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

王陽明微微沉吟了一下,說道:“好。”

許泰不敢相信直接的耳朵,他萬萬沒有想到,如此簡單的就將寧王給要回來了。他大喜道:“多謝王大人。”

許泰唯恐王陽明反悔,立即與王陽明做了移交,等許泰將寧王以及寧王集團的一切頭目,全部掌握在手中之後,他就匆匆忙忙的帶著這些人犯走了。離開的南昌城。

“大人,”劉守緒有些不解的說道:“我不信大人不清楚許泰的伎倆,連我都能看得出來,這個許泰想搶功,想瘋了。大人只要將寧王等人交給許泰,許泰定然會將大人功勞抹殺。”

劉守緒之前立下的功勞不少,等將來必定高升,所以他被留了下。

“我要這功勞,幹什麼?”王陽明笑道。

“大人,”劉守緒對此憤憤不平。

“你知道王越王大人嗎?”王陽明悠悠的說道。

“可是威寧侯王公嗎?”劉守緒說道。“王公是前朝名將,王公在時,劉某父輩還小,但是王公的威名,下官豈能不知道嗎?”

王陽明說道:“你知道你王公平生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劉守緒說道:“是阿附宦官嗎?”

“不,是以軍功封侯。”王陽明說道。

劉守緒不比王陽明。王陽明是家學淵源,他父親就是曾任內閣大學士的王華。前朝很多掌故,王陽明都知道。而劉守緒就不行了。

劉守緒露出疑惑的表情。

王陽明爲他細細講解道:“朝廷之上,阿附宦官的人並不少,因爲朝爭複雜之極,當初劉瑾在時,又有何人敢直面劉瑾。但是真正讓王公身敗名裂的,卻是他的爵位。朝中文官看不起勳貴,在士大夫眼裡,士大夫的身份可要比區區爵高貴多了。王越以文官封爵,是自甘墮落。而勳貴也看不上王越,認爲他不是一路人,自古以來,人以類聚,物以羣分。而文官封爵,就是蝙蝠,不屬於飛禽,也不屬於走獸。這纔是最尷尬。”

朝廷之上,所謂的結黨營私。就是同類相吸,而文官封爵,是放在那邊都很尷尬。有難的時候,自然誰都看不過眼。再加上阿附汪直,自然有人落井下石。

劉守緒還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一點卻是明白了,軍功在別的人眼中,是香窩窩,但是在王陽明的眼中,卻是雞肋。

不說,王陽明送出寧王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許泰卻是一路笑著,他時不時看看身後的寧王。他在看來身後的寧王,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件活動的功勞。

“不,”許泰冷靜下來。“雖然寧王在我手中,但是想將王陽明的功勞據爲己有,單單是我自己還是不行的,必須要陛下身邊的人出來說話才行。”

一瞬間許泰想了很多人,想怎麼收買丘聚,收買朱彬。但是他還是覺得不夠,隨即他又想到了朱厚煌。

他暗道:“雍王殿下,在陛下面前也是有一些的顏面的,而且雍王殿下也是有求於我,我也可以想想辦法。”

安慶城中。

此刻的安慶城中,與之前大不一樣了。

既然寧王之亂已經平定了,正德向再往西走,他身邊的大臣也都不願意了,此刻正德身邊的大臣也跟著大隊人馬過來了。

正德也不想之前那麼自由了。

一羣大臣圍著正德,恨不得將正勸到南京去。

而正德不肯,所以暫時在安慶之中住下去了。

這樣一來,安慶城之中,一下子多了很多人,大隊京營人馬,還隨從的文武百官,將住進安慶城,將本來蕭條的安慶城變得充盈起來。

許泰乘船順流直下,他心中念念不忘的就是爭功之事。所以快馬加鞭。來到了安慶城之中,直接壓寧王去見正德。

“寧王叔,你也有今天。”正德見了寧王,不由大怒說道。

此刻的寧王早就不像當初的英氣勃發的樣子,反而好像是老了好幾十歲,他看了正德一眼,一言不發,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什麼話也不想與正德說。

正德恨得牙癢癢說道:“寧王叔,朕對你有什麼不好?讓你起兵造反,你所求的,朕都給了你,你還不滿足。”

