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

朱厚煌伸出手來看一個個裝好的紙彈,手上用力拆開一看,發現裡面的火藥都變成一團了,板結成這個樣子,鬼都知道打不響了。他“啪”的一聲將火藥團扔在地面之上,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從發現狼煙開始,朱厚煌立即著急所有人準備出發。只是他出發之前的例行檢查立即發現了問題。

火槍手的火藥全部不能用,也許不是全部,但是大部分都不能用了。

朱厚煌簡直要怒髮衝冠,想將這些全部斬殺以正軍法。

吳明上前說道:“殿下,這並不是他們的錯。”

朱厚煌閉上眼睛,心中對自己說道:“要制怒,制怒,制怒。”其實朱厚煌只要一想就知道這並不是士兵的錯誤,如果這一段時間之內那些人最類,就是朱厚煌與跟著的士卒了,一直在大雨裡面東奔西跑,修葺房屋,或者救援傷員,等等。而且這數日大雨之中,連火藥倉庫也裝滿了人,整個大員上下找一個乾燥的地方都找不到。

這一點上,並不能完全怪士卒。

但是現在怎麼辦啊?吳明已經派人探路,已經查明東邊的土著大舉出動,彙集了好幾千人,浩浩蕩蕩的向這邊而來,這並不是一個部落的事情,而是好幾個部落一起做出的決定。讓朱厚煌措手不及。

剛剛上島的那幾個月,朱厚煌日日夜夜擔心土人的襲擊。以至於朱厚煌想將統治中心,放在一鯤身上的臺灣城之中。用整個臺灣做一個天然屏障。但是時間一長,朱厚煌也決定有一點杞人憂天,但是卻不想在一場風暴之後,所有事情全部爆發出來。

這些土人,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時候,他最引以爲傲的火器部隊居然廢了。

“殿下,”唐寅的臉色有一點蒼白,說道:“殿下可不可守大員,我以爲這些野人之所以突然出擊,也是因爲大雨的問題。一時間找不到食物,只能來我們這裡搶,我們只需守住大員,等數日,他們就自己退去了。”

“絕對不行。”朱厚煌臉色平靜下來,說道:“這一次是與土著的第一次交手,如果我們失了士氣,被土人的氣勢壓倒了。今後他們就會看不起我們,我們在東雍的日子會更難過,況且,他們不來找我們,我還要找他們的。”

“不錯。”吳明說道:“殿下說得不錯。這些土人不過是人多一些而已,臣觀他們不習征戰,沒有軍陣可言,如果在叢林之中,臣亦不敢說必勝,但是如今他們捨棄山林,在平原地區與我軍交戰,縱然是沒有火器,我軍也是必勝之局。”

朱厚煌平靜下來,暗道:“我還是不如吳明經驗豐富啊。”朱厚煌雖然在北方打了兩仗,但是全部依靠火器之力,對於其他方面根本沒有多注意。不知不覺將軍隊的強大維繫在火器之上,好像沒有火器,就不打仗了。

還是吳明比他清醒的多。

縱然沒有火器,眼前這一仗也能打,無他對手不同,如果火槍火藥受潮的情況之下,與蒙古精騎打,朱厚煌絕對二話不說撤退。擔心眼前的敵人都是一些什麼人啊。不可氣說,大明的土匪都比他們有戰鬥力,即便是他們人多一點。看上去氣勢洶洶的。只有不是叢林之中,或者什麼山林之中遇見他們。即便是沒有火槍,打敗他們也不是什麼難事。

一句話,朱厚煌有些慌了。

一想到這一點,朱厚煌定了定神,說道:“不錯,這戰就託付給吳將軍了。”

吳明行軍禮道:“必不負殿下之託。”

朱厚煌覺得自己比起吳明來說,還是差得多了,將這一件事情,託付給吳明,比自己上陣要放心的多,但是他又不甘心在大員等結果。要與吳明一同出發。

吳明當然不願意。朱厚煌出現在這戰場之上,對吳明本人來說,根本就是一個負擔,有害無益。但是朱厚煌一心如此。吳明也拿朱厚煌沒有辦法,只得說服朱厚煌留在後陣,而吳明帶著大隊人馬走在前面。

