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

在僕人的引領之下,俞大猷進入巡撫的臥室。

一路上,俞大猷看著巡撫的後花園,覺得有幾分心曠神怡。這個巡撫後宅是典型的江南園林。俞大猷之前都沒有見過。

不得不說,比起大明的士紳,東雍的統治階層,算得上清廉了。

不知道是朱厚煌的審美影響了他們,還是繁忙的事務,讓他們沒有那個閒工夫。

其實東雍最壯觀的建築,南鬥殿,朱厚煌住的也不是太舒服的,對園林什麼的,朱厚煌從來不在乎。東雍境內,根本沒有幾個能稱作園林的地方。甚至比不上這一處精緻的小院。

不過俞大猷很快從這上面收回了注意力。

僕人來到王巡撫的門前,怎麼都推不開。

俞大猷微微一示意,立即有親衛一腳踹上面,兩扇門猛地飛了出來。

“別過來。”王詢雙手捏著長劍,架在自己的脖子之上,就是下不去手。

自殺,也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

俞大猷冷笑一聲,根本不在乎。大步走上前。

王詢連忙後退,說道:“我------”

“我什麼我?”俞大猷說道。話音未落,俞大猷突然出手,兩根指頭捏住劍鋒,猛地一甩,長劍噹啷一聲,掉落在地面之上。

王詢還沒有反應過來。

就被俞大猷的親衛按在下面了。

俞大猷說道:“帶走,給殿下送過去。”

他不用給朱厚煌送過去了,很快,朱厚煌就來到了巡撫衙門之中了。

朱厚煌就在當初王詢訓話的地方坐著。

王詢被按在地面上跪著。

東雍諸將兩邊站定,而俞大猷與吳行之兩邊站定。

朱厚煌將一封書信砸在王詢臉上,正是王詢寫的那一封辱罵朱厚煌的書信。

“你想做鐵鉉,就這一點本事嗎?”朱厚煌說道。

王詢說道:“下官才能不足鐵公萬一,但是越效仿鐵公風骨。但求一死。”

朱厚煌冷笑一聲,說道:“俞將軍來之前,你如何不死,反而來孤這裡博取忠名不成。”

王詢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朱厚煌最看不起,王詢這樣的人,沒有什麼才能,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朱厚煌說道:“你不是想死嗎?我偏不殺你。來人,傳榜天下,說福建巡撫王詢已經投降於孤,孤封之爲內閣大學士。”

熟悉東雍體制的人,一聽就知道,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因爲東雍根本沒有什麼內閣大學士的名頭。

“卑鄙。”王詢目眥欲裂,狠狠吐了一口唾沫,唾沫呈拋物線落在朱厚煌的腳前。

“大膽。”李良欽一聲怒喝道。

王詢腳下發力,猛地掙扎起來,一個人居然按不住他,被他掙扎起來,重重的撞在牆壁之上,一瞬間腦漿迸裂,紅的白的什麼都有。。

朱厚煌早已見過死人,但是王詢之死,還是出乎朱厚煌的預料。一時間朱厚煌也弄不清楚,王詢到底是怎麼想的?

爲什麼當時不死,反而現在卻有勇氣自殺了?

不管怎麼說,王詢本人之死,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

很快就平息了,但是王詢投降朱厚煌的消息照樣傳出去。朱厚煌不會因爲王詢之死,就有婦人之仁的。

王詢的屍體被拖了出去,立即有人來清理這裡。

朱厚煌說道:“俞大猷。”

“臣在。”俞大猷說道。

朱厚煌說道:“孤命你掃蕩福州府,並派遣一支偏師,進攻延平。只需佔領延平便行了。”

在朱厚煌的策略之中,根本沒有完全佔領福建西部羣山的想法。

朱厚煌佔領福建,就是爲了從福建抽取資源,而福建西部羣山之中,有什麼資源啊?根本沒有。如果佔領根本是得不償失。

朱厚煌向西征伐,不過佔據上游,爲福州的屏障而已。

“是。”俞大猷說道。

朱厚煌說道:“行之。”

吳行之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你的福建巡撫可以赴任了。孤在這裡待不了多少時日,就會北上,到時候,福建就是你負責了,孤的後路就交給你了。”

