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

此處大戰在即的時候。而在海上戰事就要開始了。

“轟。”一聲巨響,這還是僅僅開始的時候。

船舷的火炮從最開始第一們開始,蔓延到最後,連綿不斷的火炮之聲,霸佔了所有人的耳朵。

這個時代的火炮不敢齊射,所謂的齊射,也就是從第一門火炮開始,依次發射而已。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是相當大的手臂。

三十多艘戰艦,數百銅火炮。威力雖然不小,但是氣勢上還真有毀天滅地之威。

三十艘戰艦逼近明軍水師。最外圍的船隻被集火攻擊。數艘船隻被擊穿了吃水線緩緩的開始下沉了。

這一場大戰,只是黃士龍先接觸到了明軍。

從北港往溫州趕,是逆風。

所以航行必須走之字線,才能藉助風力。這樣的航行,無疑會慢的多。而且在大海上攔截一支艦隊,是相當困難。

即便是海峽比較狹窄,但是畢竟是海峽,而不是河灣。地域也是相當廣闊的。

因爲黃士龍先行從澎湖出發,在大海之上游曳了一兩日,這才發現了明軍的船隊。

如果不是明軍船隊,抱團航行,速度比較慢,畢竟組織起四五百隻戰船。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從船速上來看,只能從低速,而不是從高速。

所以船隊只能緩緩的航行。終於被黃士龍給追了過來。

三十多艘船,比起明軍的數百隻船,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劣勢。但在質量上,卻是黃士龍遠遠勝過明軍。

每一艘戰艦的體積,都勝過明軍最大的船隻,也就是徐海的座艦。

而且火力這遠遠的超過了明軍戰船的火力。

不管所有多少船隻,但是真正能短兵相接,也不過是幾十船而已。

黃士龍說道:“鄭深,魏大臨他們現在有消息嗎?”

“沒有,派出的搜尋的船隻,還沒有接到回信。”

在海上尋找明軍的艦隊,又沒有準確的時間。所以,兵份三路,黃士龍與鄭深,魏大臨三部從不同的港口出發,搜索從北港到溫州的海道。

“繼續放出烽煙。越多越好。”黃士龍吩咐之後,也就不關注這方面的事情了,說實在的,在海上約會失期,實在是太正常了。在無線電廣泛應用之前,錯過纔是正常,真正匯合簡直是奇蹟。

在黃士龍的命令之下,一道道黑煙升了起來,都是船上的火盆加入很多。所以濃煙也很多,期望能讓在戰場之外的鄭深與魏大臨所部,能看見這裡。

黃士龍說道:“下令,所有人都注意,放近距離開炮,用引火彈。”

“是。”

三十多艘戰艦,由黃士龍的座艦打頭,逼近明軍的船隊,距離一旦拉近,火炮的威力就發揮出來了。

而引火彈,就是朱厚煌提議出來的。

也就是將炮彈先放進火盆之中,燒成滾燙髮紅之後,再放進炮膛之中,引燃火藥,發射出去。

不過,這樣的彈藥,很容易出問題。

比如火炮附近有明火,很容易與火藥弄到一起,引發爆炸,別的不說,如果對面是火炮的實力可以的話,一發炮彈打到這裡,將火盆打翻,很容易將很多火藥引爆。

所以,這是一種對彼此都危險的武器。

當然了也是朱厚煌對這個時代武器最後的記憶了。

對很多現代武器來說,朱厚煌即便有記憶,但是從工藝上,根本找不到製作的辦法,技術積累根本不行。

這種燃燒彈也是他在記憶那個角落之中,翻找出來的,似乎是當初英國對西班牙作戰的時候,用過的。

這種簡直是雙刃劍的武器,其實在雍軍水師之中,並不太受歡迎,畢竟太容易出問題了。水師根本不想用。

但現在黃士龍用,就是因爲明軍水師,簡直就是一個活靶子,或者根本不像軍艦,反而像是民船。

銅火炮的威力比佛郎機炮的射程遠多了。

畢竟佛郎機炮漏氣的問題,嚴重的影響了射程。

其實大明與東雍之間的,火炮鑄造技術,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只是下的本錢不足,甚至說東雍的火炮技術在很多細節上,還不如大明匠人打造的好。

