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

“舒服啊。”俞大猷不由的喊道。

頭上重重的捱了一下,“臭小子,殿下問你話的。”李良欽說道。

俞大猷就知道剛剛是李良欽出手,這種拿捏按摩的手段,也只有他師傅能做得如此快捷,如此高明。

“是。”俞大猷說道。他定了定神,回想到剛剛戰場上的一切,俞大猷苦笑說道:“殿下,恐怕只剩下一半了。”

所有戰鬥朱厚煌都看在眼裡,他的心中早就有所預料了,但是從俞大猷的耳朵裡面聽到,還是感到心中劇痛。

朱厚煌身子一晃,一把按住城牆,說道:“走,我要去看看。”

這個時候,朱厚煌連平時端著身子的自稱孤,也忘記了。

西門後面的甕城之中,雍王親軍的的士卒,橫七豎八的靠著城牆躺著。鮮血從他的身上流了出來,將城牆與地面全部染紅了。傷勢比較輕一點,還能自己包紮,更多的人是躺在地面之上,只有出氣沒有進氣,顯然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氣氛很低沉,只有低低的呻吟之聲,卻沒有多少慘叫之聲。

朱厚煌只是匆匆一看,發現俞大猷的話大概有點嚴重,因爲在甕城之中,大約有七八百人之多,但是俞大猷所說的也並不算是太差。因爲有一二百的傷勢嚴重之極。此刻連慘叫之聲,也喊不出聲來。

朱厚煌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從今天之後,想要再次出城做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一戰,對雍王親軍來說,早已傷筋動骨。不修養一段時間,根本不可能出戰了。

這一絲念頭,立即從朱厚煌的心頭閃過。朱厚煌隨即將這個念頭放在一邊了。他根本沒有再去想這些。朱厚煌先要解決,將這些人給救過來,多救一個,就是一個。這些人都是朱厚煌精心培養出來班底。每死一個對朱厚煌來說,都是一種損失。

朱厚煌立即派人將安慶城中,所有的醫師帶到這裡,用所有最好的藥材,來搶救這些傷員。

這一夜,這些醫師,挑起火把,通宵達旦,朱厚煌也一夜也沒有睡覺的,在這裡枯坐到天明。

在朱厚煌沒有睡意的時候。也有一批人沒有睡意。

在寧王軍中,劉養正看著眼前的一把火統,這一把火統正是從戰陣之上,從雍王親軍手中奪下來的。

雍王親軍在這一場大戰之中,傷筋動骨,有二百人左右就遺屍在戰場上。很多兵器都遺留在戰場之上了。雍王親軍之中,火槍手的傷亡最少。但也不是沒有。最後這火器最後落到劉養正的手中。

劉養正自詡精通兵法,對火器什麼的,也是非常精通。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火器,此刻正在細細的揣摩。他越看,眼睛越亮。

劉養正從這火器之中,也看出一點名頭。暗道:“這火器的威力極大,而且操作方便。”劉養正搬動扳機,一聲清脆的敲擊之聲,有火星在燧石上面閃出來,劉養正也從一邊翻出了一包包包好的火藥。還有鉛彈,已經制造鉛彈的模具。

劉養正繼續暗道:“這一戰雖然失利了,但是也不是沒有好處的,這就是天大的好處。”他輕輕的撫摸火槍的槍管,暗道:“這就是最大的好處。”

劉養正將火槍放下,起身踱步,他閉上眼睛,再次想起戰場上的一切。

劉養正檢查過戰死的寧王中軍的傷口,大多是死在火槍之下。不要看雍王親軍,訓練有素,但是在戰場上的威力,還不如劉養正手中的新火器,威力大。要不是他們這種肉搏與火器相結合的陣法,區區一千人,能在數萬的軍陣之中玩出什麼花樣。

劉養正雙眼放光,他從雍王親軍的陣法之中,看出了一個方向,暗道:“自古以來,兵刃以弓弩爲第一,至本朝以來,火器的地位取代了弓弩,成爲了第一,但是火器有很大的缺陷,不能完全代替弓弩在軍陣之中的地位。而且火器以笨重,射速緩慢等問題,不能與軍陣有機結合。”

