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

朱厚煌心中一動略一思索,心中不由的暗歎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顯然戚景通是有意將自己的兒子帶過來,讓他在朱厚煌身邊混一個臉熟。無他,就是爲了戚繼光著想。

戚景通知道他這兩條腿,已經廢了,或許將來還能如平常人一樣走路,但是想上陣殺敵根本就是想都不要想。

而戚景通也知道,他以這一雙腿爲雍國換來的功勞,只能讓他有現在的職位,將來一定被後起之秀超越,無他,他們有戰功,後面的後勤人員沒有戰功,有戰功的人會飛速高升,他遲早會被邊緣化。

說實在的,戚景通也年近半百了,對功名也沒有多少祈求之心了。但是對自己這個獨子放心不下,他是晚年得子。他年歲大了,身上又有很多舊傷,說不定那天就一命嗚呼了。所以他必須想辦法爲戚繼光來鋪設人脈,其中最重要的人脈,就是雍王。

所以他纔將戚繼光帶來。

朱厚煌微微一笑,並沒有在意,說道:“這是孤未來的戚將軍。”

戚景通眼睛之中有幾分溼潤,說道:“臣謝過殿下?!?

“言歸正傳,”朱厚煌說道:“戚卿,護蠻軍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

來了,戚景通心中暗道,他知道這一件事情,朱厚煌絕對會來問,所以早已做了很多調查。他咳嗽一聲說道:“殿下,護蠻軍之亂是陸大人一手促成,並一手平定下來了?!?

“哦?”朱厚煌問道:“此言怎講?”

戚景通繼續說道:“護蠻軍自殿下離開東雍之後,被陸大人指使對山中部落的征伐,一個月之中,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山中,攻破數個部落。與山中部落嚴重對立。就在殿下回來之前,陸大人突然發難。將護蠻軍百餘軍官全部誅殺。並將剩下的護蠻軍並進新軍之中。誅殺的時候,陸大人早已召集山中各部落頭人,在誅殺護蠻軍軍官之後,所有頭人都臣服了,陸大人親自入山,與諸部頭領會盟。分封土官,設定區域,除卻少部分偏僻山區,現在整個東雍都在我們控制之中?!?

朱厚煌閉上眼睛,不用腦子想,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蹊蹺之處。裡面有陰謀,有算計。朱厚煌現在聽人事後說起來,是簡簡單單輕輕鬆鬆,在當時陸完耗費了多少心血,卻不知道。

護蠻軍杜夜郎一部,乾脆成爲了陸完的刀子,用這一把還算鋒利刀子。先重重擊敗桀驁不馴的部落,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敬畏,然後順手摺斷有隱患的刀鋒。

這操作很利索。

只是朱厚煌不喜歡,作爲一個上位者,朱厚煌有足夠的疑心,疑心自己看到的任何臣子都會背叛自己,但是他也有足夠的自制力來控制自己。

是的,他是懷疑杜夜郎。但是他只是想防備杜夜郎可能有的叛變,而不是要殺了杜夜郎。

如果他想殺人的話,還用得著輪到陸完嗎?

他對陸完所做的這一件事情,相當的不滿意。不管怎麼說,非刑殺人,都不符合朱厚煌的價值觀。

同時朱厚煌也在反省自己。他對陸完的交代,是不是有什麼錯誤,讓他誤以爲他要殺了杜夜郎。

不管怎麼樣,事情已經過去了,陸完也要去職了。朱厚煌不能,也不可能去追究陸完的事情。

朱厚煌嘆息一口氣,說道:“這件事情就不用了。說說新軍的事情吧?!?

戚景通說道:“是,新軍新建一營士卒,因爲殿下傳令要好生訓練,現在還在訓練之中?!?

朱厚煌瞭解一下情況,說道:“新軍訓練不用怎麼著急。最近半年,沒有出兵的計劃,所以你可以慢慢來,只是關於雍軍體制,想要諮詢一下你的意見。”

戚景通說道:“殿下請問?!?

