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

沈九忽然說話了,說道:“王大哥,盧七哥,陳四哥,我沈某人有話要說。”

王和尚說道:“沈兄弟請講?”

沈九說道:“凡是適可而止,當爲則爲,不當爲則棄,眼下的局面,顯然是不適合再繼續下去了。我沈某人膽子小,本來就是做海上生意的,誰知道聖上一聲令下,要海禁,簡直是要我血本無歸,我只好咬著壓做這一票,就到了今天,但是做強盜是長久不了的。我一直在想後路,現在這個局面,我想退一步。”

王和尚皺起眉頭,說道:“退一步,如何退一步?我們的案底,即便上了岸,隱姓埋名,你就不怕被翻出老底嗎?”

王和尚想過這一點,不過,他都放棄了,有些東西一旦沾上很難放棄,比如說權力,王和尚現在雖然是一個賊頭,但是一個大賊頭一聲令下,數萬人應和。不比什麼達官顯貴差。

讓他放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他再也做不回普通人的生活了。

沈九說道:“我知道,我們回不到內地了,但是雍王那邊卻在招人。”

王和尚說道:“雍王害的我們這麼慘,你還真的想去投靠雍王不成嗎?”

沈九說道:“是,雍王最近將呂宋弄到手中,正在招人開拓,我帶著手下的兄弟們過去,讓兄弟們安安分分呂宋種地,也算是一個好歸宿。至於我在東雍做一個富家翁也算不錯。”

一時間王和尚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這個選擇不能說錯,東雍真在用人之際,沈九這樣做,說不得還真得可以。

但是王和尚心中不願意。徐海走了,如果沈九也走,大家散活了,他這個盟主做的還有什麼意思。

王和尚有些後悔了,早知道剛剛就該果斷一點,殺了徐海兼併他的部衆,就不會這麼難辦了。

徐海的走,王和尚沒有攔住。

沈九的走,王和尚的也攔不住。

還好,另兩位,沒有走的意思,否則王和尚直接成爲孤家寡人了,但是他們三個碰頭,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破局,不過走一步算一步了。

一邊繼續搶劫,他們已經停不下來了,另一方面到處去找人銷賬,倒是能找到一些,畢竟有利潤的事情就有人幹,只是這些銷賬的商人壓價太狠,恨不得用原價的五成,四成買下贓物,根本不能與銷往日本的高利潤相比。

徐海回到了自己的老巢,很什麼都都不順眼。“啪”的一聲,將名貴瓷器砸在地面上,大大小小的瓷片摔得到處都是。

“王和尚,我要你的命。”徐海大聲罵道。

“夫君,你怎麼了。”一個婦人走了過來,只見她一身明豔的宮裝,看起來明媚之極,讓人一看就是那種溫柔到了骨子裡的大家閨秀。

徐海見了她,火氣一時間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

她就是徐海的夫人,姓王,徐海部下都稱呼他爲王夫人。

王夫人是官宦人家出身,知書達理,不知道怎麼的落難,被徐海解救了,成爲徐海的夫人,徐海的很多庶務,都是王夫人給他打理的。可以說是不僅僅是徐海的夫人,還是徐海的左膀右臂。

王夫人見遍地的瓷器殘片,就要蹲下來拾取。

徐海見狀抓住王大人的手,說道:“夫人,這些事情讓下人去做便是了。不必夫人動手。”

徐海拉著王夫人的手,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立即有幾個丫鬟去將地面上的殘片一件一件的撿了起來。

徐海有些迷茫的說道:“夫人啊,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王夫人說道:“夫君,不要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整個南方都在做海貿,海禁是長久不了的,時間長了非出亂子不可。所以夫君耐心等便是了,如果海禁解除了,咱們家繼續做海貿,如果海禁不解除,到時候有人想要繼續鬧,說不定還還扶植夫君你的。”

徐海說道:“我本想在東雍謀一官半職,但沒有想到弄成這個摸樣,就是吳國舅,那邊也不跟我們聯繫了,想來是沒有辦法了,只是這樣一來要委屈你了。”

王夫人說道:“什麼委屈,不委屈的,沒有夫君,我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了。”

徐海看著王夫人的臉龐,臉色一肅,好像下了什麼決心,說道:“夫人,我一定會給你弄一個誥命來的。”

“夫君,你準備受招安嗎?”王夫人有些擔心,說道。

徐海說道:“做賊沒有什麼前途,如果能洗白,何不上岸?”