寧王忽然睜開了眼睛,說道:“你對我好?你對我每一樣好,不是用足了銀兩,把你上上下下全部都打通了,纔有你所有的好。我呸。你祖上對我祖上所做的一切,我從來不沒有忘記,這大明江山,我寧王一脈有一半,你爲什麼不將這一半還給我們。”

寧王眼睛睜大,目眥欲裂,看向正德。

正德的怒氣忽然平定了下來,說道:“你就是爲了這個。好,給他一把劍。”

“陛下,萬萬不可啊?”丘聚大驚失色,說道。他不敢讓正德有一點閃失,此刻給寧王一把劍,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啊?

正德冷笑道:“怎麼,你覺得朕的劍術,還不他嗎?”正德的神色冷下來,眼神之中冰冷如鐵。

丘聚忽然打了一個冷戰,他知道正德認真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逆著正德,說不定他會一劍下來,給他一個透明窟窿。

“是。”丘聚低聲說道,立即命人取了一柄利器送上來。

正德反手接過來長劍,將寧王身上的繩索給切斷了,在切斷之後,將長劍扔在寧王身旁,正德的力量十足,這柄長劍也足夠鋒利,直接釘在地面之上,劍柄還在嗡嗡做響。

正德反手拔出自己手中的長劍,說道:“寧王叔,你不是說想與朕爭天下,現在就拿起劍來,與朕一戰,你手裡拿著是真劍。殺了朕,這天下就是你的了。”

寧王的眼睛頓時漲大了眼睛,鼻孔頓時漲大了,一下一下的出著出氣,一伸手握住了件柄,緩緩的站了起來。

丘聚見到這個樣子,心中著急的不成樣子,立即叫過來,好幾個小太監,命他們紛紛出去報信。分別是安慶城之中的隨駕的高官。其中就有朱厚煌。

轉眼之間,寧王出劍,寧王有些雄心,在劍術上也是修煉過的,但是他的劍術又怎麼是正德的對手。

正德長劍一出,雙劍一撞。叮噹一聲。兩劍一格。寧王的力量抵擋不住正德的力量,寧王猛地向後退了兩三步。

正德冷笑一聲說道:“就憑藉你這三腳貓的功夫,還想爭霸天下。”

寧王臉色難看兩分,說道:“爭霸天下,在仁德不在武力,就是你失德太多,不似人君,纔有這麼多人支持孤,代替你。”

正德的臉色頓時變了。他自然知道民間的傳言,畢竟錦衣衛也不是吃白飯的。只是正德對這些傳言也沒有什麼辦法,所謂的防民之言,甚於防川。正德也只有私下裡面出幾口悶氣,明面上也只好裝著不知道而已。

所以宮裡面的人都知道正德忌諱,他們可不敢在正德面前說這些,畢竟正德也不是善男信女,正惹火他了,正德不介意杖斃幾個人。

寧王是第一個敢在正德面前這麼說話的。

正德冷聲說道:“朕希望你的骨頭好像你的嘴一樣硬。”他猛地出劍。寧王疲於應付。

寧王可沒有正德這樣愛好劍術,他雖然有練過劍術,但是那都是爲了健身,搏殺的劍術,連見都沒有見過。而且一路上他被許泰壓過來,許泰可沒有好好待他。雖然沒有折磨,但是也是舟車勞頓,沒有太多的精神,這幾項加起來,讓寧王怎麼是正德的對手,不過三劍兩劍,他的劍就被挑飛了。

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
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方正县| 乐业县| 宁明县| 东莞市| 阿拉善盟| 时尚| 栖霞市| 如东县| 安岳县| 绥芬河市| 贵南县| 蒙阴县| 于田县| 聊城市| 桂阳县| 阿瓦提县| 长乐市| 宽甸| 磴口县| 广东省| 陇西县| 肇州县| 儋州市| 江门市| 孟津县| 鹿邑县| 旺苍县| 定兴县| 临桂县| 连平县| 建湖县| 密云县| 六安市| 舒城县| 九龙城区| 镇雄县| 白银市| 鹤庆县| 淮北市|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