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

莫登庸此刻就在城頭之上。

“報殿下,南門退兵了。”

“報殿下,北門退兵了。”

莫登庸再看看眼前正在緩緩退卻,準備收屍的雍軍,不由的長出一口氣,暗道:“終於守住了。”

在朱厚煌看來,升龍城是堅不可摧的。但是莫登庸看來,卻不是如此。

莫登庸做了很多準備,但是事到臨頭,還是有一種捉襟見肘的感覺。最大的感覺,就是兵力不夠用。

升龍城很大,不說別的。單單是將升龍城周邊的城牆全部安插上人,就需要數萬人馬。而雍軍,三面同時進攻。讓莫登庸的兵力使用問題上,一下子崩的緊的不能再緊了,讓莫登庸不得不在很多地方用上了民夫代替。

比如說投石機這邊。

甚至在一些緊急的時候,這些民夫也都派上了城頭。

也幸好是守城戰,不然讓這些民夫上戰場,絕對是一觸即潰的下場。根本沒有第二個可能,守城給士卒很大的心理安慰,也讓他們發揮出很大作用。就連東門下面的撞車都是別民夫燒掉的。

好幾次險像還生之後,莫登庸總算是熬過了這一天了。

“這些民夫雖然沒有什麼戰鬥經驗,好在是守城,也不需要什麼戰鬥經驗,歷練過幾次也就能用了。有這些民夫當後補。守住雍軍的兩三次攻勢,這城也就守住了。”莫登庸想道。

所謂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

莫登庸只要擋住雍軍的前幾次進攻,就能在戰事拖延下去。升龍城的得失就要看他們方面的因素了。

“殿下,今日一戰,全軍上下陣亡六千七百餘人,就兩倍於此的傷員,現在的死亡人數還在一直攀升之中。”

雍軍營地之中,俞大猷也在向朱厚煌報告今日的情況。

朱厚煌點點頭,說道:“你覺得該怎麼做?”

俞大猷想了想,說道:“臣想用銅炮轟擊城牆,等城牆被打破之後,區區升龍城自然是殿下的。”

朱厚煌說道:“既然如此,就開始從明天開始轟擊城牆。”

俞大猷說道:“臣以爲有一件事情,不得不防,?”

朱厚煌說道:“何事?”

俞大猷說道:“還有數萬狼兵在升龍之西,臣恐頓兵于堅城之下,被裡應外合了。”

這到是提醒了朱厚煌。朱厚煌決定之前的那樣的攻城戰,絕對不可做了。老老實實的磨這座城池,將他一點一點磨開,不要想其他辦法了。

第二天一早。

根據朱厚煌的旨意,開始新的行動,雍軍開始在城外建設炮兵陣地了。

數千名雍軍士卒列陣保護,被堆積起來一個個土坡,然後將銅炮全部安置在土坡之上,開始對著城牆轟擊。

不過升龍城的城牆與西式城牆不一樣。

法摩沙的城牆雖然堅固,但是很單薄,但是升龍城的城牆,是矩形,上窄下寬,比較穩定的形狀。外面包磚中間是厚達幾米的壘土。雖然銅炮的力道十足,不過幾十炮下去,已經將城牆上一片包磚全部給掀起來了。露出了土黃色的壘土。

