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

一顆人頭在朱厚煌的面前。

朱厚煌說道:“此人還有幾分骨氣,厚葬吧。”

“是。”立即有一名侍衛出來,將這顆人頭端了下去。

這顆人頭不是別人,正是宗盛治。

爲了宗氏的存亡,宗盛治選擇了自殺。

朱厚煌有幾分可惜。對馬島之戰,雖然有朝鮮人太過廢材的原因,但是宗盛治本人還是有幾分才能。

之前所謂求賢如渴,朱厚煌還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但是現在朱厚煌才明白了。

隨著佛郎機人離開,南洋再也沒有一個敢與東雍敵對的勢力,但是千頭萬緒的問題,朱厚煌需要太多人才,不管是在呂宋,還是南洋諸多大島之上,都需要能獨擋一面的地方官。

宗盛治如果不死的話,朱厚煌未必不給他一個塊地方讓他們拓荒。

朱厚煌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對馬島上有多少人?”

劉老刀說道:“壯丁不足一萬,加上婦孺不足三萬口?!?

“好。”朱厚煌說道:“之前,是孤忽略了,小小一個對馬島就有三萬口,整個大內氏有多少口,再加上從朝鮮賣人。這又是一個人口來援。許大哥?!?

許鬆說道:“臣在?!?

“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敝旌窕驼f道。

“是。這是臣的疏忽,朝鮮臣強主弱,只要買通權臣。賣些人丁,還是能辦到的?!痹S鬆說道。

朱厚煌說道:“且不可小看這一點,真的國力是什麼?就是是人口,糧食,鋼鐵,火藥。這四樣纔是真正的國力。所有我東雍能多一個人口,就多一分國力,且且不可小窺。此戰攻大內,已經與細川氏談好了,自然是必勝之役。但是各部要慎殺,多捉活口?!?

“是?!敝T將一起起身向朱厚煌行禮道。

之前,朱厚煌對人口的問題,不如現在迫切。那是因爲朱厚煌與大明的關係還可以,人口一直從大明輸入。即便是嘉靖登基之後,只是由明轉暗,每日輸入人丁也不少,但是現在卻大大不一樣。

海盜鬧起來,雖然福建與東雍的貿易聯繫沒有斷絕,但是由澎湖交易,變成了東雍必須派船去福建貿易。

大明貨源斷絕。朱厚煌需要想辦法補充,但是開荒種植甘蔗,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想要有足夠的糖來補充東西貿易缺口,需要大量人丁。朱厚煌對人口的渴望又洶涌的膨脹起來了。

將呂宋北部的蠻人掠爲農奴,從安南找,從南洋找,甚至朱厚煌都有從印度購買奴隸的想法了。

從日本朝鮮弄人口,也是自然的想法。

不過,這是一場長久的話題,今後數年間,朱厚煌想要建設東雍,都少不了面對這個問題。

但是不是想這個問題的時候。

朱厚煌不想在日本長留。數萬之軍在外一日,消耗的銀子就好像是流水一樣。本來財政都很緊張的朱厚煌,纔不願意在這裡多花錢。

“不說這個了,大內氏情況怎麼樣?還有大內義興在什麼地方?”朱厚煌將話題轉到戰鬥之上。

“大內義興已經到了長崎。”吳鳳儀說道。“據細川家所言,大內氏已經知道我們與細川家的聯繫,所以纔去長崎。”

朱厚煌說道:“大內義興是什麼想法,他的老巢不就是在山口城嗎?爲什麼遠離老巢到,他不熟悉的地方去,不是舍易就難嗎?”

朱厚煌有些不理解了大內義興也算得上名將,爲什麼還會做出這樣的決策?

如果大內氏留在山口城,朱厚煌還要傷腦筋,但是現在大內義興卻主動的離開山口城,甚至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好像是在向朱厚煌主動招搖,來殺我吧,來殺我吧。

這根本不合邏輯。

大內義興不管怎麼說也是從小打仗,也算是一員宿將,難道不知道怎麼做對他好嗎?

