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

話還沒有說完,莫正中就想走,他本想將他的衛隊都帶走,但是一想全部帶走太過顯眼了,就帶走了一半。

他帶著一半侍衛掉頭就走,將阮世恩將旗都留在原地了。

阮世恩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他恨不得趴在莫正中的耳朵邊大喊道:“你當所有都是瞎子啊。”

在戰局如此敏感的時候,居然還帶著一半侍衛離開,如果一個兩個人,或許沒有人注意,但百餘人,想不注意到都難。

果然這邊一動,莫軍上小騷動,本來就有一點點東遊的陣勢,變得開始崩潰起來。

阮世恩也不知道是悲是喜的大喝一聲,說道:“跟我衝。”

尖銳的公鴨嗓子在戰場上傳開,阮世恩一頭衝了過去。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挽救不了這一場敗仗。

雍軍本來實力就不如人,數量也不如人,主將也臨陣脫逃,要是這還能贏,纔是不科學啊。

在莫正中逃走之後,不過一兩柱香的功夫。莫軍就徹底崩潰了。

莫軍的軍陣被雍軍三面合圍,將旗也被俞大猷狠狠的砍倒了。大部分莫軍投降,小部分莫軍潰逃了。

其他他們不是不想轉身就逃,而是沒有來得及逃離。

阮世恩也只剩下一顆頭顱,被呈給朱厚煌了。

朱厚煌根本沒有多看一眼。就立即做出拉安排,參加戰鬥的四個營,全部就地休息,並且接管俘虜,打掃戰場,但是剛剛衝後面趕過來,還沒有來得及參加戰鬥的士兵,繼續前進。逼近莫軍的後軍。

不過,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莫軍的後軍距離前軍如此之遠。

按朱厚煌想來,即便是前後兩軍前後脫節,也差不了數裡之地,而且兩軍交戰好一陣子了,即便他再怎麼趕,也應該趕到戰場附近了。所以順勢追擊,是最好的破敵之法的。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居然相距這麼遠,以至於朱厚煌追出將近一個時辰,也沒有見到後軍的影子。

朱厚煌不得不讓全軍休息,並吃飯。

雖然只是一些乾糧涼水而已。

打仗是一個力氣活,所以對將士體力的調配最爲重要。

雍軍雖然訓練精銳,但是也不是無限體能,從昨天夜裡,到現在,已經幾乎忙了一天一夜了。體力消耗已經到了一個相當可怕的極限。

本來朱厚煌還想,乘著大勝這一口氣,將莫軍後軍給生生乾死,但是發現後軍的距離相差太遠,力不能及啊。

朱厚煌知道這一口氣散,想要再追擊,最好修整一夜再做計較。否則容易大敗。無他,就因爲體力不足。

朱厚煌已經息了一戰殲滅莫軍所有有生力量的想法。卻不知道他這個想法有人替他做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沈希儀。

沈希儀軍中。

所有都席地而坐。沈希儀所部還有一點隊形,所有士卒都跟著自己的長官坐在一起。但是身後的狼兵卻已經亂成一團了,一大片一大片散在大樹下面。

“報,莫氏世子來了。”傳來斥候的消息。

“哦,”沈希儀問道:“他帶來多少人?”

“大約百餘人。”

一聽到這個數目,沈希儀眉頭一挑,有一股喜意涌上心頭,暗道“大事成了。”

莫正中身邊居然只剩下百餘人,只能說明莫氏最後的力量消耗殆盡安南之地,紅河之北,已經任沈希儀予取予求了。

“沈希儀。”莫正中來的極快,不過片刻之後,就風塵僕僕的來到了沈希儀面前,他看見沈希儀全軍居然都在休息,全然沒有救援的想法,頓時大怒,熱血衝頭,什麼也不顧了當頭罵道。

