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

“殿下,不是應該上船嗎?”李良欽說道。

朱厚煌說道:“你不會來,孤怎麼肯安心的走?”

李良欽說道:“陛下身負東雍之重,豈能爲我冒險,還請殿下先行離去纔是。”

朱厚煌說道:“孤信得過你的能力,相信縱然有數萬大軍,先生都能來去自如,而有先生在,敵軍定然會寸步難行。敵軍到了什麼地方?”

李良欽說道:“距離現在的二十餘里,明日中午大概會到達這裡。請殿下,立即準備離開吧?!?

吳鳳儀說道:“請李將軍放心,我們都準備好了。”

第二日,太陽跳出了海面。將大海渲染成點點金光。

李良欽看著大大小小港口之中大大小小的船隻。

李良欽皺起眉頭,說道:“怎麼這麼多船隻,我們不過十幾個人而已?”

吳鳳儀半是佩服,半是無奈的說道:“王大人昨夜勸服了村落之中所有人,收編了整個村落的壯丁,並答應他們如果撤退,就和他們一起撤退?!?

李良欽對王陽明佩服之極,這個小村落,不過數百人而已。但是王陽明沒有動用任何武力,單單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將一個村落上上下下弄的服服帖帖,不得不說,是一種能力。

村民也都在海邊了,隨時等著上船。

朱厚煌說道:“孤還想再等等?!?

他不甘心這麼走。他絕不甘心這樣走。

正德的仇,還等著報,這樣架著尾巴,灰溜溜的逃走,並不是朱厚煌的習慣。他向來是有仇必報的。

朱厚煌等上村中最高的處,是一處鐘樓,這一處鐘樓是木製的。上面懸掛著一個不大銅鐘。

這是整個村莊的最高處,從此次眺望西方,天津方向,也可以看著東方大海方向。

海上升起一陣薄霧,一時間只看白茫茫的一大片??床徽媲小?

但是西方卻看得清清楚楚。水井之中平靜的水面。漸漸的泛起了一道道的漣漪,這道漣漪反應越來越距離,緊接著有水珠跳了起來,好像是一顆顆珍珠跳躍一般。

慢慢的一道煙塵升起來,高而昂,朱厚煌一眼就看出來是騎兵,而且來得並不快,甚至有一點慢,相當謹慎。

不過,望山跑死馬。此刻只是從地平線上看到煙塵而已,等騎馬真正衝了過來,需要好一陣子。

不過也快了。

朱厚煌長嘆一口氣,說道:“準備出發,讓村民想上船。我們殿後?!?

朱厚煌也不知道,王陽明所做的到底對還是不對。他本意是讓王陽明安撫一下村民,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王陽明居然一口氣,將整個村莊的壯丁都拉了過來。

幸好,這些村民也不是老實本分的人,看他們停在海邊大大小小的船隻就知道,雖然船隻一般都很小,但是裝下來整村,數百口人還是可以的。

他們十幾個人離開十分輕便,但是帶上一個村莊的人卻有一點拖累,好在東雍的艦隊就在左近,這數百人還算不上多大的負擔。

其實朱厚煌有所不知。

所謂兵災。就是百姓對戰事的恐慌,再加上朱厚煌的高貴的身份,王陽明的一些說辭,自然而然的誇大了危險,卻不想也引起了百姓的恐慌。

不過,對整個東雍來說,對人口的渴望是永無止境。多帶些人也是可以的。

朱厚煌只是可惜了。

可惜他必定要灰溜溜的離開大明,下一次,再來到這裡,卻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甚至是今生今世不能再回來了,不知道怎麼了,朱厚煌心中生出一股留戀之意。

數百村民在王陽明的安排之下,一個個的上了船。

吳鳳儀來到了朱厚煌身邊的說道:“殿下,我們離開吧?!?

