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

王陽明說道:“清化一系在安南的勢力是全方面的,在軍中,官府之中,地方上都有人脈。而殿下將莫氏殘軍全部流放的話,恐怕升龍這邊壓制不住清化那邊。”

朱厚煌暗道:“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钡亲屩旌窕头艞墢陌材贤饷嬉泼?,他又不甘心。

不過將來的安南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現在的安南卻不是這樣的。

現在的安南在幾十戰亂之下,雖然還保存的足夠的人口,並不如大明有人滿爲患之癥,以至於嘉靖封鎖了東雍移民之事,東南沿海冒死出海,來東雍討生活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王陽明說道:“殿下,狼兵霍亂安南,使得流民四起,或許能爲殿下所用?!?

朱厚煌說道:“安南流民有多少?”

王陽明說道:“具體數目,臣不知道。但是升龍以南一帶,少數也有數萬之多?!?

“好?!敝旌窕蛯θ魏文茉黾訓|雍人口的機會,都不會放過。

“遷徙人口是第一件事情,孤會讓劉老刀配合王師的?!敝旌窕驼f道。

朱厚煌說道:“不過,安南該如何處置,還請王師教我?”

王陽明是朱厚煌選定的安南相。

雖然名爲相,卻是總管安南一切事務。只是能不能管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爲種種原因,朱厚煌不能廢除黎氏之位,而且東雍情況複雜之極,除卻王陽明之外,朱厚煌不知道該派人誰來掌管安南大局。

安南是東雍最富饒的領地,甚至安南之富還在東雍之上。所以能不能利用好安南,對東雍來說至關重要。

王陽明心中早有腹稿,說道:“臣以爲升龍久爲安南首府,應該繼承舊制,依舊以升龍爲治所,落實升龍之戰。升龍附近,數月征戰,多爲白地,可因軍功賞田,這無主之田,分賞安南士卒?!?

王陽明強調安南士卒,是因爲東雍士卒本來就有這種待遇。而且所謂的安南士卒,恐怕也包括了清化軍。朱厚煌不由說道:“好,孤怎麼沒有想到???”

朱厚煌明白王陽明的心思,王陽明讓朱厚煌收買軍心,只有軍心在手,即便是政事上有所失誤,也能扳過來。而且朱厚煌還揣摩出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分化清化一系的實力。

清化一系爲什麼被朱厚煌忌憚,就是因爲清化一系有兵馬。

而將獎賞清化軍的田地安排在升龍附近,無形之中,讓清化軍士卒來遷徙到升龍,這樣一來,清化軍與清化的聯繫,就沒有什那麼緊密了。天長地久之下,這些士卒未必會與那些清化軍官一心了。

“臣以爲,當提拔升龍官員,讓升龍官員在朝中自成一系。”王陽明說道?!斑@一點剛剛與殿下已經說了?!?

朱厚煌點點頭。

王陽明說道:“還有就是與沈希儀談一下?!?

朱厚煌說道:“孤也想與沈希儀談一下,似乎沈希儀對與我們接觸,非常的忌憚。”

在朱厚煌的示意下,吳鳳儀已經派出不少人去找沈希儀,談一下雙方休兵的事情,但是一直沒有接上頭,或者說沈希儀根本就不接這一個頭。

王陽明說道:“殿下,是北京那位眼中釘肉中刺,他區區一個武官自然不敢與殿下接觸了,不過,他不與殿下接觸,並不意味著不能談了。臣以爲,正如我們忌憚他,他在忌憚我們,臣的意思與河北那位土司談談?!?

朱厚煌明白了幾分,這是一種間接接觸的方法。

“不過,以上種種,都是安定安南之策,臣在安南怎麼做,就看殿下對安南如何安排,將來一定要將安南化爲府縣,還是保留安南國王的位置,讓安南成爲東雍的諸侯國?!?

朱厚煌一時間也不知道那個選擇比較好,他問道:“王師以爲那個選擇比較好。”

王陽明說道:“殿下,做出那個選擇,應該不要只看安南,要看大局?!?