“臣本來也不是很明白,但是看見剛剛那一顆人頭之後,有幾分明白了?!眳区P儀說道。他對此做過功課了。

“大內義興不想將戰鬥爆發在長門周防一帶,這一帶是大內氏家的根基所在,爲大內氏所有已經數百年了,而大內氏對北九州的統治並不是太穩固的。殿下奪取長崎又能得到他的人頭,想來大內氏縱然受到了重創,但是根本沒有動搖,還能傳承下去,但是山口城被攻陷,就算殿下到此爲止,大內氏也必然分崩離析。”

“在日本很多人的心中,家族要比自己要重要的多。大內義興是在爲大內氏著想,所以願意與殿下在長崎決一死戰?!?

朱厚煌說道:“大內義興如今年歲如何?”

吳鳳儀說道:“知天命之年?!?

如果大內義興年輕一些,朱厚煌還生起愛才之心。不過對於這個時代,五十多歲,距離死也不過數載而已。再費力氣招攬,性價比太低了。

朱厚煌將其他念頭都甩開,說道:“既然如此,孤就讓他死得其所?!?

“劉老刀。”

“臣在?!眲⒗系冻隽姓f道。

“你率領本部,切斷九州與長門的聯繫,凡是大內氏的船隻全部擊沉,如果他們家的船隻全部放過,並放出消息,孤此次只是爲揚大明天威,只誅大內氏大內義興一人,與他們無涉,但是膽敢挑釁天朝的,一律不赦,還請他們不要自誤。”朱厚煌說道。

“是。”劉老刀說道。

對於這個任務,劉老刀並不是太喜歡了。因爲這不過是偏師而已。以日本水師的實力,根本沒有什麼仗可打。

但是經歷過劉伯臣被調離之後,劉老刀似乎也明白了很多,對水師統領之位不是那麼汲汲以求了。

“許鬆?!敝旌窕驼f道。

“臣在?!痹S鬆凜然領命。

“同樣的消息,你也放出去,並且這一次戰爭的所有後勤都拜託你了?!敝旌窕驼f道。

“臣領命?!痹S鬆說道。

許鬆在日本的渠道僅次於吳鳳儀,而且這一次很多補給都必須從朝鮮採買,所以許鬆負責這一起,也算得上正好。

朱厚煌安排好這一起之後,說道:“黃士龍,魏大臨,已經所有雍軍,跟著孤一起出戰長崎,孤倒要看看這一位日本宿將,到底有幾分能耐?!?

朱厚煌一聲令下所有人都開始準備了。

不過第二日,全軍出征。不過一日之後,就來到了長崎城外。

長崎在一處海灣裡。

只是長崎這一帶海岸線非常複雜,全軍並沒有直接在長崎外下錨,而是長崎外海一處島嶼下錨。全軍在島上安營紮寨,與長崎城遙遙相對。

這些島嶼並不是多出名,但是在原本歷史上,再往後推上數十年,就大大有名,就是因爲一個人,五峰島主汪直。

他在日本的根基,就在這些島嶼上,這就是長崎外面的五島列島。

與長崎已經相當的近了。

顯然吳鳳儀並不是什麼也沒有做的,最少想全軍的落腳地找好了。

朱厚煌安排好一切之後,趁著天色好早,決定給大內義興一個下馬威,說道:“走。孤要看長崎城是一個什麼樣子?!?

“是。”

黃士龍沒有帶其他船隻,唯獨將所有東雍型戰船全部帶了出來,每一艘戰船上都有好幾十門火炮,他不是朱厚煌的座艦之上,火炮在百門以上。

這是朱厚煌海上最強大的力量,也是日本舉國也無法抵抗的海上力量,更不要說區區大內氏了。

從五島出發,半路上就看見幾艘小船,在發現了艦隊之後,拼命的跑,有一艘船還在海面之上點起了大火。

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
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岳阳市| 兴化市| 藁城市| 洛宁县| 垫江县| 维西| 东城区| 荔波县| 锦州市| 竹溪县| 建阳市| 理塘县| 宜昌市| 姚安县| 新化县| 黑河市| 漳浦县| 定兴县| 沅江市| 浦北县| 敖汉旗| 来凤县| 竹山县| 固原市| 牟定县| 德保县| 丰城市| 兴文县| 米泉市| 宁都县| 阿拉善盟| 天长市| 彰化县| 任丘市| 彰化县| 吴忠市| 寿阳县| 临澧县| 甘洛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