只是東雍捨得下本錢。

東雍在北港附近的金礦,是一個金銅混合礦,從哪裡採出的銅完全沒有一點剩餘,全部投入銅火炮之中,這一點就是大明萬萬做不到的。

材料方面就過不了關。即便手手藝再好也沒有用,雖然朱厚煌這種國營工廠的模式,有很多的缺陷。但是卻是比大明那種逼死人的匠戶體制,要強了不知道多少。

一枚枚炮彈砸在明軍的船上,特別是引火彈,溫度很高,只要砸在木板之上,瞬息摩擦出火花來,不過,片刻功夫,大片大片的船隻冒出了濃煙。一時間燃起的煙柱,要比黃士龍的船隻放出的煙柱,要大的多。

黃士龍眼睛一轉,他心中暗道:“殿下真是英明。”

無情莫過於水火啊。

即便說火藥的威力,也比不上點火的威力。

實心炮彈不過是在船舷上面的砸出一個洞而已,立即就能修補,根本沒有什麼破壞性的能力。而引火彈的威力,能點燃船隻,威力比所有的炮彈威力都大。不管是散彈,還是鏈彈,實心彈都是不是引火彈的威力。

“該死。”徐海心中暗道:“差距就這麼大嗎?”

面對雍軍的進攻,在黃士龍看來,是他們什麼都沒有做,但是徐海覺得自己已經拼盡全力了。

是的,他想調集船隊,一涌而上,淹沒了黃士龍的船隊。

這些船根本抵擋不住,雍軍戰場的火力。是的雍軍炮火的轟擊之下,船隻是還能吃不了,但是人卻承受不住。

戰場上的炮火,雖然擊不沉船,或者一時間擊不沉船,但是對人的殺傷力,卻是一等一的,承受死亡也需要勇氣的。

不是什麼人都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戰死,而無動於衷的。

徐海的班底是海盜。

海盜雖然作戰很勇猛,但是本職上來說,海盜是欺軟怕硬的。雍軍雖然也是以海盜爲班底,但是早就以軍法正規化了,每一個船上都有軍法官。雍軍水師不敢說是勇猛之極,但是可以做的,在任何時候的執行軍令。

但是明軍水師就做不到了。

不管是徐海的命令是什麼,有什麼奇妙的對策。幾乎都無法執行下去,落得個半途而廢的結局。

徐海只能什麼也不做。

但是引火彈一出來,讓他連被動的局面都無法維持了。

船隻上的木頭都是乾燥過的,不敢說一點就燃,但是也極好易燃物。在引火的攻擊之下,幾乎每一艘船都被點燃,熊熊的烈火一時間無法收拾。

一瞬間,徐海感到自己的部下已經有一點不穩了。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穩定局勢。

徐海滿心的焦慮,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但是必須裝著一種滿心的沉著說道:“傳令下去,讓各艦不要與雍軍糾纏,原路返航,告誡各位船長,大家一起抱團,大家還都能回去,如果散開的話,到底能不能回去,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是。”立即有人用旗語傳令下去。

只是徐海不知道,他的命令到底能起到幾分作用。這只是他所有能做的所有了。但是局勢並不向好方面扭轉,反而變得更加糟糕了。

“大人,北邊,北邊。”一個眺望手聲音有些扭曲的高聲大喊道,將徐海的主力吸引到來了北邊,他一眼看去,臉色頓時一變。

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章 侍衛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十章 宣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章 侍衛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十章 宣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绍兴县| 嫩江县| 固原市| 探索| 华阴市| 安化县| 大洼县| 古交市| 巴林右旗| 彝良县| 遵义市| 左权县| 沙坪坝区| 共和县| 海门市| 旬阳县| 搜索| 祁阳县| 延寿县| 南召县| 得荣县| 星子县| 理塘县| 凤冈县| 务川| 山西省| 屏东市| 灵寿县| 灌南县| 京山县| 西安市| 临泉县| 容城县| 木里| 崇信县| 兴仁县| 荣成市| 大庆市| 阿拉善左旗|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