王夫人說道:“夫君,官府中人,吃人不吐骨頭。你千萬,千萬要小心啊。”

徐海說道:“我知道,如果這樣下去,我們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特別是要掏出二十萬兩銀子。只有這個辦法了。”

“什麼?”張經說道:“你家主人有意投誠?”

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張經手下沒有兵,想對付這些海盜只能另想辦法了,所以招安這個辦法,也就被張經想出來了。

張經多次派這些海盜首領的同鄉送信給他們。講述招安之事。

同鄉是非常親近的關係了,即便是海盜也不還輕易殺了同鄉。所以這書信送到了但是都沒有什麼迴應。

不想這個時候,真的有迴應了。

張經大喜。

至於張經心中到底是不是真有招安之心,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我家主人說了,如果張大人肯與他面談,招安之事,他就應了,如果張大人不肯,這件事情,就算了。”

張經一聽,就皺起了眉頭。

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纔不願意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見一個海盜。張經覺得張經的性命要比徐海的性命重多了。

不過,張經想到的更多了。

第一他手中兵力遠遠不如姚鏌。

姚鏌有精銳廣西兵,還有沈希儀這員大將。但是他有什麼,福建因爲東雍的默契,所以沒有什麼海盜,所以姚鏌坐鎮浙江之後,張經只好去南直隸了。

但是南直隸也不是他能多管的,畢竟南直隸直接被南京管轄,任何一個南京大佬的官位都在張經之上。

所以張經反而沒有在嘉興時候痛快。做事束手束腳,他麾下不過是嘉興民壯,甚至現在還是嘉興府養著的。

按理說,他已經不是嘉興知府了。

嘉興府該不該負擔這些嘉興民壯的軍費,還在兩可之間。

所以張經現在的位置是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張經不甘心平亂大功被姚鏌一個人拿到手,但是如果不冒險的話,他如果在平亂之中,立下比姚鏌更大的功勞。

張經說道:“好。我答應了。時間地點。”

“我家主人,也不願意爲難大人,就在太湖之上。我家主人願意與大人在太湖之上一會。”

張經一聽太湖,也就放心多了。

如果他要張經去海上,張經絕對不去。

但是太湖就值得商量了。

首先這些海盜都在海上活動,他們對內陸並不是太熟悉的,太湖是內湖,張經可以在太湖之上做一些佈置,保證自己的安全。

而且太湖畢竟是水上,煙波浩渺。這些海盜有是玩水的,只要往水裡面一跳,要逃離就太容易了。

可見,選擇太湖這地方,徐海也是煞費苦心的。

張經說道:“就在太湖之上,只是在太湖那個地方?”

太湖也是相當大的一個大湖,單單說太湖之上,根本找不到地方。

“我家主人說,等大人到了太湖,自然會派人通知大人。告辭。”說完之後,這個人也就走了。

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二十章 經緯【3】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
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二十章 經緯【3】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和平区| 曲阳县| 拉萨市| 昭平县| 大宁县| 中江县| 合阳县| 农安县| 江达县| 开封市| 连山| 襄樊市| 富川| 肥乡县| 乐清市| 渭源县| 肇东市| 临高县| 额济纳旗| 厦门市| 东阿县| 晴隆县| 岳西县| 汉源县| 肇东市| 黄梅县| 宜春市| 徐闻县| 墨竹工卡县| 黑山县| 阳谷县| 扎鲁特旗| 杭州市| 灵武市| 稻城县| 安顺市| 湖口县| 吴川市| 柳林县|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