289章 北地第172章 製法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532章 西域第291章 二選一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23章 探子第85章 水車第298章 戰法第342章 市場化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85章 水車第416章 方略第274章 失衡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96章 陷馬坑第549章第374章 服務業第193章 密信第203章 陳城第156章 官大夫第361章 封禪第83章 農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林州市| 庄河市| 宜都市| 米脂县| 台安县| 高要市| 扶沟县| 宜阳县| 永登县| 林州市| 尼玛县| 渭源县| 开封县| 建德市| 辽中县| 霍邱县| 天祝| 贵德县| 探索| 博罗县| 甘孜县| 丰顺县| 孙吴县| 呼图壁县| 泸定县| 佛冈县| 浮山县| 镇康县| 沽源县| 孟村| 龙南县| 昂仁县| 柘城县| 五台县| 本溪| 文昌市| 神农架林区| 永仁县| 贵溪市|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