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

“殿下此事雖然是德政,但是萬萬行不得。”許鬆說道:“天下之間利息從來沒有這麼低過,殿下所做所爲,如王安石之青苗法相彷彿,屆時有恐怕反對者衆。”

民間的高利貸從來有低過。朱厚煌想降低利益。恐怕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

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在東雍,誰敢反對?”

朱厚煌有這個底氣。

他相信,東雍覺得還沒有形成這樣的食利階層。即便是有朱厚煌舉手之間,也能將他們全部摧毀。

朱厚煌的移民政策,有意的打亂所有的關係。也打亂了所有階層。

朱厚煌本來沒有想過一定要建立錢莊。但是聽了許鬆所言。決定一定要建立錢莊,很多事情,如果不努力去改變,就會變回原來的樣子。

朱厚煌絕對不允許的。

“殿下在東雍實行,臣覺得可行,但是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本錢,一時半會兒根本不可能有收益。”許鬆說道。

朱厚煌只覺得頭疼,他想了好多辦法,也發現了,東雍在金融領域的很多缺陷。東雍在他看來,有很多地方要改革。問題解決這些事情,只能消耗錢,並不能帶來足夠的錢。

而朱厚煌偏偏是缺少錢。

忽然外面有侍女進來,說道:“殿下,王太傅求見。”

朱厚煌說道:“快快有請。”

不過一會功夫,王陽明就進來了。朱厚煌連忙起身相迎,說道:“弟子拜見師傅。”

王陽明不會受朱厚煌的禮,每次見面都會如此寒暄兩句。

雙方坐定,朱厚煌立即問道:“王師,東雍可否發行紙鈔?”

王陽明緩緩的說道:“臣閱讀古籍,覺得東雍不是不能發行紙鈔。”

朱厚煌聞言大喜過望,他原本以爲王陽明的態度,是不可能發行紙鈔。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王陽明居然點頭。

朱厚煌說道:“王師快快請講,如何發行紙鈔。”

王陽明說道:“紙鈔之事,先放一放的再說。臣以爲東雍從不是一個商號,東雍的財政問題,應該多從稅制上想辦法?”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稅制,東雍的稅制有問題嗎?”

王陽明說道:“東雍開拓未久,賦稅不多。百姓沒有積蓄,賦稅不可多加。但是東雍立於商貿之上,對於商稅卻有所缺乏。臣認爲要加商稅。”

“加商稅?”朱厚煌想了想,覺得也是如此。因爲東雍有關稅沒有商稅。不是朱厚煌不想加。而是因爲東雍大部分市場都是由少府佔據的,加商稅,不過是左手交右手而已。而東雍的民間資本根本沒有發展起來,加商稅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所以朱厚煌就沒有想加商稅。

不過現在東雍的情況與當初又所不動,三年以來,大員百姓在陸完的主持之下,雖然勞累一些,但是安居樂業。也有了一些積蓄。

有購買力之後,自然會有商人。不過本地百姓大多有地,所以商人大多都是外來的。經過三年的積累,也慢慢的有些積蓄了。

而且少府很快要賣出一大批產業,雖然這些產業對朱厚煌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卻足以培養出一大批大商人了。

現在收商稅,也算正是其時。

朱厚煌忽然想到了什麼說道:“王師與許大哥商議過嗎?”

王陽明說道:“臣到了東雍,就與許少丞商議過。”

朱厚煌心中過了一遍,說道:“先生這商稅能有多少?”

王陽明說道:“商稅有多少不論,但是收稅是正途,而東雍一味從少府獲得財政支撐,這是畸形。”

朱厚煌說道:“王師,弟子此刻無暇想長久之計。只想過眼前的難關。”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王陽明說道:“殿下來東雍以來,都是以海上貿易來支撐東雍財政。這種狀態並不正常。不過是權益之計而已。如今東雍百業將興,糧食可以自給自足。正是扭轉東雍這種不正常情況的時候。”

