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

“誰爲孤拿下福寧?”朱厚煌馬鞭一指說道。

“末將請戰。”戚繼光立即出列說道。

朱厚煌雖然這幾年沒有帶兵做戰的,但是他的威信在軍中沒有一點減弱,反而有一點增強。

下層很多軍官都對朱厚煌又敬又怕,在朱厚煌身邊不敢放肆,請戰的時候,難免多想一些東西。

而戚繼光則不然。

戚繼光是在朱厚煌身邊長大的。

他父親戚景通雙腿殘廢了,但是戚景通拜見朱厚煌的時候,從來是讓戚繼光推輪椅的,從來不讓別人。

爲的是什麼?

不就是讓戚繼光在朱厚煌身邊混一個臉熟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戚景通的這分苦心,也是有回報的。而且朱厚煌當初招攬戚景通的時候,不就是從著戚繼光而來的,朱厚煌對戚繼光也是另眼相看。故而戚繼光從來不怕朱厚煌,反而覺得朱厚煌對他很好,是一個仁厚長輩。

故而在朱厚煌身前從來沒有拘束。

朱厚煌說道:“你就帶著本部攻城,有什麼需要嗎?”

戚繼光說道:“臣請炮兵支持。”

朱厚煌說道:“好,軍中所有火炮都歸你指揮。”

雍軍的炮兵安置,經過集中,分散,再集中的過程。

朱厚煌一開始就批準炮營成立,汪直都擔任過這個職位,不過,朱厚煌很快就知道集中使用炮兵是對的。但是也要看什麼樣的炮兵。

當時朱厚煌擁有的不過是佛郎機炮這樣的輕型火炮而已,射程不遠,覆蓋面積有限的很,根本就是步兵支援火力,集中起來,在戰場之上調動就成了問題。二來,當時的東雍的火炮還數量還存在問題。

故而在之後的征戰之後,朱厚煌再次將火炮分到各營之中了。

而銅炮的出現,火炮的射程威力大了一大截,朱厚煌有心將火炮再次集中起來。但是有一個問題,讓朱厚煌放棄了。

就是銅炮太重了。

銅本身就比鐵重,鑄成大炮之後,更重,機動能力很成問題,但是如果消減重量,那麼威力上有不足了。

而且雍軍大多都是沿海機動,所以就形成一個慣例,就是臨時借調水師的火炮,比雍軍自己運輸火炮要方便的多。

即便是這一戰也是如此。

不過,朱厚煌已經將借調過來的水師火炮都聚集在一起,直接放在龍驤衛之中。

龍驤衛也是所有軍隊之中,唯一沒有擴編的軍隊,更是軍中精銳的精銳。

戚繼光得到了所有火炮的支持之後,立即前去安排進攻了。

“殿下,福寧城中準備充分,恐怕不是旦夕可下的。”俞大猷說道。

“孤知道,不過不管怎麼樣也要先攻一攻,試探一下福寧城的防務。不過對現在的局勢你怎麼看?”朱厚煌說道。

俞大猷說道:“臣以爲,不應該與這裡與敵軍多過糾纏,應該大軍直入浙江。不過,如果殿下想以此城圍城打援,也未嘗不可。”

“打援?”朱厚煌說道:“你覺得楊一清會救援嗎?”

俞大猷沉吟一會兒,說道:“不會。”

俞大猷很明白,雍軍佔有海上機動的優勢,很容易在浙江海岸上任何一個地方進攻。而福寧這裡地勢,他很容易被截斷後路。

如果不是給上面一個不放棄福建的交代,恐怕楊一清也不會派兵進入福建。

仇華所部,縱然不是棄子,也是楊一清的一根釘子。

朱厚煌說道:“孤沒有在這裡打援的意思,不過,這一根釘子,讓人很不舒服,不管怎麼說也要拔掉。但孤也不想頓兵於此?”

俞大猷說道:“殿下可是想海路進軍?”

朱厚煌說道:“你現在說話,也這麼小心翼翼了?說說你的想法?”