吳行之說道:“臣定不負殿下所託。”

吳行之也不是當初的吳行之了,他從一個小小的賬房,經歷了東雍的所有,一點點的歷練出來的,在朱厚煌心中,吳行之如果沒有差錯的話,定然少不了一任東雍相。

吳行之得了朱厚煌的任務,立即從小吏之中徵召官員,一日之內將巡撫衙門的架子達起來,立即發帖子,給福州的大家族,讓他們來巡撫衙門一會。

吳行之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建立統治,而是籌錢。

吳行之很明白自己的角色,就是儘量從福建收刮財產,以供大軍使用。

不得不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吳行之給朱厚煌做後勤工作,也做習慣了,太知道東雍軍隊的花費了,更不要是這一下子組建了十萬大軍,簡直將東雍的財政繃緊的,無法再繃緊的地步。

可以說,吳行之只要敗上一場,東雍財政這一根弦,就會崩斷。

巡撫衙門正廳上,吳行之一身官袍,說道:“諸位。”他的目光如電掃過,下面的士紳,說道:“當今無道,不容藩王,雍王乃起兵,扭轉天下大局,只是在錢糧之上,有一些短缺之處,還需要各位相助。”

“不就是勸餉嗎?”下面的士卒腹誹道。

這是各朝各代的慣例,他們也都知道,也不廢話,但是誰也不敢輕易開口。

錢倒是一個小問題,但是給了雍王錢財,當朝廷打回來的時候,會不會清算,這纔是問題所在。

一時間鴉雀無聲。

吳行之目光有些不散了。忽然一個人說道:“我要願意報效一萬兩。”

吳行之說道:“這位是?”

“在下是常年在海上跑生意多得少府許大人照顧,所以願意爲雍王殿下報效。”這個人也不說自己叫什麼,也不說自己的主家是誰?不過能請到這裡的,都是福州城之中的大豪。

吳行之說道:“好。來人。”

立即有人呈上一個托盤,托盤之上,有一些票據,印製的很是精美。是一百兩爲一張的面額。

吳行之親自給他點了一百張,正好是一萬兩。

這就是朱厚煌期盼以久的國債。

印刷一方,就是少府用來印東雍紙鈔的地方。東雍紙鈔的超發,也是必須有限制的,朱厚煌即便知道這一點,但也在強大的財政壓力之下,小心翼翼的試探,紙鈔崩潰的下限。

朱厚煌覺得不能再繼續濫發下去了,就要國債。

不過,國債不是作爲金融工具,反正在這些士紳的眼中,絕對不是金融工具,而是一個用來收刮的工具。

吳行之說道:“這是雍王殿下不願意平白接受子民報效,這種國債,分十年期,三年期,一年期的。利息分別不同,雖然利息低了一點,但是到期之後,可以去東雍錢莊兌換。注意東雍錢莊認票不認人。”

“認票不認人?”有幾個士紳默默的唸叨道。

看來他們對這個認票不認人,有一些誤解了。似乎覺得賣這個國債,就與東雍沒有任何書面上的瓜葛了。

他們抱著,既然來了,就必須出血的原則,立即紛紛出錢,不過一會功夫,就有籌集了一百萬兩左右。

整整一托盤國債全部賣了出去。

當然不賣出不行啊。

吳行之沒有催促,但是托盤上的國債不賣完,吳行之就是不說話,所有人一個都不能走,於是乎只能都賣完了。

吳行之心中暗道:“看來福州還是錢的人比較多啊。”

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十章 宣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
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十章 宣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凤城市| 四子王旗| 呈贡县| 赣州市| 徐闻县| 安义县| 乌拉特中旗| 宝应县| 连城县| 巴里| 文安县| 九寨沟县| 东台市| 凤庆县| 乐安县| 抚松县| 乃东县| 兴安盟| 麦盖提县| 方正县| 琼结县| 贺兰县| 巴彦淖尔市| 获嘉县| 舞阳县| 大新县| 措勤县| 唐海县| 双鸭山市| 日照市| 周口市| 华蓥市| 唐河县| 勃利县| 东乌珠穆沁旗| 崇义县| 南雄市| 景德镇市| 陆川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