要知道在古代直呼其名,是很不尊重的做法,一般只有上級呼喊下級,或者長輩稱呼晚輩才能如此。

而莫正中說的好聽是藩王世子,但是他這個世子完全不被沈希儀看在眼裡,沈希儀即便是在莫登庸面前,也有幾分分庭抗禮姿態,更何況區區莫正中了。

此刻的莫正中再也沒有一點價值了,沈希儀自然不會給他好臉,手中的馬鞭一鞭子抽下去,重重的打在莫正中的臉上。在莫正中的臉上抽出一到鮮紅無比的血印子。

莫正中哪裡受過這樣的罪,頓時火冒三丈,就要拔劍,只是他的劍還沒有拔出來,沈希儀身邊的侍衛已經將長劍放在莫正中的脖子上了。

莫正中的百餘名侍衛一陣騷動,但是瞬間平息下來,不是他們脾氣好,而是他們發現了,周圍已經有明軍將他們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起來,似乎他們只要稍稍有異動,就會葬身刀下。哪裡還敢妄動分毫啊。

再怎麼憤怒的人,在這樣的局面下,也會冷靜下來的。

“我忍你很久了。”沈希儀說道:“區區一個毛頭小子,敢在我面前大呼小叫的。”

莫正中或許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並不是傻子,他說道:“你是想幹什麼?難道你不想要錢,不要地盤了嗎?”

沈希儀哈哈一笑,說道:“有些東西,等你給,還不如我們自己拿的好。”

莫正中如何這個時候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就真是一個傻子了,他目眥欲裂,說道:“你與雍王勾結。”

“沒有。”沈希儀說道:“不過是默契罷了。我相信雍王會給我這個默契的。”

沈希儀說道:“將他帶下去,好生看押,後軍轉前軍,我們走。”

沈希儀不會與朱厚煌照面的,也不會與朱厚煌有任何協議,因爲沈希儀不敢與朱厚煌有任何關係,這是原則問題。

雖然沈希儀很欣賞朱厚煌。但是坐著龍椅上的那一位,對雍王忌憚一天,沈希儀就不敢與雍王有所接觸。

但是很多東西不需要接觸,就能達成一致。當然了不能達成一致的,可以用刀劍對話一番,就能一致。

這就是所謂的默契。就看朱厚煌能不能悟透了。

對現在的沈希儀來說,升龍城的戰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地方,是紅河以北的地域。分蛋糕的時候,他到底能分出多大一塊,而這一塊又要分給別人多少。

這纔是沈希儀所看中的地方。

這一戰塵埃落定的時候。

莫登庸與吳明的戰鬥依舊在相持不下。

吳明的陣勢已經變成一座圓陣了,莫登庸發揮出他的兵力優勢,三面攻擊,輪番上陣,一隊衝上去,被吳明的火槍夾長槍的陣勢給打回來,然後下一輪再上。

幾輪過去,吳明所部的火槍都炸膛了不少。

這些火槍的槍管全部燒的通紅通紅的。已經不能再射擊了。

雙方的戰鬥從火槍單方面射擊,又變成了冷兵器的搏殺混戰。

一進入混戰之中,本來站上風的吳明所部,立即被逼的步步後退。

吳明充分發揮出自己堅韌的作風。或許他在戰鬥之中,不如俞大猷那麼勇猛,也沒有是精妙的策略。

但吳明能得士卒之心,因爲他就是從一個邊軍小兵道今天這個地步,而且對朱厚煌忠心耿耿,可以爲朱厚煌赴死。

所以,他能堅持戰鬥,堅持戰鬥到最後關頭,還能保持軍隊的組織,不如現在。

一場惡戰幾乎從早上打到下午。莫軍是輪番上陣,分別休息過。但吳明所部卻沒有,他們在戰事開始之前,才吃過最後一頓,但是打到現在,所有人又變得飢腸轆轆了。

吳明身上掛著幾根長箭,都是入肉不淺,好在沒有射中要害,不過,他依舊挺直身體,站在大旗之下,而大旗與最前線不過十幾步遠。紋絲不動。

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
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泽库县| 恭城| 长葛市| 辉县市| 乐都县| 绥宁县| 福泉市| 建始县| 通化市| 关岭| 军事| 金阳县| 缙云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山西省| 石嘴山市| 栾城县| 诸城市| 合水县| 阜新市| 光山县| 西昌市| 紫金县| 扎囊县| 达孜县| 达州市| 佳木斯市| 甘南县| 深州市| 兴义市| 郸城县| 彰化市| 贵德县| 海丰县| 许昌市| 莱西市| 饶河县| 裕民县| 拉孜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