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

王陽明看著朱厚煌微微一嘆,不再說話了。

王陽明本心不願意與武川伯多打交道,也從來沒有想過與武川伯做兵器上的交易。他知道雍王是匿名而來了,他所做的一切都要掛在自己的身上。

而王陽明也不願意掛這個罵名。

但是聽了這一句話,王陽明明白,朱厚煌身上最可貴的品質是什麼,不是他的遠見,也不是他的執著,也不是他的行動力,而是朱厚煌的仁心。

王陽明能感受到,朱厚煌對下層百姓的關心是,出自真心的。

這一點就足夠了。

孔子的儒家千言萬語,就在一個“仁”字。

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他從前世帶來的那種小市民的心思,是他能收復王陽明的關鍵。他之所以對下層百姓關心,因爲朱厚煌下意思就自己的位置擺在這裡,而且他接受的教育都是無產階級教育。

他即便在大明成爲王子,也依舊改變不了這一點。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來得很湊巧,武川伯的壽辰就在後日。這一天一大早,就有人來驛站接王陽明與朱厚煌,王陽明與朱厚煌一行十幾人,乘坐馬車去了武川伯府。

這一日武川伯的熱鬧之極,幾乎整個安南的達官貴人都來了,雖然升龍府的規格比較小,而且屢經戰火,但是武川伯的府邸規模之大,並不下於京城的權貴。

“雍王使者,王大人到。”一聲高呼之聲,人羣之中,立即分開一條道路,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王陽明。

王陽明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不緩不急的走過去,風度翩翩,雖然王陽明已經五十多歲,頭髮花白,但是一舉一動卻有一種儒雅的氣度,讓所有人嘖嘖稱奇,人羣之中,不時有人說道:“這就是天朝風範。”

朱厚煌與徐愛一左一右跟在王陽明的身後,朱厚煌看到王陽明的現在的樣子,不由的有幾分自慚形愧。

他心中暗道:“怪不得陸師說,東雍諸臣沒有幾個能讓遠國心服的。果然不是後世是看臉吃飯的,現在也是。”

後世小鮮肉紛紛,好像是後世纔看中顏值,其實不是。

自古以來,中國就重視顏值,顏值不一定是正義,但是顏值不好,一定是不正義,否則怎麼會有鍾馗之事。

一行人進入之後,徐愛好像看出了朱厚煌的不自在,安慰他說道:“師弟,不必在意,你不是儒生,不知道其中禮節而已。”

朱厚煌有些吃驚的說道:“剛剛是一種禮節?”

“當然了,”徐愛給朱厚煌說道,講解了一番如何走路的問題,朱厚煌發現其中細節之繁瑣,朱厚煌還沒有去學,單單是聽了聽,就發覺自己好像不會走路了。他還沒有打斷徐愛說話,卻聽徐愛語氣一轉,說道:“當然了,這些繁文縟節不用在意,萬事在於心,而不在於這些形式,心在,在一切如禮,心不在,則這些禮節也不過是作僞而已。”

敢情你說的都是廢話,朱厚煌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忽然一個人碰了一下朱厚煌一下,朱厚煌的手中被塞進去一個東西。。朱厚煌一捏就知道是什麼,光光的,圓形,一捏就裂開了,是一個傳遞消息的蠟丸。

朱厚煌給徐愛使了一個眼色,徐愛立即會議,爲朱厚煌遮擋一二,朱厚煌低頭看蠟丸,只見蠟丸之中,是一塊絹布,上面有一個簡陋的地圖。上下點了一個紅點。

朱厚煌靠近王陽明在王陽明耳邊耳語一二,將絹布塞進了王陽明的手中。

王陽明看了一眼,隨即將這絹布塞給徐愛,說道:“暗自燒掉,不要留痕跡。”

朱厚煌問道:“王師,爲何如此?”

王陽明說道:“事情不明,一動不如一靜。”他唯恐朱厚煌坐不住,說道:“這是武川伯的府邸,萬一是他的陷阱怎麼辦?”