朱厚煌心中一動,大局。什麼是大局,東雍在南洋的大擴張是大局。

佛郎機退出南洋,南洋再也沒有一個能與東雍對抗的勢力,即便是回回教,也不過是隱患而已,現在東雍想要擴張,就有一種師出無名的感覺,這些小國家都恭順的很,無端端的滅人國,在道義上說不過去。

當然單單是道義上的問題,朱厚煌就不用現在苦苦糾結了。

南洋的小國無數,單個來看,即便都不是東雍的對手,但是彼此聯合,東雍立即會面對一場大亂。而這些國家雖然仰慕大明,對東雍畢恭畢敬,但並不意味著,被滅國也不會反抗。朱厚煌固然想經營南洋以爲根基之地,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考慮,那就是南洋的開發狀況,很多地方都是深山老林,開發程度欠缺,這些地方,根本就是雞肋,即便是以東雍之力,也不過能開發數個地方,更大面積只能任有荒蕪。

現實情況讓朱厚煌對滅掉南洋所有國家,一統南洋,並不是很感興趣的。

所以,朱厚煌要找一個能讓各國安心追隨,讓朱厚煌能調用各國的人力武力的制度,就如同唐代安西節度使能調用很多附屬小國的兵力。

朱厚煌覺得,這種任命國相,如同漢之諸侯王的制度,似乎也是不錯的。

所以安南吞併不吞併,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確定這種能讓南洋各國爲自己所用的制度纔是重要的。朱厚煌說道:“自然讓安南成爲東雍的諸侯國。”

王陽明說道:“那麼臣希望,殿下能做到,第一聯姻。”

朱厚煌說道:“孤後宮之中,已經有黎氏之女了?!?

王陽明說道:“第二,就是三年之內,不動用安南的分毫?!?

朱厚煌不由皺眉說道:“王師,這不大好嗎?”

王陽明說道:“殿下缺錢嗎?”

朱厚煌說道:“缺錢。”

朱厚煌說的是實話,作爲一個國家的掌管者,朱厚煌覺得動用處處都要錢,處處都要人。所以他覺得他處處都缺人,到處都缺錢。東雍的財政,再加上與果阿的貿易,終於讓朱厚煌的財政有了一些結餘。但是安南戰事,牽扯到大量的財政支出,然後是星城的建設。都是需要花大價錢了。

現在的朱厚煌可以說,給他多少錢,他都能花出去。

缺錢是朱厚煌永恆的話題。

王陽明說道:“臣覺得,殿下雖然缺錢,但是缺的不是小錢而已,在安南殿下最缺的是人心,用三年稅款,爲殿下買上三年之人心,殿下以爲如何?”

朱厚煌心動了,不過另一原因是安南沒錢。

對,就是安南沒有錢了,數十年大戰,剛剛結束,可以說百廢待興。王陽明知道安南的家底子,這一場大戰之後,安南的積蓄全部付之東流了。安南原本充足的糧食儲備,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王陽明至少讓朱厚煌三年之內不從安南收取,這是收買人心的,也是安南除非大規模深層度的收刮,否則弄出來的銀錢。

朱厚煌說道:“怎麼收買人心?”

王陽明說道:“減免今年戰區的所有錢糧。與民休息。休養生息。”

朱厚煌說道:“不錯。還有其他嗎?”

王陽明說道:“開科舉,廣搜安南士子,並抽調安南官員到東雍任職,比如說鄭綏。也可以補充東雍的人才缺口?!?

對官僚來說,誰讓他們升官誰就能得他們的忠誠,只有他們在東雍有更好的前途。他們都會對東雍保持忠誠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尤溪县| 丹东市| 清水县| 久治县| 来凤县| 兰坪| 涟水县| 永和县| 江口县| 仪征市| 垫江县| 定远县| 米泉市| 苍南县| 浏阳市| 二连浩特市| 临汾市| 安图县| 苏尼特左旗| 当阳市| 昆明市| 普陀区| 南雄市| 延安市| 噶尔县| 巴中市| 乐业县| 沂南县| 尚志市| 仲巴县| 杭州市| 客服| 石林| 麟游县| 达日县| 汝城县| 镇康县| 文昌市| 永嘉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