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

王和尚假設徐海出賣他一切都說通了,隨即立即暗道不好,心想:“如果我是徐海,如此做了之後,絕對不會留下隱患的。”

“報。徐頭領的船隊來接我們了。”立即有人來報告。

王和尚聽了這裡消息,臉刷的就白了,他立即登上甲板,遠遠的看著遠傳的船隻。再看看自己的船隊。說道:“轉向,避開他們。”

對方的船隻排著整整齊齊的隊形,一看就是準備好了,而他們的船隻七零八落的,昨天忙活了一整夜,還有很多船隻上面都火燒的痕跡,一些船隻上面死傷不少,根本沒有作戰能力,還有一些船隻,擠上的人太多,只能面前的航行,除卻航行之外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

看見王和尚艦隊轉向。徐海冷笑一聲,說道:“王和尚就是王和尚,知道騙不了他。換旗。”

一面大明日月同輝旗,升了上去。

這日月同輝旗,也是因爲東雍朱厚煌,纔在海面上流傳開來的。因爲與佛郎機人打交道的時候,佛郎機人有自己的國旗,而大明沒有。

朱厚煌就拍板將設計了日月同輝旗。甚至朱厚煌在南京見正德的時候,也將這一件事情給說了,正德好大喜功,這樣標新立異的舉動,最適合正德的胃口了,正德立即決定大明所有官方船隻都要有日月同輝旗。

所以這個旗幟一升起來,擺明告訴對方,我已經招安了。

這還不算,後面又升起一面旗幟,上面寫著:“大明雙嶼衛世襲指揮使。徐。”

雙嶼是一座島嶼,上面原本是有雙嶼衛的,早已被捨棄。張經設立這個官位給徐海也是費了一番苦心。

首先雙嶼孤懸海外,讓徐海少與同僚打交道,雙嶼又是抵抗倭寇的第一線,這個地方重現設衛,也沒有稀罕。

徐海是投誠的,必定被唾棄,一定程度上能限制海盜之事,而且張經還有後續手段,那是爲將來打算。

不過此事王和尚沒有想這麼多。

此刻王和尚西邊就是海岸線,東邊就是徐海的船隊。幾乎陷入死地了,他二話不說,立即命令轉舵就跑。

此刻的王和尚也顧不得自己的部衆了,王和尚知道他落徐海的手中,徐海絕對不給他一個好下場的。

王和尚捨棄部衆逃走,徐海也是分兵追擊,一場漫長的追擊戰,持續了數日之長,終於在東海之上,王和尚被徐海追上。

王和尚臉色蒼白,嘴脣崩裂,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喝過水了。

這也正常。

王和尚事情突然,根本沒有準備好足夠的物資,又與徐海連連大戰,甲板上數次起火,早已將淡水給用完了。

所有人有乾渴無比。

王和尚看著船上,只有四五個人簇擁在他周圍,都是他死忠,當初與他一起出來走海的人,除此之外,就是徐海的人。

徐海說道:“王和尚,讓我追的好苦。”

王和尚說道:“我只恨當初顧忌名聲,沒有殺了你。”他的聲音沙啞無比,好像是一把沙子在摩擦一樣。

徐海已經完全的控制住了王和尚的座船,兩艘船與兩邊將王和尚上座船夾在一起,就好像是夾心餅乾一樣。

地面上全部是屍體。

有王和尚部衆,也有徐海的手下。

徐海見王和尚落到這個下場,忽然有一些唏噓,一股兔死狐悲之感,心中某一處忽然軟了,說道:“王和尚,現在兄弟我是官身,官身不自由,你是死定了,有什麼遺願就說吧。兄弟能給你辦的,就給你辦了。”

“能讓我喝口水嗎?”王和尚說道。

徐海一示意,一個水袋扔了過去。

王和尚接過水袋,一手拿著狠狠喝了一口,隨後遞給身後的兄弟。說道:“是酒。”

徐海說道:“紹興女兒紅,夠送你上路嗎?”