吳明心中暗道:“我要搶先下手,將這些土人打敗,等殿下過來的時候,已經打完了,這樣殿下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吳明心中存了這個念頭,就先行出發。

在大員與汪家樓之間,相距並不遠,不過十幾裡而已,中間有一條,走出來的道路,這一條路是土人與大員屢次交易運貨走出來的道路,根本沒有修整過,大雨一下,幾乎變成了一條小溪,由東向西嘩啦啦的流淌。路上艱難跋涉很困難。

吳明不得不讓所有士卒將褲腿捲起來,他們穿著草鞋,踩在泥水之中,一步步的向汪家樓方向走去,短短十幾裡,走了好幾個時辰。

吳明看看天色,算算時間,傳令下去,道:“原地休息,吃乾糧吧。”

雖然地面上的部分都是水,但是在得到休息的命令之後,所有士卒也一隊爲單位,自己找地方坐下來休息。

這些士卒在朱厚煌麾下訓練這麼長的時間,也沾染了很多朱厚煌的風格。縱然是休息時間,也派出好幾組去警戒。剩下的人一個個開始吃乾糧喝自己水壺裡面的水。

吳明站在一塊大石頭之上,遠遠的眺望。他已經能隱隱約約聽到遠處一絲嘈雜的聲音了。

忽然一個人從最前面跑了過來,說道:“大人,他們過來了。”

吳明擡起頭來,一個在樹上的士卒,也向他報告,說道:“敵人過來了。”

吳明幾個起落站在樹幹之上,遠遠的眺望過去。只見道路的盡頭頭無數人簇擁在一起,好像是螞蟻一樣,密密麻麻的,根本沒有什麼隊形,走路的時候也是有得走,有得停,有的對方人挨人人擠人,有的地方空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就在二三裡之外。

吳明不由的心中暗笑:“我從軍打仗這麼多年了,還沒有遇見過這麼不成器的敵人了。”

吳明從樹上跳下來,說道:“傳我命令,一柱香之後集結。”

吳明算算他們行動的時間,一柱香之後,他們大該能發現自己,那時候正好開戰,現在正好讓戰士們休息一下。合理的分配戰士的體力,是將軍的基本功。雖然比不上什麼天文地理什麼高大上,但是也是每一個將軍的必修課。否則他不知道他的手下什麼時候,能爆發出最大的戰鬥力。

基本是對付一些野人,吳明的佈置也不失謹慎,做了以逸待勞的打算。

一柱香之後,全部集合。吳明的佈置不向剛剛行軍的時候了。

他行軍的時候,因爲道路的關係,兩三並排而行,隊伍綿延裡許,但是現在吳明將所有士卒都擠在一起,一人一列,將大員到汪家樓的小路擠的嚴嚴實實的,兩邊的戰士都站在草叢之中,甚至緊緊靠著樹木了。

“這一戰,狹路相逢勇者勝。”吳明特別將隊伍之中,最勇敢的人挑選在最前面,作爲先等。吳明忽然想起一個人。這個人不過十六歲而已,但是勇力在全軍之中,也算得數一數二了。只是畢竟年紀還小,放在最前方,吳明有一點不放心。不過一想起他的武藝,吳明暗道:“不管怎麼樣的人,吃這一口飯,就要在戰陣之中走一遭。”

隨即吳明將自己的將旗就放在第三排後面,簡直是身先士卒的節奏。

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
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乐昌市| 辽源市| 石首市| 湖北省| 深圳市| 淮安市| 若尔盖县| 石景山区| 林周县| 南宁市| 庆云县| 五河县| 镇坪县| 安阳市| 沙雅县| 衡阳县| 通河县| 昭苏县| 北安市| 会理县| 修水县| 巧家县| 铁岭县| 秭归县| 三亚市| 宽城| 武平县| 台湾省| 客服| 封丘县| 商丘市| 泰宁县| 广平县| 尼木县| 江门市| 河间市| 莒南县| 榆树市| 临沧市|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