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

其實東雍的投石機準頭並不是太準。

只是這些莫軍的民夫承受傷亡的能力太差了,所以才發生這樣的事情,莫登庸立即做出安排,派出大量士卒與民夫,接管這裡。轉移投石機。

但這些都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弄好的東西。需要好一陣子。

朱厚煌感受到莫軍的投石機停止射擊之後。只聽見一身大喊:“殺。”

清化軍衝了出去了。

此刻的清化軍大多是刀盾手,還有很多士卒架著一排排長梯衝了出去。他們密密麻麻的好像是螞蟻一樣。

速度極快,不過一會功夫,就越過了半路上沉重的攻城器械。

由於投石機的暫時停止射擊,天空上,只有射向升龍城的石塊,沒有從升龍城裡面射過來的石彈。只有衝的比較近了,纔有城頭上的箭雨紛紛。

還有就是火器也紛紛發作了。

在遠程的時候,莫軍多用投石機,但是距離近了,也開始使用火器,特別是火炮。一來,是大型的火炮在這個時代並不算多,但是小型火器裝備比較多了,特別是在大明朝,大明朝各式各樣的火炮,真正射程超過投石機的,也是在明中後期才比較普及的。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火器比較貴。

火器用的是火藥,投石機用的是人力。這個時候對莫登庸來說,人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而火藥就不一樣了。

連年的戰爭,莫氏又不如東雍有海洋貿易,可以到處買火藥原料,他手頭的火藥不多了,只能省著些用,所以他不到距離近了。是不會大規模用火器的。

“轟轟轟”之聲,連成一面瞬間將城牆下面全部覆蓋住了。

炮聲壓制住了慘叫之聲。朱厚煌眼睛之中,只能看見,大量的士卒衝上,然後撲倒在地,再衝上去,再撲倒在地。

當然了攻城器械也開始發揮作用了。

雲梯第二層上面,已經有不少人上去了。什麼弓弩了,火槍了,甚至還有一些小炮,都從上面向城頭上面打去,一時間打的稀里嘩啦的。

雲梯是專門設計好的。

雲梯第二層,與城頭上的高度正好。

下面有人緩緩的推著雲梯,上面有人頑強的與城頭上對射。這樣也吸引了城頭上一些人的注意力。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道的長梯搭在城牆之上。

城牆上的有一個個木頭架子掛在城牆之上。擋住了長梯向上攀爬的空間,所以從城牆之上用長梯爬上城牆,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無數滾石檑木,金汁灰瓶都重重的砸了下去。

在城牆之下清化兵還沒有上梯子,就折了不少,等上了梯子,就被重重的砸了下來。

不過,朱厚煌也不指望這麼簡簡單單的就能攻克城牆,在朱厚煌的設計之中?他們是呼吸配合的存在,就清化軍撲城的時候。

無數士卒一聲大喊,將重重的雲梯重重的撞向了城牆。

對於沉重的雲梯來說,在城牆之前,還有最後一道關卡,不是別的,正是護城河。護城河雖然已經被填平了,但是剛剛填平的虛土,被沉重的護城河一壓,自然往下面沉。

數十名士卒一起用力,纔將雲梯的輪子推過了護城河,撞在了城牆之上。

幾乎在雲梯撞牆的瞬間,無數士卒順著雲梯往上爬。甚至在雲梯而層上面的士卒,早已從雲梯上跳上城頭。

一時間城頭上迸發出叮叮噹噹的兵器碰撞之聲,顯然是開始短兵相接了。

不過,莫軍也不是吃素的。

還不等一會功夫,一個萬人敵就從城頭上砸向雲梯。

所謂的萬人敵,就是一個大大的黑-火藥炸彈,瞬間在雲梯旁邊爆炸,將雲梯上面的人給掀翻在地,還有不知道多少罐火油從不同的地方扔了出來,砸在雲梯之上。再用火焰引燃。只聽見轟的一聲。

火焰猛地將整個雲梯給包裹起來。

除卻少數幾個已經衝上城頭的士卒,瞬間葬身火海。

不過,他雖然逃過了火焰,但是卻也逃脫不了接下來的死亡,莫軍從四面八方衝過來,瞬間將這個幾個士卒砍成了肉泥。

既然有第一個雲梯上城,就有第二個。

雍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是已經將雙方的廝殺限制在城牆一線。

朱厚煌一揮手說道:“上。”