在火炮轟擊的時候,城牆之上,搖搖晃晃的幾乎無人站人,好像不是在城牆之上,而是在船上一樣。

莫登庸冒險登城一看,立即做出決斷,他決定發動民夫,拆除城中剩餘的房屋,在這一道城牆之後,再建一道城牆。

既然將來這一道城牆坍塌之後,依然有一道城牆擋住。

厚重的壘土城牆想要轟坍塌,需要好一陣子,升龍城攻防戰,掀起一番高潮之後,又陷入低谷之中。

對朱厚煌來說唯一的幸事是,王陽明到達軍中,掌管了軍中庶務,讓朱厚煌好生鬆來了一口氣。

不過,這個時候另一個地方再起波瀾,就是莫正中。

此刻的莫正中在正升龍之西。越池之地。

三條河流在這裡匯合,匯成一條大河,就是紅河。

紅河在這裡河道變的狹窄起來,東雍水師大多都是大船,在這裡航行都不大順暢了,渡河順利多了。可連接河南河北兩地。

此刻不僅僅是莫正中在此,連數萬狼軍這在這裡。

莫正中這一段時間,也不是白給的,他將各地的士卒徵召過,小城數百,大城過千,整合一萬多軍隊。在加上莫登庸讓他帶出來的士卒。足足有兩萬士卒。

莫正中手中的士卒,再加上沈希儀手下的狼兵,也是一股不容小窺的力量。

本來安置莫登庸的意思,讓莫正中在此處坐鎮,收攏各地士卒。整合各地力量。但是莫正中不甘心。

莫正中作爲莫登庸的次子,一直以來。他心中憋著一口氣,要證明自己要比莫登瀛離開,自己纔是最適合莫氏繼承人的位置。

莫正中要有所作爲。他想引領大軍救援升龍。

“沈大人,”莫正中說道:“不知道沈大人意下如何?”

沈希儀微微轉動茶杯,心中暗道:“我想到的東西,就能找到了。”

“世子,按照我大明陛下的旨意,我是要幫助您,但是我麾下這些土司是什麼樣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嗎?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萬萬不會做的。”

莫正中說道:“本世子斷然少不了給你的賞錢。”

其實莫正中手裡面也沒有多少錢了,打起仗來,幾乎花錢如流水一般,即便是莫氏有一些積蓄,也是留在升龍,莫正中身邊根本沒有多少錢。

“這不是錢的問題。”沈希儀說道。

莫正中皺起眉頭說道:“怎麼回事?”

沈希儀說道:“得殿下之命,大軍出擊升龍之南,各位土司現在什麼都缺,但是並不卻錢,要不是本官約束得力,現在他們就想回國了。”

沈希儀所說的話,半真半假。

真的是,確實有些小土司都被餵飽了。不想參和這裡的事情。但更多的是不置可否,沒有強烈的想回去的意思。

不過是沈希儀想接機擡價而已。

莫正中也聽出了沈希儀的言外之意,說道:“你要什麼?”

沈希儀說道:“各地土司想爲世子效力,在安南找一塊立足之地。”

莫正中當然知道土地的重要性,如果莫登庸在這裡的話,會立即提起警惕。但是莫正中卻不這樣想。

莫正中雖然覺得這代價有一點,大,但是並沒有完全決然拒絕的樣子。

沈希儀說道:“世子想要驅使土司死戰,必須給他們貴重的賞賜,升龍城之外,定然是一場苦戰。如果單單以銀兩驅使,世子能夠放心嗎?而將一些邊邊角角的土地封給這些土司,這些土司與世子就有了君臣之誼。如此他們有求與世子,世子驅使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莫正中暗道:“區區土司也想要我安南的土地,安南之大,沒有一塊土地是多餘了。暫且安撫了他們,等擊敗雍王之後,再料理這些蠻荒野人。”

莫正中微微一笑說道:“好。本世子在這裡約定,只要諸位幫助本世子擊敗雍王,自然會給諸位分地裂土。”

沈希儀說道:“多謝世子,多謝世子。”

莫正中雖然口中這樣說,但是心中想的卻是另一回事。

他心中暗道:“雍軍兵力之勝,單單依靠這些狼兵,完全不是對手,想擊敗雍王霸佔安南之地,恐怕有一些不大可能。但是佔據紅河以北之地,卻有一點可能,不過在此之前,想要解決掉莫氏的兵力。”

沈希儀心中暗暗的將眼前這爲莫正中作爲佔據在安南最大的敵人。

兩人彼此之間保藏禍心,但是出兵救援升龍之事,卻定下來了。

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章 傷寒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四十二章 襲營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
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章 傷寒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四十二章 襲營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永福县| 丽江市| 察哈| 玉门市| 江川县| 赣州市| 图们市| 方正县| 乌鲁木齐市| 石家庄市| 和静县| 通城县| 前郭尔| 方城县| 泾川县| 中西区| 甘洛县| 苏尼特左旗| 德令哈市| 兴安县| 沾益县| 甘孜| 新巴尔虎右旗| 德江县| 涞源县| 永济市| 绍兴市| 芦溪县| 东阳市| 东丽区| 萝北县| 泸西县| 乌鲁木齐县| 泽州县| 澄城县| 京山县| 华容县| 台前县| 寿阳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