“臣的想法是進攻溫州。”俞大猷被朱厚煌這麼一說,也不敢隱瞞自己的想法,說道:“仇華所部大半從溫州而來,如今溫州空虛,我軍水師佔優,豈能不發揮優勢,以臣的意思,就饒過此地,進攻溫州,一旦攻下溫州,城中的士氣必將潰散。那時候攻城,就容易的多了。”

“這人任務交給誰?”朱厚煌說道。

俞大猷說道:“以臣之見,劉伯臣或可一用。”

劉伯臣是從水師轉爲雍軍的,這樣登陸之戰,讓他這個原來的水師將領來指揮,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好。”朱厚煌說道:“你是我選中的帥才,有什麼話,就說什麼,如果連你也不敢說真話了,我東雍才真的危險,多向元敬學學啊。”

俞大猷說道:“是。”

俞大猷雖然這樣說,但是他卻不能如戚繼光那麼肆無忌憚的,戚繼光現在是這個樣,如果再長幾歲之後,性子恐怕也會漸漸的沉穩下來了。

“殿下,戚將軍準備攻城了。”立即有侍衛說道。

朱厚煌說道:“哦。”他與俞大猷紛紛舉起的千里鏡,看戚繼光如何攻城。

“轟。”的一聲,十幾門火炮,一起發射,十幾枚炮彈射了出去,打在城頭之上。火炮就好像是發令牆一樣。

“殺。”在火炮的轟擊的掩護之下,戚繼光親自帶頭衝城。

五千士卒,以百人爲一隊,衝了上去。每一隊都帶著好幾架長梯。

雍軍的攻城設施很匱乏,剛剛到城下,除卻這些長梯之外,什麼沒有準備。

不過,向前衝的一不僅僅是這些人,四五個人扛著一門佛郎機炮,還有一排排火槍手,大概有千餘人,壓在後面。

數百火槍手是戚繼光營中的。

因爲擴軍的問題,雍軍每個營的火器數量大大下降,戚繼光營中,也不過是這些火槍而已,而至於其餘的佛郎機炮都是連人帶炮從別的地方借過來的。

要不是雍軍營中操縱火炮都是老兵,戚繼光這樣的要求根本做不到。

雍軍衝城部隊來到城下百米之後,所有銅火炮都停止了射擊。火槍手紛紛列陣,開始向著城頭射擊。

而所有佛郎機炮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拿出一個小鏟子,開始拼命的挖坑。因爲從下面向城頭上射擊,是需要角度的。

必須有足夠的壘土墊起來佛郎機炮,並且固定好,不然一開炮,一動,都不知道打到什麼地方了。

“碰。”無數子彈打在城頭的女牆之上。

無數明軍都藏在城牆後面。不敢冒頭,剛剛有幾個按捺不住冒頭的士卒,就已經被火槍教訓做人了。

這些火槍比較重,根本不能拿來肉搏。更不要說裝刺刀了,但是射程威力卻是幾乎完美無缺的。

仇華微微也不敢露頭,他悄悄的通過射擊口向下面看,卻見無數根長梯就要搭在護城河上了。

護城河根本來不及擴寬,一個梯子往上面一放,就能過去。

仇華眼睛微微一瞇,左右一看,立即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戚繼光的攻擊面的問題。

五千人的攻擊面並不算太大,但也不窄,正面南牆數百米都覆蓋住了,但是火槍掩護的寬度有限的很。

畢竟數百火槍手,如果不站在一起保持密度,根本沒有什麼準頭,更沒有什麼震懾力。

仇華立即對自己身邊的親衛說道:“你們過去,讓兩邊開始向下面打。就打這面城牆下面。”

仇華一時間,覺得爲什麼這裡沒有兩個卻敵臺啊?

所謂的卻地臺,就是城牆向外突出的一部分,不過大多都是木頭,架在城頭之上,臨時用的,不用的就拆了。

不過,雍軍準備不足,仇華的準備也不是太足的,他默默將卻敵臺的事情放在心裡。兩邊的反擊就開始了。

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章 元宵宴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
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章 元宵宴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口县| 阜康市| 峨眉山市| 石嘴山市| 彭山县| 嵩明县| 南城县| 桃园县| 临颍县| 长子县| 咸阳市| 隆回县| 望奎县| 丹棱县| 萨迦县| 新乡市| 富顺县| 石河子市| 土默特右旗| 岳普湖县| 房产| 瓦房店市| 建平县| 锦州市| 安新县| 武乡县| 景宁| 台中县| 达日县| 布拖县| 枣强县| 岚皋县| 贵州省| 钟祥市| 河北区| 嘉峪关市| 双流县| 南和县| 资兴市| 灯塔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