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

正德看著手中的名單,手指微微有些顫抖,只見上面寫道:江西巡撫孫隧,副使許逵,御史王金,主事馬思聰,金山,參議黃宏,許效廉,布政使胡廉,參政陳杲,劉棐。僉事賴鳳,指揮許金,白昂,等等等。

正德說道:“他們都是大明的忠臣,是朕一念之差,害了他們。”正德之前還想就將這一場亂子,無聲無息的平息下去,但是現(xiàn)在看來絕對不可能了。他沒有想到他那位只會送禮的寧王叔,居然有這樣的魄力。真敢起兵造反。

這個時候,錦衣衛(wèi)已經(jīng)將南昌當(dāng)日的情形,稟報了正德。

此刻寧王已經(jīng)以皇太后密旨的名義,廢除正德年號,將南昌城中不服從寧王命令的官員,統(tǒng)統(tǒng)退出斬首。並大軍北上,號稱十萬,此刻正在進攻九江。一路上,官員望風(fēng)而逃,寧王的進軍順利之極,可以用勢如破竹這四個字來形容。

因爲(wèi)江西的中心就在南昌,在南昌的江西巡撫被寧王一口氣端了。整個江西已經(jīng)癱瘓了,雖然各地還有忠於朝廷的官員,但是形不成合力了。

正德剛剛看的就是殉難官員名單。

“陛下,無須自責(zé)。並不是陛下之錯,”楊廷和本聲不想打草驚蛇的,但是正德理由非常之充分,楊廷和也不知道怎麼阻攔。而且楊廷和心中未必沒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無他,寧王當(dāng)年在京城之中,遍撒金銀,楊廷和也不是沒有收過寧王的錢,即便只是成例,楊廷和也想這一件事情,悄無聲息的按下去。

只是發(fā)展到這個時候,說什麼也都沒有用了。楊廷和也無疑將所有責(zé)任都推到正德身上,一來沒有用,二來也不是爲(wèi)臣之道。

楊廷和繼續(xù)說道:“臣以爲(wèi)陛下讓寧王提前發(fā)動,也是有好處的。寧王受封南昌,已經(jīng)數(shù)代,故而,寧王蕃在江西潛勢力之強,已經(jīng)如同敵國,而寧王蕃也沒有能力輻射到江西之外,在江西之外與寧王作戰(zhàn),對我們大有好處。”

朱彬看著地圖上寧王進軍的速度,幾乎是一日下一城,二日下兩城的速度。

這個速度太快了,幾乎就是行軍速度的極限,所以作爲(wèi)一個打老仗的人,朱彬很輕鬆的判斷出來,寧王軍根本沒有打仗,或者是有內(nèi)應(yīng),或者直接投降。

不過朱彬還是覺得,寧王早已佈置好的手段。

正德苦笑說道:“此刻寧王正在圍攻九江,朕還在山東,寧王軍順流之下,到南京也不過是一二日的功夫,一旦南京有失,就是天下震動。朕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臣願爲(wèi)先鋒。”許泰大聲說道:“臣願意挑選精騎,晝夜不停,奔赴南京,南京本就是重兵雲(yún)集之所,且太祖修南京城堅固之極,臣敢立軍令狀,在陛下到達之前,如果南京有失,請斬我頭。”

朱彬大聲說道:“臣亦請戰(zhàn)。”

朱彬心中暗罵許泰狡猾。首先,九江本就是一座堅城,其次就是算是九江有失,南京在長江上游而是有屏障的。這屏障就是安慶。

安慶是長江上游重鎮(zhèn),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攻破的。即便是安慶也有失。只要南京城中閉門不出,嚴查奸細,以朱元璋建造南京時的嚴苛,這南京城非經(jīng)年累月的圍攻才能打下來。可以說只要能趕到寧王之前,到達南京,這一戰(zhàn)就是穩(wěn)贏。

“好。”正德也知道,南京的重要性,也不廢話,說道:“許泰,這南京城就交給你了,到了南京城之後,要與魏國公精誠合作,一定要保南京城萬無一失。”

許泰大聲道:“臣遵命。”

正德立即讓人寫了聖旨,並讓楊廷和以內(nèi)閣的名義附署之後。交給許泰。許泰立即下了船,一時間飄在運河裡面的幾十艘船靠岸了,千餘騎兵下了船,許泰稍稍活動一下,就快馬疾馳,向南而去,與他一起,就是身邊千餘鐵騎,這千餘鐵騎全部是一人三馬,一路上換馬前行,日夜不停。

正德看這地圖上蜿蜒的長江,說道:“朕還是擔(dān)心,長江水師的實力。”

大明的軍隊從南到北是越來越能打,南方的衛(wèi)所在正德看來,完全不能用。而南京雖然有操江總督,有完善的江防部隊,但是現(xiàn)在這些軍隊,到底有多少戰(zhàn)鬥力,正德自己都不清楚,他說道:“先生,可知道,哪裡有軍隊,能直接增援長江水師?”

