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

就在朱厚煌在爲人才短缺問題,絞盡腦汁的時候。在北京正德也不輕鬆。

楊廷和大動作開始,從南北直隸開始,清丈田畝。

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卻讓上下騷動不已。正德發現,一時間言官們不去說勸諫自己了,反而一股腦的去彈劾楊廷和了。本來是文官首領的楊廷和,一下子變成了衆敵之矢,變成了全部文官的敵人,面對朝廷上這樣的亂局,本來想四處遊玩的正德也沒有時間了。

正德立即召見楊廷和,與楊廷和深談。楊廷和將自己的思路全部給正德說出來,正德好幾晚都沒有睡著。

正德即便是再沒心沒肺,但是祖宗傳下來的江山社稷還是很看中的。他沒有想到看上去平靜的江山下面居然有這樣的暗潮,不管是不是真的,正德都覺得自己都有必要知道大明現在到底有多少人,而不是看那些被戶部篡改不知道多少次的數字。

所以,正德對楊廷和的舉動表示支持。

正德以爲他的支持會給楊廷和很大的助力。但是恰恰相反,正德的支持,反而讓原本來支持楊廷和的一批官員倒向了另一面,因爲他們遵從的是皇帝所說都是錯,凡是和皇帝作對的都是對的。讓正德氣壞了。

好在楊廷和畢竟是宰相之才,在風雨飄搖之中,牢牢的握住了內閣的權力,一邊與政敵對噴,一邊有條不紊的進行清丈田畝,不過南直隸就放棄了,從北直隸開始。

這一場爭論從正月一直糾纏到現在,讓正德都感到了頭大無比,一度有放棄楊廷和,平息清丈田畝之事的意思。後來還算是挺過來了。

正德清閒下來,纔想起了朱厚煌。問錢寧道:“雍王哪裡怎麼樣了?”

在錢寧的管轄之下,錦衣衛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最少朱厚煌這裡沒有少錦衣衛的人埋伏。錢寧說道:“雍王殿下可是吃了不少苦啊。”隨即將雍王收復澎湖,怎麼在大員建立基業,一點一點說了出來,如果朱厚煌在這裡。一定大吃一驚,他絕對沒有想到,錦衣衛對他的瞭解,甚至勝過了,他自己對自己的瞭解了。

最後錢寧說道::“最新消息是,雍王在東雍染了瘟疫?”

“狗奴才,這個消息還不早報。”正德猛然大怒,說道:“雍王怎麼樣了?”

錢寧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臣怎麼敢拖延啊,實在是東雍海面前幾日有大風暴,所有的船隻都不敢出海,有消息也傳不過來啊,再者傳到臣的手裡,王爺的病已經好了。”

正德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哦,看來雍王的病,並不是很嚴重嗎?”

“臣不敢欺瞞殿下,雍王的病一度很嚴重,差點有不忍言之事,恰好雍王長史唐寅將前太醫院院使,請到了東雍。雍王殿下才會起死回生,據說最嚴重的時候,雍王連遺表都準備了草稿了。”錢寧看著正德的眼神說道。

正德說道:“哦。是嗎?”

錢寧立即從懷裡面掏出一張白絹來,呈上去,說道:“陛下請看。”

正德打開一看,正是朱厚煌口述的那些文字。

“皇兄在上,臣弟拜上。天不假年,臣今死矣。然自古以來,誰人不死。臣死不足惜,唯有事業未成身先死者,此諸葛武侯之嘆,不想也應於臣弟。今年三月以來,臣率數萬丁口蹬島,披荊斬棘,開數萬畝之地,遇大暴雨,房屋倒塌者衆,山中又有土人來襲,如當年東吳山越。臣弟一一處理。卻不想身染惡疾,命或不久。不得上此表。臣今將死,其無怨也。唯嘆事業未成,臣弟一死,雍蕃當除,請皇兄念在臣弟切切之情,於宗室之中,選一子續雍王社稷,繼承臣之遺志,繼續開擴東雍之地,此上之上也。臣弟可以含笑九泉。若不能,請皇兄於東雍之地,設澎湖,大員兩縣,此兩地有數萬丁口,足有兩縣,且先宋之時,也有福建所轄,臣弟能爲大明擴土兩縣,也算是有功於天下。臣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臣弟之所以憂者,唯有人亡政息。臣弟死後,後人棄東雍之地,臣母年事已高,皇兄定會照顧好,不必贅言,唯有東雍,唯有東雍,臣弟死後願葬於東雍,人雖死,魂魄尤在。”

