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七章 練兵2

楊廷和離開豹房之後,心思有點重。

他心中暗道:“是誰在皇帝面前說攻南洋之事?”

不是楊廷和小看那羣太監武官,而是楊廷和知道,這種戰略方向的問題,絕不是那些人能夠提出來的。最少楊廷和都不知道那佛郎機在南洋的駐軍到底有多少,而皇帝卻知道。

這一點是楊廷和心頭一根刺。

他緩緩的坐在轎子裡面他踏轎板,對楊三說道:“去查查,誰給皇帝進言要攻南洋的。”

“是。”

楊廷和心思重重的離開了。

而朱厚煌也滿心不願意的離開了豹房。

他不甘心,他爲這一天,不知道翻開了多少張底牌,將他珍藏的世界地圖都送給了正德。不知道敲了多少邊鼓,費了多少心思,到了最後,被楊廷和一席話給生生的擋了下來。讓朱厚煌心中如何不憤怒,如何不沮喪。好像歷史的齒輪自顧自的轉動,根本不考慮他這一塊想要歷史轉向的絆腳石。

不過,這種沮喪不過一會兒而已,朱厚煌暗道:“不管怎麼說正德也算答應了進攻馬六甲了,想想二十一世紀,能將新加坡收入版圖,是多麼棒的事情,豈能因爲一點小小的挫折而放棄,其實正德想到也對,馬六甲畢竟在南方萬里之外,而小王子就在北邊幾百裡之外。孰重孰輕,很容易衡量,不解決小王子,一仗將蒙古打老實,正德絕對不會將注意力放在南方的。”

“所以,我現在就要好好練兵,等正德出塞的時候,立下功勞。將來南征的時候,爭取做主將。”

一想到這裡,朱厚煌立即調轉馬頭,向軍營而去,去看他的三百士卒,也是他的第一批班底。

軍營之中,朱厚煌進來看看,這三百士卒大魚大肉養了好幾天了,雖然還是沒有長出多少肉來,但是早已不是當初風一吹就倒的樣子了。

吳明跟在朱厚煌後面說道:“世子,這些士卒養得差不多了,剛剛那兩天,油水太大,有好幾個人拉稀。差點死了,也幸好找了幾個軍醫,沒出人命了,不過現在好多了。”

朱厚煌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明天就開始訓練吧。”

“是。”

朱厚煌第二天一早,早早的去見了正德,說自己要專心練兵,不日日來此了。

正德大奇,要知道正德身邊可算是香窩窩,給個進士都不換,只有人想盡辦法想混到正德身邊的,還沒有人主動說要離開了。正德也不知道朱厚煌是不是欲擒故縱之計,不鹹不淡的答應下來,忽然想到什麼,說道:“對了,那個沙盤,雖然有能工巧匠,但是做出來的東西,朕總覺得彆扭。你有空看看,這一件事情一併交給你負責了。”

“是。”

朱厚煌大喜道。

中國古代的技術水準,絕對不低,朱厚煌早就想繪製一副精確地圖了,只是繪製地圖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朱厚煌承擔不起,也不敢承擔,畢竟在藩王這個敏感的位置上,還四處繪製地圖,刺探機要,你想幹什麼?此刻,正德主動讓朱厚煌去製作沙盤。不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嗎?

朱厚煌匆匆辭別了正德。來到軍營之中。

開始朱厚煌的軍事生涯。從此開始朱厚煌戰無不勝的一生,被稱爲近代軍事的開創者,後世與孫子並列的絕高地位。當然這都是後話。

朱厚煌所拿出來的也就是軍訓那一套。

站軍姿,走正步。一板一言,將人向機器裡面死練。

吳明見狀不由的有些疑惑,問道:“世子,你這樣做有用?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這麼練兵的?”

朱厚煌回過頭來,說道:“你見過有人練兵嗎?”