楊廷和皺起眉頭說道:“只能召沿海各衛(wèi)所的海船入江了。”

不是楊廷和不知道海船與江船的區(qū)別,而是楊廷和沒有其他辦法了。無他,大明的水師也就那麼幾支,除卻海邊的各衛(wèi)所有自己的船隻之外,也就只有長江水師,還有漕運水師了,不過漕運水師,是用來運輸?shù)模难e有什麼戰(zhàn)鬥力啊。

能指望的也就是常年與海盜做戰(zhàn)的,海邊的水師。

楊廷和忽然想起來,說道:“好像,還有一支水師,就是雍國的水師。”

說實話,如果不是楊慎曾經(jīng)在東雍待過一陣子,楊廷和就要將雍國水師給你忘記了。

“煌弟?”正德說道:“煌弟的水師不是新敗給了佛郎機國,他不是正在臥薪嚐膽,以圖報復(fù)的嗎?”

正德在朱厚煌身邊沒有少安排人,至少現(xiàn)在朱厚煌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正德的眼睛。

楊廷和說道:“佛郎機水師火炮犀利,船隻堅固。雍國水師雖然敗給了佛郎機水師,並不以爲(wèi)雍國水師戰(zhàn)鬥力很差。而且,大明已經(jīng)有了兩次藩王之亂了,再也經(jīng)不住第三次了。”

正德默然。

從安化王之亂,到現(xiàn)在的寧王之亂。正德對宗室藩王,僅有的一點點的親切之感,消失殆盡、說實話,正德也不想再弄出一個雍王之亂。

所以正德才猶豫。

他能聽得懂楊廷和的潛臺詞,楊廷和想將朱厚煌乾脆拿下來,或者將朱厚煌消弱到,與一般蕃王一樣。

正德已經(jīng)有一年沒有見過朱厚煌了。正德縱然想相信朱厚煌,但是皇帝的本能卻讓他不能相信任何一個人。

隨即正德將問題從是不是消弱雍國上面撥開,他心中暗道:“這一次平定寧王之亂,朕就要調(diào)動雍國的兵馬,看看煌弟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如果朱厚煌抗拒抽調(diào)他的兵馬,說不定正德就會乘著大軍將在江南的時候,順手將朱厚煌給消滅了。

如果朱厚煌對自己這個哥哥,還是以前那麼恭順,那就放過他吧。反正是海外荒島,多一個不多,少一個少。

正德眼睛之中神光閃動,說道:“好吧。傳令雍王,讓帶領(lǐng)雍王水師來南京助戰(zhàn)。”

楊廷和以爲(wèi)朱厚煌已經(jīng)採納了自己的意見,心中大喜、消除了雍國這個不和諧元素之後,大明就能再次走向正軌之中了。

消息傳得飛快,利用了錦衣衛(wèi)的消息體系。不過三日工夫,正德才剛剛出了山東的時候,朱厚煌就受到了消息。

“陛下,要孤帶著雍國水師前去南京助戰(zhàn)。”朱厚煌對這陸完說道:“今日之事,孤該如何處理纔好?”

對於官場鬥爭,朱厚煌身邊的很多人都派不上用場,朱厚煌有時候在想,如果楊慎在就好。

楊慎對種種權(quán)謀鬥爭,有自己的看法。而現(xiàn)在沒有楊慎,朱厚煌只好向曾經(jīng)的吏部尚書詢問了,能當(dāng)上吏部天官,向來陸完的政治智慧應(yīng)該不差。

陸完輕輕喝了一口茶,說道:“殿下想怎麼應(yīng)對?”

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zhàn)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zhàn)十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十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zhàn)六第三十五章 應(yīng)州之戰(zhàn)王勳【三】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zhàn)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zhàn)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yǎng)生息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zhàn)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zhàn)十三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qū)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zhàn)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zhàn)三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yún)海關(guān)下六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zhàn)記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yún)海關(guān)下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zhàn)事八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十八章 經(jīng)緯【1】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zhàn)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zhàn)八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yī)令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jiān)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十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yún)海關(guān)下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zhàn)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zhàn)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zhàn)五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
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zhàn)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zhàn)十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十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zhàn)六第三十五章 應(yīng)州之戰(zhàn)王勳【三】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zhàn)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zhàn)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yǎng)生息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zhàn)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zhàn)十三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qū)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zhàn)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zhàn)三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yún)海關(guān)下六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zhàn)記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yún)海關(guān)下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zhàn)事八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十八章 經(jīng)緯【1】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zhàn)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zhàn)八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yī)令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jiān)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十八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yún)海關(guān)下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zhàn)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zhàn)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zhàn)五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化隆| 四川省| 上栗县| 板桥市| 外汇| 太谷县| 灵寿县| 师宗县| 新余市| 海兴县| 云阳县| 九江市| 大埔区| 拉孜县| 兰西县| 平顺县| 三亚市| 榆社县| 南昌县| 白朗县| 囊谦县| 上思县| 收藏| 塔城市| 郎溪县| 长武县| 新平| 浦江县| 于都县| 丰县| 临清市| 九龙坡区| 秦安县| 二手房| 洛南县| 顺平县| 信丰县| 海门市| 米易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