不過短短幾百字而已。正德看了很久,看了好幾遍。心中微微一嘆,能如雍王的有幾個人啊?若百年之後,朕沒有子嗣,傳給雍王,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正德這才問道:“雍王在東雍,有什麼難處嗎?”

錢寧笑道:“陛下應該問,雍王在東雍在那些方面沒有難處。雍王到了東雍哪裡都是難處,陛下不知道下面的人是個什麼樣子,要不是羅侖羅公公將福州三衛給了雍王,雍王現在連住的地方也沒有。”

“羅侖是福建鎮守太監嗎?”正德皺起眉頭,好像在回想,問道。

錢寧說道:“正是。不過雍王也是辦事的人,他現在與佛郎機人互市。狠狠的賺了一筆,最近銀錢充足。”錢寧心中暗道:“雍王啊,雍王,我欠你的情分,今天也算是還完了。”

有些時候,不管怎麼樣的大臣都抵擋不住皇帝近臣的詆譭,就如剛剛那樣,錢寧先強調雍王的難度。再說明朱厚煌與佛郎機互市的事情。在正德的心中自然產生了這是雍王不得已之下的辦法。但是如果錢寧反過來,正德心中就會有一個疙瘩了。

不過宮裡人捧紅踩黑,如果你以爲錢寧是和朱厚煌關係好,才這麼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不是這樣的,而是錢寧看出來正德與朱厚煌的感情,他才順著正德的心思說。什麼情分在錢寧的心中根本沒有,在朱厚煌走出京城的時候,錢寧就將朱厚煌當死人了。

正德說道:“不管怎麼說,朕幫這個弟弟一把,畢竟從今之後,雍王俸祿都不用給了,按朕這個弟弟的心思,說不定來年年納貢,歲歲來朝,也算是一筆收入。”

正德也受了朱厚煌的影響,朱厚煌對朝貢貿易,厚往薄來的那一套從來不感興趣。

錢寧說道:“殿下如果真想幫雍王,就給雍王找一個能臣輔佐吧。雍王哪裡一直都缺人。”

“能臣。”正德反覆咀嚼著這個字,一時間好像想到了什麼。

正德其實對朱厚煌如周制封蕃建國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他意識到了大明宗室問題,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他不解決,下一代皇帝也一定好解決。另一方面,中國歷史上也有太多太多的藩王造反的事件了、縱然正德不懷疑朱厚煌,但是正德作爲一個皇帝的心理,明顯想對雍國多加控制。他忽然想到,漢代諸侯王國相都是中央派的,那麼朕能不能也派出諸侯國相,成爲定製。

正德覺得這個方法不錯,但是很快,他又遇到了問題了。那就是派誰過去,這個人不能太強勢,太強勢雍王就不好過了。但是也不能沒有能力,雍王現在正缺人的。而且官位不能太高,因爲官位太高的話,派到雍國就是一種貶斥。無緣無故的貶斥人家總是不行的。

加上這麼多的限制條件之後,正德一時間也找不到人選了。他想了一會兒,正德實在想不起來了,就放下這一件事情,等有時間了去諮詢楊廷和便是了,對朝政,正德一般都是這樣處理的。

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五十章 封賞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
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五十章 封賞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徐汇区| 宾阳县| 西昌市| 屯门区| 云安县| 汝阳县| 昌邑市| 离岛区| 鹰潭市| 宁安市| 轮台县| 谷城县| 佳木斯市| 福海县| 庆城县| 探索| 安图县| 康平县| 天长市| 申扎县| 长治县| 宁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雷波县| 洱源县| 山阳县| 库车县| 大关县| 苍溪县| 禄劝| 中宁县| 合阳县| 固始县| 德州市| 苍山县| 油尖旺区| 玉树县| 乳山市| 桦甸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