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二章

託梅的心思

一艘西式帆船停在澎湖碼頭上。一個西洋人帶著一頂斜斜帽子,腰間掛著一柄長長的刺劍,下了船。

他擡頭望去,卻見有好幾十艘船都在這裡停留。進進出出的。繁華無比,心中暗道:“即便是馬六甲也沒有這麼繁華,也沒有這麼多人,聽說這個碼頭今年才興起,可見其潛力?!?、

這個人正是託梅。他想來此直接交易,卻被朱厚煌拒絕了。這一次託名旅行再次來道了澎湖島上。雖然是區區數月而已。但是澎湖島的變化很大。

楊慎當政以來,憑藉他廣泛的人脈,以及首輔公子的身份,給他帶來很大便利。瘟疫的流言散去之後,各地移民到東雍的人口,絡繹不絕。其中也分毫幾類,比如官方流放的,遷移的流民,這些人一般是楊慎派遣徐棟的船隻去接。這樣一來,一般情況之下,是不會在澎湖停靠的,直接運到東雍去。

如果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前來投奔,自然會自己搭船到澎湖。澎湖是整個東雍的門戶,東海上逐漸發達起的中轉站。

在楊慎的主持之下,朱厚煌從正德那裡討過來的特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除卻佛郎機的船隻之外,越南的,日本的,琉球的,朝鮮的,都在澎湖交易。很快單單稅銀就成了雍國的一項重要收入了。

這樣一來,福建的很多貧困百姓也都會搭乘商船來到澎湖這裡討生活,很快整個澎湖小縣,好像是吹著氣一樣膨脹起來。本來是東海上一座小島的澎湖列島,成爲了大明海禁政策的一個漏洞,也成爲東南亞貿易中心之一。

如此的場面,自然要比佛郎機人剛剛拿下來馬六甲要繁華了不知道多少倍。

託梅的眼睛之中閃過一絲貪婪,暗道:“這樣的城市,這樣的港口。都因應該在主的光輝照耀之下?!?

不過他必須暫時收斂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爲他這一次來,有正事。

“李縣令。佛郎機國與雍國是友好的夥伴。你們爲什麼不允許佛郎機的船隻在澎湖停靠。這不公平?!庇毭妨x正言辭的說道。

這就是託梅這一次過來的最重要的使命,說服雍國的雍王開放澎湖,接受佛郎機船的停靠。

李縣令說道:“託先生。這件事情,你找我沒有用,必須雍王殿下才能決斷。你還是找雍王殿下親自分說吧?!?

這位李縣令是楊慎請過來的一個人才,名李鶴年,四川人,與楊慎同鄉,雖然只是一個秀才出身,但是精通戰策,每每以爲自己不得志,常言自己如果生在亂世,定是能輔佐君王重定天下的王佐之才。但是在太平年間,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

得到楊慎的延請之後,立即過來,所以得了澎湖縣令之位。他也算是有些手腕,到任不久,就讓整個澎湖上下服服帖帖的。並且在朱厚煌創立的制度上查漏補缺,並上書給雍王,以雍國制度補遺論之,讓朱厚煌拍案稱奇,從此也算是簡在帝心。

託梅無暇去吐槽中國人爲什麼一定要稱呼自己爲託先生。明明是皮雷斯先生嗎?不過他不在意這一點,問道;“我什麼時候,能去東雍?”

李縣令當然知道爲什麼一定要拒絕佛郎機貿易,不過是雍王殿下看重錢財,想多霸佔這一條航道一點時間。雖然知道託梅此行定然是無用功,但是李鶴年也沒有提醒,說道;“我先飛書奏報殿下,殿下知道之後,才能確定閣下還能不能去東雍。以兩地的距離,快船半日就能來回。請託先生稍等。”

託梅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大攪大人了?!?

託梅告辭離去之皺,李鶴年立即派人去通知朱厚煌。、不過半日功夫,朱厚煌就得到消息了。朱厚煌說道:“不見,讓他們回去吧。”

“殿下,如此大大妥當吧?!睏钌髡f道:“如今,與佛郎機的貿易,是雍國賴以生存的命脈。如此怠慢佛郎機來使,恐怕是有失氣度啊。不管殿下答應不答應還是見上一見畢竟好?!?