百餘人推著長長的撞車,奮勇而前。順著通向東門的大道衝了過愛、穿過升龍東門向外延伸的這一條道路,是安南的主幹道之一。非常平順。

百餘推著重重的撞車卻還能飛快前行。城頭上立即開火了。

莫軍僅有的幾臺重型火炮都在城門之上,重重的炮彈砸在撞車附近,炮彈不過是路上打了兩個滾,就向一邊滾去了。

他們幾乎來不極發射第二次。

撞車已經重重的撞在城門之上。

“咚”的一聲巨響,城門被撞的吱吱作響。

莫登庸爲了留出反擊的餘地。所有城門都沒有封死。此刻城門成爲進攻的重點。

一層層的盾牌架起來,擋住城頭上掉落下來火把,滾石檑木之類。不過,有些東西是擋也擋不住的,不過一會功夫。大堆大堆的火油倒了下來,將撞車給點燃了,好像是熊熊的火炬一樣。

長達數裡城牆之上,處處都在廝殺。而且以東門所在這一片地方廝殺的最爲慘烈。

朱厚煌的臉色冰冷之極。

攻城戰之中,人命單薄如紙,不經意之間,也不知道扔出了多少人命在上面。現在這個局面,這已經是朱厚煌能調動的最大的攻勢了。

不能一舉攻下來,說明這種常規的攻城方法,對升龍城來說沒有什麼用處。雖然今日一戰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朱厚煌敢肯定,今天的傷亡如果少於一萬,不應該陣亡少過一萬。是絕對過不去的。

而朱厚煌能戰之兵,有幾個一萬,這樣硬攻之下。東雍如何能吃得消啊?

朱厚煌暗道:“如此不成,只能有兩個辦法了,用火炮轟開成器,或者是長期圍困。”至於放崩法,並不適宜所有城池。升龍城地下水比較淺。雖然不是所有地方都不能挖地道,至少大部分地方,不能挖地道。

不知不覺之間,太陽已經西斜了。可以說是鏖戰竟日,早上推出來的攻城器械,都被毀的七七八八了。撲城的士卒,也換了好幾波了,這還是清化軍的經驗豐富,他們不急著攻城,而是在各處攻城器械的掩護之下,保命爲先。甚至有人砸磨洋工。

並不是什麼時候,你一揮手,所有人都前仆後繼的送死。看著衝在前面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剩下的人更可能是潰退。

如果不是朱厚煌安排好了督戰隊,不知道這些士卒到底要潰退了多少次了。

朱厚煌暗道:“這樣攻下去,徒勞無功。白白損傷士氣。”他嘆息一聲說道:“撤軍吧。”

叮叮噹噹的鳴金之聲,想起,還在戰船上的士卒如蒙大赦。飛快的逃了回來。所有攻城器械都丟在戰船之上,看上去好不狼狽。大部分人都帶傷。朱厚煌沒有多清點,只是略路一數,清化軍至少折損了三四千人在城下。

朱厚煌擡起千里鏡,依然能看見,無數傷員在陣前緩緩的呻吟,他們都是被丟棄的重傷員。朱厚煌說道:“傳令下去,派使者過去,說我軍要求收屍。”

爲了防止瘟疫,一般來說都會允許對方收屍的。不過朱厚煌之所以這麼急,是因爲朱厚煌幫助這些遺留戰場上的傷員。

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十章 先鋒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章 比劍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
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十章 先鋒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章 比劍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彭泽县| 绿春县| 怀柔区| 顺平县| 丹巴县| 金川县| 施秉县| 辽阳市| 菏泽市| 莱州市| 桂东县| 建水县| 大足县| 星子县| 延庆县| 禹城市| 克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阿克苏市| 丽江市| 绥中县| 新竹县| 四平市| 稻城县| 台南县| 姜堰市| 息烽县| 石河子市| 汝南县| 乌恰县| 江津市| 大渡口区| 铜山县| 霍邱县| 竹溪县| 治县。| 湄潭县| 无棣县| 武夷山市|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