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

陸完站在高處,看著滾滾的雍江西流而去,無數人好像是螞蟻一樣扛著一根根木頭,敲入雍江之中。

自從那一次會議之後,三路大軍各自開始行動了。陸完是最開始行動。

他背靠雍國人口最密集的雍南地區,在這裡雖然還是一些剛剛落戶的移民,但是比之北港移民,這些移民也算是在雍南紮根了。很多地方的荒地也種了一季了,多多少少也有些收穫,足以讓民心安定,爲雍國所用。

此刻的雍南的所發揮出來的兵力也是最大的。

正如陸完現在所看見了,無數民夫好像是工蟻一樣,將一根根木頭編成木筏,砸進水裡面。在雍江之上,架設出一座浮橋來。

陸完說道:“世顯啊?你在殿下手下,也有一段時間了,你覺得殿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世顯是戚景通的字,戚景通與雍國的其他人不同。雍國的其他人,要麼是朱厚煌的親近之人,要麼就是各地來投奔得士子,真正在大明官場廝混的人並不多,而戚景通卻是一個人。他曾經在陸完麾下任職,是陸完舊部。在陸完的曲意接納之下,自然與陸完親近一些。

戚景通說道:“其他方面末將不敢妄言,只是殿下在兵制之上的見識,卻讓末將不得不佩服啊。”

陸完說道:“這是太祖取天下之道。卻不想重現於今日。”

戚景通心有感,他祖上是跟著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老人,纔有了這世襲爵位,當初一些故事,也傳了下來。對朱元璋當初如何取天下,自然不會淺薄的認識到,朱元璋是勤修德政,乃至於天下歸心了。

而是朱元璋對民力的使用十分徹底,在明太祖時期,能發動數十萬的征伐,好幾次沒有一點吃力的樣子,在成祖的時候,也有數十萬士卒進攻草原,但是現在正德年間,正德能發動不足十萬人征伐,以及很吃力了,作爲在大明中樞工作過的陸完,更是清晰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大明國力遠不如國初之時,根本做不到如朱厚煌這樣的征伐。

地盡其種,人盡其力。舉國一致,雍國雖然小,也能征伐數萬大軍了。

陸完之前觀察雍王朱厚煌所制定下的制度,雖然明白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情,真正見到是另外一回事情。

陸完心中不由的暗道:“雍國如今根基淺薄,不過數縣之地,壯丁不滿十萬,就能發數萬民夫,幾乎將民間壯丁全部徵召,如果雍國有百萬壯丁,那麼能徵發多少士卒。”

一想到這裡陸完心中一凜,不敢深想下去了。只是他知道他牽扯到藩王造反之事裡面,在大明的政治前程,算是一點也沒有了。除非他想回家養老,否則也能跟著雍王走了。

此刻覺得雍王的前程遠大,心中反而覺得有一股快意。

他與寧王之間,是有所來往,但是他如果知道寧王有不軌之心,是萬萬不會與之交接的,此刻雍王或許沒有不軌之心,但是將來如果有不軌之力,又該如何?

陸完很好奇。

陸完話音一轉,不再說這個話題,說道:“世顯,此刻你爲我副將,徵蠻一事,可有什麼可以教我的嗎?”

“末將不敢。”戚景通低頭拱手道。

“哎,有什麼不敢的,你我都是舊人,又在此地相遇,豈不是緣分,而且你在東雍的時間日久,又時時與大肚部打交道,豈能沒有注意啊?”陸完說道。

“那末將斗膽獻言了。”戚景通說道:“我軍雖然人多勢重,有縣兵數千,加上民夫足有兩萬之多,但是民夫徵發不能又圍農時,頂多兩個月的時間,就必須放歸。故而戰事必須在兩個月之內結束。”

豈止是民夫了,縣兵雖然是專職征戰的,但是一般只是負責守衛縣城,徵繳賊寇。因爲現在東雍人多地少,各地青壯不足,真到了農忙之時,各地縣兵回家幫忙,也是常有的事情。

真正到了農忙之時,能出動的也只有朱厚煌的親兵了。

陸完深以爲然,說道:“世顯以爲當如何是好?”