朱厚煌心中暗暗點頭,不管怎麼說現在正與佛郎機人做著生意,太怠慢了也不好。他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他來見上一面吧?!?

楊慎馬上交待下去,立即有人過去辦理了。

楊慎問道:“不知道殿下爲什麼,一定拒絕佛郎機來澎湖貿易,非要徐棟千里迢迢的送過去。難道僅僅爲了差價嗎?”

朱厚煌長嘆一聲說道:“自然不是,佛郎機人狼子野心,千里迢迢從西方殺過來,所謂的就是一個利字,讓他們在澎湖活動,孤唯恐引狼入室。想等雍國的根基紮實一點,有了一點實力再去與佛郎機較量。在此之前,先與佛郎機保持距離比較好?!?

朱厚煌的命令很快來到澎湖。

李鶴年立即派出衙役去找人,在碼頭上找到了託梅。

託梅在一個小酒館之中,坐著喝酒,面正對著碼頭,將水師的艦船,看在眼裡。

雍國水師的雖然有幾十艘船,但是都是從海盜,海商那裡俘虜過來的船隻,與民船根本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在船頭上面裝了一兩門火炮,還帶著其他武器而已。

除此之外,與民船根本就是別無二致。

看著這些船隻,託梅不知道怎麼了高興了起來,哈哈大笑,好像是發酒瘋一樣。、

“託先生?!币粋€令託梅感動不舒服的稱呼,再次傳到了他的耳朵裡面。

即便他給別人強調多少次,他姓皮雷斯,但是中國人還要固執的稱呼他爲託先生,讓他無可奈何。

託梅轉過頭來,說道:“什麼事情?”

“殿下傳令,允許你過去了。只是今日天色不早了,明日才能過去?!?

託梅說道:“好,那我就在這裡休息一夜吧。”

夜裡,一盞油燈點亮。託梅用鵝毛筆沾沾墨水瓶,在白紙上面畫出一個又一個傾斜的符號,是拉丁文。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

“我想我找到目標了。澎湖島就是我們最好的目標,這裡能連接日本中國,與雍國,等好幾個國家。並且有天壤的避風港,島嶼不小,越能種植糧食和蔬菜。作爲一個補給基地他是合格。還有充沛的淡水資源,只好佔領這裡,就能得到前往中國最大的落腳點。

而且雍國只是一個新興貴族的領地,應該是我在北京見過的一個人,對於他的傳言很多,有人說他失去看來皇帝的寵愛,被髮配到邊荒之地了,也有人說他是自告奮勇來開擴領地的,不管怎麼說,他的水師的的的確確非常虛弱,他的水師都是商船改裝過來,除卻添加了一些火器之外,根本不適應海戰。我們在馬六甲的艦隊,能夠輕鬆的擊敗他們。當然了這只是我在澎湖觀察到的。明日我要去雍國另一個港口去看看,他們說是大員港。雍國只有現在兩個港口。我相信觀察過這兩個港口之後,定然能推測出雍國的實力。我相信雍國定然擋不住帝國的東方艦隊。也許總督大人很快能成爲中國總督了。也許我也能成爲東雍總督了?!?

託梅此刻是在日記,他下決心要報在北京被羞辱的仇。一想起他能帶著艦隊佔領這一座城市,一就感到渾身都興奮起來了。隨即他也收斂了自己的興奮,因爲明天還有一場重要的會面,這次會面直接決定,他想推動的這一場戰爭能不能進行。

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十章 封賞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
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十章 封賞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星座| 喀什市| 新乡县| 沭阳县| 两当县| 云和县| 哈巴河县| 镇雄县| 宿迁市| 连州市| 商河县| 苗栗县| 临江市| 酒泉市| 阜新市| 南澳县| 景泰县| 定陶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阿荣旗| 广昌县| 揭西县| 广水市| 金门县| 百色市| 镇原县| 丹凤县| 南部县| 陕西省| 海南省| 西平县| 内乡县| 博兴县| 托克逊县| 喀喇沁旗| 日土县| 揭阳市| 泰来县| 巴马|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