朱厚煌蠢蠢欲動的心,一下子平靜下來了。他明白王陽明說的對,萬一是陷阱怎麼辦?他雖然想與安南皇室有所接觸,但是不急於一時,該著急的不是他,而是安南皇室那邊。

王陽明說道:“而且,已經在安南這邊有所收穫了,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朱厚煌說道:“是。”但是他心裡怎麼想的,卻不知道了。

還沒有開宴,卻聽外面一聲炮響,說道:“聖旨到。”

無數人都跪下來接旨,但是王陽明巋然不動,好像沒有聽見一樣,朱厚煌更不會下跪了,一個區區安南王的旨意。怎麼能讓朱厚煌下跪,更不要這個安南王還是一個傀儡。

也許武川伯早有準備,所以將王陽明的位置安排在裡院之中,並不顯眼的地方,所以離宣讀聖旨的人有一段距離,朱厚煌只能依稀的聽見:“晉武川伯爲仁國公。”

“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厚煌聽到這一聲高呼,分外不舒服了,冷笑一聲說道:“沐猴而冠。”

酒過三巡,一個下人來道王陽明這裡,低聲說道:“諸位大人,仁國公有請。”

朱厚煌眼睛一閃,知道來正題了。

一行人進入後院書房之中,王陽明等人見到了曾經的武川伯,現在的仁國公。莫登庸不是士族出身,他之前不過是一個漁夫而已,因爲勇力被看中,隨即步步高昇,到了現在這個位置上。

所以他身上半分儒雅的風度也沒有,有得只有凜然的殺氣。

他見了王陽明單刀直入,說道:“王大人,不知道兵器之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章程?”

王陽明說道:“兵器的事情,與我無官,只是我這個弟子的事情。”

朱厚煌朗聲說道:“外臣許鬆乃雍王少府丞,見過安南仁國公,兵器之事,是由雍國少府做主。”

“那麼什麼章程?”仁國公徑直問道。

朱厚煌說道:“這區區小事,何須我等去談,仁國公之需說,買與不買,其他的事情,自然由下面的人去談。”

仁國公目光一聚,讓朱厚煌感到幾分壓力,不過朱厚煌再怎麼說也是在戰場上走過好幾趟的人了,對這點壓力根本不在乎。仁國公哈哈一笑,說道:“說來也是。讓下面的人談吧。”

這一次出使,就有談生意的準備。所以朱厚煌從許鬆那邊調來好幾個老掌櫃在身邊,這件事情就有他們去談了。

朱厚煌再次退到王陽明身後,王陽明在這邊與範嘉謨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這話。仁國公時不時的插上兩句。朱厚煌也能感覺到是範嘉謨有意引導所至,否則以仁國公在儒學上的見識,根本搭不上話。

不一會兒,兩個人進來了,一個人來道朱厚煌身邊,一個人到了仁國公身邊。

在朱厚煌身邊的是朱厚煌的人,他在朱厚煌耳邊低聲說道:“這一次安南想買,火炮二十門,刀兵--”

“不用說那麼詳細,直接給我說總量,安南付款多少銀子?”朱厚煌問道。

“安南以糧食付款,總計糧食二十萬石。”

“二十萬石糧食到手,”朱厚煌心中鬆了一口氣,東雍最缺少的是糧食,其次纔是銀子,安南不愧爲產糧地,就算是打了好幾年仗了,糧食依然不少,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朱厚煌目光看向仁國功,心中暗道:“如果接下來幾個國家,也像安南這裡一樣順利,說不定不用動刀兵,就能籌齊缺口了。”

仁國公也聽完了總計的彙報,對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衝著朱厚煌的目光點點頭。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
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密山市| 加查县| 疏勒县| 乐清市| 福泉市| 定远县| 北碚区| 张家口市| 青河县| 扶余县| 曲麻莱县| 浦东新区| 霍林郭勒市| 新宾| 潜山县| 阜南县| 海盐县| 周宁县| 石阡县| 彰化县| 汝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海南省| 鄯善县| 阿巴嘎旗| 右玉县| 大安市| 东源县| 潍坊市| 澄迈县| 调兵山市| 宿迁市| 厦门市| 宿松县| 新丰县| 明星| 丰镇市| 射洪县| 巴林左旗|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