劉養正回想出一個個陣法。

這些陣法都是古代陣法,裡面弓弩都有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宋代的弓弩。宋代以弓弩第一,多少陣法之中,弓弩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劉養正將這種火槍放置在陣法之中。無數陣法在劉養正的腦海之中活了起來,不過放置弓弩的地方,改成了火統。這些陣法,在劉養正的腦海之中動了起來,好像有無數人馬在他的腦海之中混戰。

“砰砰。”火槍發射的聲音。劉養正好像聽到這火槍的聲音。

大批大批的人在火槍之下陣亡。

“不行。”劉養正睜開了眼睛,他的頭上微微見汗。剛剛的推演耗費他太多的心力。他心中暗道:“單單憑藉空想,完成不了這些陣法的設計,這是一種全心的武器,雖然能代替弓弩的位置,但是並只是有弓弩的作用。”劉養正又從一邊拿出另一個物件,就是一把刺刀,他將這一把刺刀輕輕的卡在槍頭之上,火槍就成爲一柄短矛了。劉養正揮舞兩下,只是劉養正是一個文弱書生,並沒有多少武功底子,揮舞兩下。並沒有一點威風,反而還一絲可笑。

劉養正深思道:“大王想爭奪天下,以寧王蕃的底蘊,可是千難萬難,如果早些知道有這樣的火器,勝算可以大增,只是有一點遲了。”

“必須力勸殿下不要在安慶城下停留,沿江之下,先攻南京,只有攻下南京,殿下才會有整兵經武的時間。”劉養正暗道。

第二日一早,劉養正就起身去見寧王了。

寧王神色不好,昨日一敗,讓寧王心中不爽之極,今日一早,他一開口就說道:“安慶城是孤進攻南京要地,諸位先生有什麼良策能教授孤啊?”

“殿下。”劉養正再也忍不住了,說道:“兵貴神速,安慶小城雖然頑固,但是並不能完全遏制長江水道,天下之重在於兩京,殿下欲爭霸天下,就要以爭奪兩京爲先,區區安慶小城,根本不足掛齒。”

寧王沒有一點變化,說道:“還有誰有良策教孤?”他的聲音很是平靜,但是經常在寧王身邊的人,才能從寧王身上看出來,他其實並不是太高興的。

“殿下,劉先生此言差矣。”李士實說道:“殿下,想要成其大勢,必須要深固根本,而殿下的根本就是江西,安慶不拔,即便殿下得了南京,也與江西相隔,到時候首尾不能相顧,情勢只會更糟糕。故而,必須在正德進入南京之前,奪下安慶府,然後進攻南京,故而我們的時間不多。”

劉養正看向李士實,目光之中怒氣流轉,好像是在責怪李士實怎麼改變主要,明明說好的要將勸殿下速攻南京,而不是留戀於安慶城下。

李士實避開了劉養正的眼睛,心中嘆息一聲,暗道:“這劉養正雖然有些才華,但是畢竟太嫩了。他沒有看見殿下已經有些厭惡他嗎?殿下在安慶城下傷了面子,不將這一口氣出了,殿下斷然不會離開這裡。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伴君如伴虎。即便他立下再大的功勞,恐怕將來也不得善終。”

“好,李先生所言甚是。”寧王說道:“不奪安慶,孤絕不收兵。諸位各盡其能,爲孤出謀劃策。助孤一筆之力。”寧王的目光掃過所有人,最後在劉養正身上停留了下來。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章 練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六章 不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章 練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六章 不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寿光市| 松原市| 祁连县| 贞丰县| 合阳县| 江门市| 宁陵县| 峨山| 钦州市| 临城县| 崇阳县| 沧州市| 威海市| 岚皋县| 河津市| 广德县| 古丈县| 日喀则市| 赤峰市| 建阳市| 应城市| 海口市| 西丰县| 泗水县| 闽侯县| 桃园市| 瑞丽市| 湛江市| 泰宁县| 专栏| 察哈| 阳高县| 高陵县| 万年县| 唐海县| 璧山县| 湖南省| 公主岭市| 河间市|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