朱厚煌深深看了西邊越來越寬,越來越大的煙塵,還有逐漸清晰的馬蹄聲。從懷中掏出一個錦囊,從地下挖了兩把土,裝了進去。

也許有些東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貴。

之前朱厚煌在建設東雍的時候,已經準備讓雍王一脈,世世代代以東雍爲家,此刻他真的只能以東雍爲家,不能再回大明的時候,卻從靈魂深處,冒出一股故園之④。

“殿下,殿下。船來了,船來了,俞將軍他們來了?!眳区P儀說道。

朱厚煌聽到吳鳳儀的話,猛地站起身來,向東方一看,海霧散去,一艘艘戰船近在咫尺。原來,俞大猷一行人,擔心朱厚煌的安慰,冒險在航行,不過海上霧散去的時候,顯露出來。

看見這船隊的,不僅僅有朱厚煌。還有楊慎。

楊慎遠遠看去。

海上一帆接著一帆,一船接著一船,幾乎要覆蓋整個海面。楊慎對此再熟悉不過了。因爲楊慎在東雍的時候,正是剛剛添置軍艦的時候。楊慎正是雍王長史。

所以,楊慎對很多船型都很熟悉。因爲很多船隻賣過來的時候,楊慎都插過手,他熟悉的不僅僅是這些船型,對他們的戰鬥裡也很明白。

看到這個規模的艦隊,他立即明白,東雍水師的主力都在這裡了,他想扣下朱厚煌的想法落空了。

張永皺起眉頭,他聽過東雍艦隊的大名,不過沒有怎麼接觸過了。此刻見了不知道怎麼應對。因爲,不管他們騎兵怎麼厲害,也衝不到海上。

張永問楊慎說道:“楊翰林,我們該怎麼辦?”

楊慎說道:“下官聽公公的。”

張永說道:“既然來了,我們就送雍王一行吧?!?

楊慎說道:“只好如此了?!?

一路追到這裡,總不能空手而歸吧。朱厚煌是抓不到了,只能看這朱厚煌的出海了。楊慎心中失落非常,恐怕今後大明問題,將會有北蒙古,南東雍了。

但是,就在楊慎失落的時候。情況有了新的變化。

張永皺起眉頭,說道:“怎麼看,他們不是想上船,而是想下船啊。”

楊慎從懷中抽出一柄千里鏡,這一柄千里鏡還是朱厚煌贈送給楊慎的,他仔細一看,果然如張永所言。

一船船的兵丁從船上下來。

不過一會功夫,已經有數艘船靠岸了。

百餘名雍軍立即在朱厚煌面前列陣,他們大都手刀盾手。他們是負責保衛朱厚煌。

朱厚煌一擺手,讓他們在村落街道之中列陣。

這村落人數不多,房子並不少,整個船隻有條東西向的街道,就是從碼頭穿過整個村落向西而行。

百餘人列著大陣,就足以擋一陣子,過了這一陣子,更多的士卒就能船上下來了。

雖然說從船上到港口之上的轉運,需要一點時間,不過幸好,有現成的碼頭可以用,而且要下船都是人,所以速度卻快上一些。

在張永的指揮之下,大隊騎兵猛衝過來。想打雍軍一個措手不及。

在張永的心中,這根本是送上門的功勞,不要白不要。只要趁他們立足未穩,攻了過去,讓東雍吃上一場敗仗。即便抓不住雍王,也算是一分功勞。

只是雍軍雖然算不上百戰雄師,但是歷經沙場,也算得上精銳之士。而第一批送出來,保護雍王,更是一等一的精銳。

只見他們一個身批鐵甲,重重的將鐵盾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無數鐵盾組成一道盾牆。

一根根長槍捅了出來,長長的槍頭上閃耀著精光。

百餘人列成三層隊列,所有人身體微微下頓,肩並肩,人抵人,彼此將自己的力道匯成一股。

不寬的街道上,並排衝過四五匹馬,街道封堵的嚴嚴實實的。

衝在最前面的騎兵眼睛之中露出恐懼的目光。

碰撞一觸即發。

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章 演武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
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章 演武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固始县| 依兰县| 鄱阳县| 乌拉特前旗| 临颍县| 武夷山市| 山西省| 荃湾区| 遵义市| 嫩江县| 罗甸县| 原平市| 古丈县| 静宁县| 全南县| 喜德县| 乾安县| 蒙山县| 溆浦县| 宝坻区| 宜兴市| 沙洋县| 云林县| 山阴县| 闸北区| 宝山区| 绥中县| 肇源县| 开原市| 天祝| 玛纳斯县| 溧水县| 铜陵市| 公安县| 佛冈县| 建始县| 泗阳县| 晋城| 阳山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