戚景通說道:“當穩紮猛打。”

“何爲穩紮猛打?”陸完緩緩的咀嚼著這四個字,繼續問道。

戚景通說道:“末將在戚氏駐紮,也派夜不收到雍江北岸,勘察道路。只是時間尚短,只勘察到雍江以北,幾十裡的地形,其餘的地方還沒有勘察到,末將以爲,渡江之後,不宜快速進軍,而是要步步爲營,勘察道路,先北推進。末將知道所謂大肚部野人,根本沒有絲毫章法,我等剛剛渡江,因爲上次他們渡江南下,被末將教訓一頓,剛剛開始會謹慎行事,但是我等越發向北,他們就忍不住了,定然會出來挑釁,倒是要猛打,將其一戰擊潰,緊接著掃蕩宵小,抵定勝局。”

“好,正合我意。”陸完不由的高看了戚景通一眼。

戚景通的想法與陸完的想法差不多,陸完暗道:“不想這戚景通還有幾分將才,之前卻沒有發現。”

也怨不得陸完沒有發現戚景通的將才,當初平定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戚景通恐怕連站在陸完身前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戚景通其實還不明白,爲什麼大肚部落一定會迎戰的。

大肚部落雖然也有一些耕地,但是因爲耕種不得法。每年得到的收成,根本不足以養活整個部落的人。

打獵就是這些原始部落重要的食物來源。只是想要在打獵上有足夠的收穫,就要有比足夠大的獵場。否則根本打來的獵物根本不足以養活整個大肚部落的人。

漁獵比農耕需要更大的空間。

在戚景通看來,他們會因爲沉不住氣而出擊,只是他的一種錯覺,卻不知道大肚部落絕對容忍不了獵場被奪走,故而必然會出戰。

只是戚景通雖然沒有想到這一層,但是他作爲將領敏銳的嗅覺,卻嗅到了這一點上。

陸完說道:“這一戰就多多依賴世顯了。”

“末將不敢,末將還依仗尚書大人指點。”戚景通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說道。

“我老了,早就不如當初了,這打仗的事情,還是交給年輕人好一點。”比起年近六十的陸完,戚景通也算得上是年輕人。

不過陸完並沒有說錯,他對主持這一戰沒有興趣,只有最後勝利就行了。陸完什麼大陣仗沒有見過,區區一個蠻荒部落,根本不放在心上,索性放手讓戚景通施爲。

戚景通不由大喜道:“多謝尚書大人栽培。”

戚景通在平定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出過力,但是還真沒有統率數萬大軍經驗,此刻有陸完壓陣,讓他統領全軍,這不算栽培,什麼算是栽培。

陸完不知不覺之間,將戚景通完全的拉上了自己的船,成爲陸完嫡系中堅。陸完輕輕拍戚景通的肩膀,說道:“去吧,不要讓我失望啊。”

說話之間,一陣歡呼之聲傳來,雙方數百人同時拉扯,將數道粗如碗口的麻繩崩得緊緊的、本來浮在水面上木筏,也對齊在一起,成爲一道完整的浮橋。

雍江也不是什麼大江大河,而這種搭建浮橋的技術,在春秋戰國年間就已經非常完善了,對這些民夫來說,根本不沒有一點難度,不過半日功夫,就將浮橋完成了。

戚景通向陸完重重行了一禮,說道:“末將定然不會讓陸尚書失望。”隨即起身,踏著浮橋走到了對岸。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章 演武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章 演武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互助| 桂平市| 常宁市| 承德市| 东兰县| 乳山市| 三门县| 绥德县| 洪雅县| 张北县| 田东县| 昌黎县| 平顶山市| 杭锦旗| 凯里市| 米脂县| 博野县| 明溪县| 琼海市| 楚雄市| 互助| 扎兰屯市| 阳新县| 景德镇市| 大理市| 郧西县| 封丘县| 河源市| 西乡县| 普格县| 尼木县| 雷山县| 中山市| 滨海县| 即墨市| 涞水县| 福泉市| 蒙阴县| 黄骅市|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