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

安慶城之中。

此刻的安慶城牆上硝煙的痕跡還沒有淡去,整個安慶城中瀰漫這一股喜慶的味道,因爲正德皇帝要駕臨安慶城了。

不管正德皇帝被民間怎麼詆譭,不管正德皇帝怎麼輕佻,但是正德皇帝還是大明的皇帝。被整個天下認可的皇帝。

此刻安慶城在一場刀兵過後,可以說是百業調零。家家帶孝,戶戶懸白。整個安慶內外,不管是民間還是官府,都有一種哀傷的味道。

所以正德皇帝的駕臨就是最好的沖喜,沖淡了整個安慶悲傷的氛圍,伍文定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決定大操大辦。

安慶南門碼頭上,鑼鼓喧天,無數人翹首以盼。朱厚煌,伍文定之下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在焦急的等待。

“來了。來了?!辈恢浪日f一句。朱厚煌拿出只能的望遠鏡來,拉開之後,向東方的江面望去。果然看見一艘大船出現在長江之上。

這一艘船是有艘龍船。龍船是樓船造型,其實並不比朱厚煌的大號福船大多少,不過這也是南京禮部能找到的最大的船隻,最爲御舟了。

這麼多年沒有一個皇帝來南京,南京所存的那些御用之物,早就成了垃圾,根本不用看就知道不能用了。

而這一艘船,還是緊急翻新的。原本的底子到死是什麼船,就不知道了。

長江之上,並不只是一艘船,在龍船前後左右,大大小小的船隻數以百計,將龍船圍在覈心。

雖然是逆流而上,但是在船槳與風帆的作用之下,速度並不是太慢。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南門碼頭。

南門碼頭之前也算是一處戰場,雖然早已清理乾淨了,但是很多地方都露出了新木的成色,看上與本來面目並不怎麼協調。

先有數艘船靠岸,大隊大隊的錦衣衛,身穿飛魚袍,在碼頭上列隊,將伍文定排來維持秩序的人全部趕走了。

錦衣衛圍成人牆,將所有百姓攔開。這時候龍船才慢慢的靠岸。

先下船的人,並不是正德,而是正德的依仗,威武的大漢將軍高高舉起一面面旗幟從龍舟之上下來。

這些旗幟上皇家的依仗了,什麼虎了龍了,還有很多朱厚煌不認識的野獸,大抵是山海經之中所記載的珍奇野獸。

一排排士卒打著旗幟,在此之後,數道長長的木板將龍舟與棧橋連接起來。

一架四輪馬車順著木板從船上下來。

這是一架縮小版玉輅。這一架玉輅從船上下來,無數人統統跪倒在地,高聲呼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德神色莊嚴的站在玉輅之上,四匹馬拉著的玉輅之上,正德一身滾龍袍,頭帶冕旒。穿得無比正式。

以正德的性格,完全按照禮法上要求來,實在是難能可貴。

正德朗聲說道:“安慶上下,抵抗寧寇,奮不顧身,朕心甚慰,特地免安慶上下三年錢糧?!?

對於達官貴人來說,三年的錢糧不算什麼,但是對於百姓來說,這三年的錢糧,就已經是很大一筆錢了。他們感到的紛紛下拜。說道:“皇上聖明。”

這一次並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所以歡呼之聲,並不整齊,反而有一些雜亂,好像是噪音一樣。

只是這樣才顯得真心實意,而不是僞裝。

正德這微微一點頭,放下玉輅上面的珠簾。正德依仗在錦衣衛的簇擁之下,進入了安慶城之中。在正德身後,就是一隊隊京營士卒。

看著這麼多士卒都來到安慶,安慶百姓立即感到一種安全感,只有經歷過戰亂的人,才知道有強大武力保護的可貴。

京營士卒,居然在安慶城下,受到了整個天下都沒有歡迎。

朱厚煌看正德向安慶城方向而去,也接過士卒牽過來的馬,他翻身上馬,正準備向安慶城中而去,卻聽身後一個人說道:“快帶朕去看看,戰場遺蹟?!?