同樣的事情,在朱厚煌看來,是危機。在王陽明看來是契機。

作爲一個傳統的官僚。

王陽明固然不錯,但是也有自己的侷限性,他覺得他作爲東雍長史,整個東雍政府所收的稅收,卻比不上少府做買賣的收入,這樣的情況,是極端的不正常。所以王陽明一直想改變這一切。

正好少府的實力在與佛郎機戰爭之中,受到了極大的損傷。正好是一個改弦易轍的時候。所以王陽明所思所想,雖然是想辦法讓東雍度過財政危機,但是更想建立起完善的稅收體系。

朱厚煌說道:“弟子謹受教,只是東雍的危機迫在眉睫,弟子心急。”

王陽明說道:“其實,殿下的心思不要光放在東雍,峴港也是我東雍一府。臣已經派人傳令峴港,將峴港改革爲東雍制度。”

朱厚煌眼睛一轉,就這裡面有問題。

任何改革都是改變社會財富的分配。而王陽明言語之下,分明是對峴港是來一場大清洗。

朱厚煌忽然覺得明白,東雍已經家大業大,不必當初了,只要認真收刮,總是能弄出來大大的銀子度過難關。

特別是東雍已經能發揮出根本之用。

一想到這裡,朱厚煌就將對東雍能不能度過這一次難關。並沒有多大的擔心。他隨即想道:“不管怎麼說,馬六甲戰事不結束,東雍財政就面對一個無底洞。有這個無底洞在,東雍有多少錢都填不滿這個深淵。”

朱厚煌的心思放在如何總結馬六甲的戰事。

不過,朱厚煌對王陽明如何發行紙鈔,感到好奇,問道:“師傅,東雍如何發行紙鈔?”

王陽明說道:“前朝稱提之術,可謂精妙。臣以少府資產,發行紙鈔,不過這只是權益之計,殿下一定要答應臣,將來一點要回購紙鈔,全部銷燬。”

朱厚煌說道:“弟子謹記。”朱厚煌心卻很高興,紙鈔如果好用的話。朱厚煌纔不會傻傻的廢除紙鈔。

只是對王陽明卻不會亂說話的。隨即好像是要分散王陽明注意力,說道:“稱提之術是什麼?”王陽明說道:“有錢而後有楮?,楮滯則稱提之說興焉。”隨即詳細的給朱厚煌解釋起來,所謂楮,就是紙幣。所謂楮是一種樹,類似桑樹。是製造交子原料。

聽著王陽明的解釋,朱厚煌漸漸明白了。原來稱提之術是形成於南宋的紙幣發行與管理理論。主要內容包括規定紙幣發行總額,紙幣的現金準備,以現金收兌跌價紙幣,出售專賣憑證以使紙幣回籠,分屆發行新紙幣以收換舊紙幣,民間紙幣的流通或兌換須與票面額相符,以紙幣納稅和現金兌換來維持紙幣的流通信譽等。

是一種中國本土的金融管理方法。

朱厚煌聽了之後,覺得自己淺薄的金融知識。根本比不上這成體系的稱提之術。朱厚煌在金融方面生生的被打臉,覺得自己再插手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徹底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將專業事情,給專業的人去辦纔好。

朱厚煌說道:“既然如此,這紙幣就由錢莊發行,而錢莊就由王師與許兄商量的辦吧。”

朱厚煌一句話說出來,許鬆立即警惕起來。

因爲錢莊。錢莊掌管發行紙幣,傻瓜都知道這錢莊是東雍又一重要的財政來源,許鬆立即就起了將錢莊掛在少府門下。

但是王陽明絕對不會允許這樣。

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章 侍衛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
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章 侍衛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应用必备| 大化| 徐闻县| 大渡口区| 黄平县| 溆浦县| 蓝山县| 日照市| 大名县| 洛扎县| 香河县| 泸定县| 神池县| 麻江县| 淅川县| 遵义县| 垦利县| 镇康县| 台东县| 衡东县| 饶河县| 江川县| 阳东县| 七台河市| 南部县| 沭阳县| 石台县| 泸州市| 射阳县| 依兰县| 松溪县| 三河市| 新泰市| 梧州市| 井研县| 金山区| 两当县| 全州县| 新巴尔虎左旗|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