王和尚說道:“夠了。”

這一水袋酒轉了一圈,就只剩下個空袋子了。

王和尚將這個水袋扔了出去,好像是什麼東西胃鞣製成的水袋,高高的躍起,王和尚猛地一跳,長刀一揚,大喝道:“我----”

王和尚整個動作還沒有做完,就聽見清脆的火槍之聲。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人瞄準了王和尚,連同王和尚的人隨從一併打死。

正要向前衝的王和尚,邁出兩步,就渾身一軟,覺得身上不知道開出了多少道口子,每一處都火辣辣的疼,隨即又涼颼颼的冷。

“日--祖宗。”王和尚拼著最後一口氣,說道:“你--不得--?好死----”王和尚這一口氣一去,頭顱重重的砸在甲板之上,落地有聲。

鮮血從他身下蔓延開來,將好大一塊甲板都染成了血紅之色。

徐海臉色鐵青,說道:“來人,將他的人頭用石灰醃好。”

“是。”一個人上前,長刀下劈,將王和尚的人頭給剁了下來。

松江府。

徐海帶著一個木盒來見張經,說道:“下官幸不辱命,王和尚人頭在此。”

張經問道木盒裡面的別樣的血腥味,說道:“好。本官會給徐指揮請功的。”

由不得不張經不高興,王和尚這個罪魁禍首一死,由謝家慘案而起的江南倭亂就算靠以段落了。

張經想了想,還是將木盒輕輕一推。推給了沈希儀,說道:“沈將軍此戰功莫大焉,這顆首級,就由你轉呈姚大人。”

沈希儀說道:“這都是大人運籌帷幄之功,下官何敢居功。只是此戰也是姚大人殷切期盼的,這顆首級,下官就帶給了姚大人了。”

沈希儀可不敢得罪張經。

沈希儀看得出來張經前途遠大,可能入不了內閣,也成不了閣臣,但是很可能是邊臣。姚鏌年紀大了,沈希儀將來說不定在張經麾下聽用。

所以要留幾分交情,但這功勞他又不能不爭,因爲這不是給他爭的,而是給姚鏌爭的。如果不爭,將來頂頭上司問起來,他也不好交差。

不管他們彼此之間如何爭功,不過一日之間,就商議妥當的,王和尚的首級就開始了張經的履行,被送上了北京。

但是奏摺上的寫的與實際情況不同,上面寫的不是徐海殺了王和尚,而是沈希儀所步殺了王和尚,徐海只有引王和尚入伏,平地餘寇的功勞。

張經也將運籌帷幄之功推給了姚鏌。姚鏌也大大誇獎了一下張經,花花轎子人擡人。

“好。”嘉靖看了奏摺,說道:“這倭寇平息了,江南算是穩定下來。”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就免了浙江今年的賦稅吧。”

楊廷和嘴脣微動,最後什麼也沒有說。

浙江與南直隸是賦稅重地。免了浙江的賦稅,朝廷可就難辦,不過浙江出了這樣的事情,按例也在豁免之列。楊廷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嘉靖雖然看看奏摺,但是眼睛餘光一直在觀察楊廷和,心中冷笑,他不是剛剛登基的菜鳥了,對朝廷的運做也瞭解了不少。嘉靖現在一直要好事,他做,壞事楊廷和做。一點一點積累聲望。

此刻朝廷內外對他這位體恤下情,仁愛天下的陛下好感十足,都認爲嘉靖是不下於弘治的明君。

但是明君心中一直在想如何將楊廷和置於死地。

嘉靖說道:“倭亂起於海禁不嚴,還請楊先生爲朕,擬一個章程,嚴厲海禁,令倭亂不復起。”

楊廷和說道:“臣遵旨。”

楊廷和心中一陣無奈,海禁與倭亂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楊廷和不知道,嘉靖不知道,不過都是裝著不知道吧。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四百章 善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章 練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四百章 善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章 練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兴文县| 铜山县| 宕昌县| 贵定县| 平潭县| 佛坪县| 富源县| 东至县| 福泉市| 彭水| 松溪县| 哈巴河县| 当雄县| 黄浦区| 渑池县| 彝良县| 鹤庆县| 洛川县| 区。| 连城县| 青阳县| 勐海县| 辰溪县| 五河县| 松阳县| 辽中县| 合阳县| 来宾市| 台山市| 南丹县| 西华县| 金坛市| 定边县| 英德市| 岳西县| 龙井市| 长葛市| 萍乡市|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