朱厚煌身子一震,他怎麼聽不出這個聲音,正是正德。他轉過頭來一看,正德騎在馬上,就在正德身後,他又看見好幾個熟悉的面孔,正是正德貼身侍衛。

正德既然在這裡,那麼玉輅上面的正德,就一定是假的,距離離得遠,冕旒上的珠簾遮擋住面孔,再加上那個替身與正德也有幾分相像。如何一來,自然分辨不出來真假。

朱厚煌說道:“皇兄,怎麼來這樣???”

正德翻了一下白眼,說道:“廢話少說,帶朕去看看,安慶城防,看看寧王的營壘?!闭码p眼放光,好像是一個孩子看見喜歡的玩具一樣。

朱厚煌見正德這個樣子,知道拒絕不了他,只好帶著正德繞開的大隊人馬,從南門到西門,查看寧王當初的營壘,再查看還沒有完成的長圍,又轉到北門?,詳細說說這裡的攻防戰事。

正德聽的眉飛色舞的,說到高興之處,還與朱厚煌彼此推演戰術,一連數個時辰,伍文定派了好幾撥人來找他們,但是都被他們打發出去了。

朱厚煌見天色已晚了,說道:“皇兄,天色已晚,等明日再來看不遲啊?”

正德長嘆一聲,說道:“不了,明日朕就要西去了,不會在安慶停留的?!?

朱厚煌一愣,說道:“皇兄,怎麼這麼急???”

正德說道:“不能不急啊?在江西,王陽明已經兵臨南昌城下,南昌破滅指日可待,看寧王大軍回援了,就知道寧王的情況不好,朕要是去的晚了,說不定這寧王就被王陽明給滅了,沒有朕什麼事了。那朕千里迢迢而來,豈不是一個笑話了。”

朱厚煌心想:歷史上你的南征就是笑話,不過現在不會了吧。朱厚煌說道:“寧王應該不會這麼容易被殲滅掉吧?”

朱厚煌說的是心裡話,他現在還記得寧王大軍圍城之時,那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壓力。

“不會?”正德說道:“朕觀寧王行事,根本就是沒有什麼章法,朕要是他,絕對不會在安慶城下糾纏,定當順流直下,攻南京,南京一下,可以劃江而治。孤大軍進入南京的時候,對於寧王來說,勝負已分,下面不過是收尾而已。他但凡有一分見識,就向朕請降,朕或許還能念在同宗的份上,還能免他一死??涩F在依舊冥頑不靈,區區一盤殘局,還想翻過來嗎?”

正德說到這裡,想起了什麼,嘆息一聲,說道:“朕自負行軍打仗不是庸手,但是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王陽明是兵部尚書王瓊的得力干將,王瓊在來之前,就勸朕無須南征,因爲王陽明在江西,平定寧王之亂,必此人也。朕又批閱王陽明的文案,王陽明此人果然不凡,文武雙全,是一員大將之才,如果朕走慢了,說不定,真要落在王陽明後面了?!?

正德雖然不正經,但是並不是不學無術之人。在兵法,佛法,等方面的造詣非淺。對王陽明的行軍打仗的本事,自然能看得出來,究竟有幾分成色。他越是發現王陽明的厲害,他越是焦急,唯恐被王陽明著了先鞭。

“報。陛下?!币幻\衣衛快馬加鞭而來,在正德面前滾鞍下馬,跪在正德面前,說道:“陛下,江西傳來的最新消息,王大人攻下南昌,寧王回軍,王大人於黃家渡火燒戰船,追寧王於漁舍之中,寧王軍大亂,寧王本人已經被擒?!?

“什麼?”正德一下子愣住了,他最不想發生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十八章 經緯【1】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十八章 經緯【1】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紫金县| 邹平县| 上高县| 伊金霍洛旗| 安顺市| 湘潭市| 许昌市| 连南| 长沙市| 霸州市| 容城县| 西宁市| 隆回县| 新绛县| 津市市| 华坪县| 阳谷县| 德昌县| 武安市| 临沭县| 凤庆县| 靖边县| 娄烦县| 兴安盟| 秭归县| 于田县| 大名县| 闻喜县| 灯塔市| 双鸭山市| 凌海市| 曲阳县| 汾阳市| 昌平区| 康定县| 景德镇市| 东台市| 阿拉善右旗| 清流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