吳明一見朱厚煌目光炯炯,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當然見過各家練兵的手段。當初他就是這麼走過來,只是這些從來沒有向朱厚煌報備過了。

朱厚煌好像剛剛什麼也沒有說一樣。說道:“我練兵,練得就是令行禁止這四個子,不管什麼時候,都將這四個字刻道骨子裡面,就算刀山活海,一聲令下,無所不從,這纔是有成。而怎麼將服從命令這四個字刻到骨頭裡面?就是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來。先練出令行禁止之後,再練其他就容易的多了。”

李三是一個皇莊的佃戶。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佃戶的,他記得小時候,還是弘治年間的時候,他們一家在現在皇莊這個地方開荒,到了正德年間,不知道怎麼得一夜之間,他們就變成了皇莊了。

剛剛開始他還覺得好,給皇上種地,是不是就可以不交皇糧了,的確,可以不交皇糧了,但是要交更多的東西,那些公公,黑眼睛見不得白銀子,骨頭裡面恨不得榨出油來,日子過得一日不如一日,一年下來,連幾乎野菜也吃不飽。

忽然有一個世子什麼得來招兵了,說是要舉石鎖,只要舉起石鎖,就能入選,當了兵,全家不用交租。

還有這好事,李三有些將信將疑,只是,想起不交租的好處,也跟著人家來到了石鎖前面,只是一看那石鎖,李三有些傻眼了。

這麼大石鎖,怎麼能舉起來啊,李三一直擔心自己舉不起來。只是當他抱著石鎖的時候,一下子想起了很多,想起了如果不交租的日子,就可以給父母多省些口糧了,自己就可以討個媳婦了,一想到這裡,他心中就充滿了力量,大喝一聲,猛地將這個石鎖舉了起來,差一點就砸住了自己的腳。

放下石鎖的時候,他渾身冒汗,將衣服全部打溼了,幾乎要脫水。當聽到通過的時候,他興奮的幾乎要昏過去了。

接著幾日,就好像是掉進了蜜窩裡面了。

居然一日三餐,頓頓大米白飯,還有葷腥。這日子在李三看來,幾乎是天堂一樣的日子,只是好日子並不長久,世子開始練兵。

世子練兵很怪,他家裡雖然沒有當兵的,但是北京城下的軍戶不少,少不了當初跟著成祖的老兵世家,大家對練兵都有一些印象,但是從來沒有見過誰家是這樣練兵的。

世子說是站軍姿。就是直愣愣的站在太陽底下,一動也不準動,必須全身崩緊,稍微一動,就是一鞭下去。雖然世子的馬鞭並不是太疼,但是一天打上幾十下,還是讓人受不了。

世子從太陽沒有出來就開始將所有人叫起來,起來跑步,然吃飯,站軍姿,左右轉,練走路,從來不教人動刀槍,天天練這些花架子。哎,不管怎麼說,吃世子的飯,聽世子的話。叫怎麼辦就怎麼辦啊,只是世子又弄出新花樣了。

世子將好好的校場從中間,挖出一道溝來,然後讓所有人正步走過去,一直不喊停,到了溝邊,排頭自然停下來了,結果世子將排頭全部打板子,說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那麼這個命令是錯誤的,也必須執行。

哎,整整一個月世子都沒有離開軍營,不過在最近傳說,皇帝交給世子別得事情要做。世子要去辦別的事情了,沒有心思管營中事務了。。暫時將營中事務交給了吳營官。

吳營官應該是一個好人吧,當初將我們從皇莊帶過來,頓頓吃飽飯的就是吳營官,吳營官應該比世子好一點的。

這應該是一個好消息,李三暗暗高興著,只是區區一笑就牽動胸前的肌肉,痠痛無比,讓人忍不住齜牙咧嘴。

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九章 打虎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
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九章 打虎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黄浦区| 孟连| 龙南县| 称多县| 平舆县| 安泽县| 麻栗坡县| 宜宾县| 通河县| 武汉市| 葫芦岛市| 邵阳县| 伊通| 舟山市| 江口县| 唐山市| 福清市| 天等县| 女性| 开化县| 灵璧县| 湘潭市| 安顺市| 射洪县| 平乡县| 枣强县| 繁昌县| 宁城县| 墨竹工卡县| 连江县| 休宁县| 融水| 横山县| 淄博市| 长乐市| 会理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唐县| 抚州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