“孤準備組建樞密院,暫時將樞密院分爲三司,其中作訓司,軍法司,軍校司。孤想任命吳明爲作訓司司長,從此之後,從此之後,就將軍隊訓練,新兵的培訓與徵召,全部由作訓司負責,除卻作訓司之外,任何雍軍都不能擅自徵召士卒。”

爲了擴張需要,朱厚煌必須放任麾下將領的權力,比如留守安南的俞大猷。俞大猷的權力比一般的守將強太多了。甚至接近節度使的權力。軍政大權一把抓。

但是朱厚煌必須給他必要的制衡能力。所以朱厚煌建立樞密院來控制軍隊,以對軍隊的嚴苛控制來限制各地地方將來的權力。

當然這個思路還僅僅是開始而已。

“孤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就是新兵營營官,第二,就是軍校司的司長,專門培養軍官?!敝旌窕驼f道。

朱厚煌已經回到東雍,不會任有別人掌管軍權。所以戚景通必須另外安置。

戚景通心中暗道:“現在,我的腿腳不行了,如果在軍中,有太多的不方便,但是如果在軍校司,卻可以試試,但是這個軍校司是掌管什麼?”

戚景通猶疑的問道:“殿下,請問這個軍校司,是掌管什麼的?”

朱厚煌說道:“軍官訓練。前兩批士卒爲什麼那麼好培訓,是因爲有足夠的基層軍官,孤先前的親兵,一個個都是孤親手培養出來,擴軍的時候,拿這些人作爲骨幹,自然很容易就擴軍數倍,所以孤想建立專門的軍校來培育軍官。而負責這一件事情的就是軍校司。而軍校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一所軍校。從各軍之中挑選士卒,或者將門子弟,培養之後,成爲基層軍官。”

戚景通立即有了選擇。他說道:“殿下,臣願意爲軍校司司長?!?

朱厚煌說道:“好。孤明白了。”

其實就現在來言,樞密院的司長,未必一個實權營官有權力,但是隨著雍軍的組建擴大,雍軍營長的營長絕對比不上樞密院的司長。

朱厚煌其實對跟隨他的老人有照顧的心思,比如說吳明,吳明的能力當一個營官都有點欠奉,更不要說當更大將領,不過他一手訓練士卒的手段,是朱厚煌親手教導出來的,當一個作訓司司長卻是可以的。

而且這個司長將來絕對能水漲船高。即便是雍國將來擴大了,也是雍國重臣之一。戚景通能選擇軍校司,絕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不過戚景通這樣選擇並不是爲了別的,就是爲了兒子。他已經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了。

戚家有世襲爵位。世襲指揮使。但是從戚景通調到東雍之後,這個世襲指揮使就沒有了。所以戚景通一心想要爲自己兒子鋪路。哪裡有比軍校,更適合爲兒子將來積累人脈的地方。

朱厚煌與戚景通又談論一些其他事情。然後就讓戚景通離開了,在臨走的時候,朱厚煌又多看了戚繼光一眼,又送給了戚繼光一柄短劍。

這柄短劍並不是多好的短劍,不過是朱厚煌隨身帶著的東西而已。

不過看戚景通的樣子,比讓他升官發財還高興,朱厚煌心中有些明白了,暗道:“每一個人都有他要害所在,不一定升官發財才能拉攏人,比如戚景通,他的兒子的前程要比他自己的前程還重要。拉攏人心,也必須仔細揣摩啊。”

朱厚煌覺得自己對於治人之道,帝王心術又有更深一步的瞭解。朱厚煌長探一口氣,從昨天回來,先後與薛神醫,王陽明,吳行之,戚景通談話,已經很累,但是他還是決定再見最後一個人,就是許鬆。

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
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全椒县| 张家港市| 松溪县| 河东区| 台安县| 滦平县| 明水县| 中卫市| 广水市| 阿瓦提县| 久治县| 汉源县| 九台市| 随州市| 大石桥市| 盱眙县| 民丰县| 荆州市| 阳春市| 阿坝县| 谢通门县| 桃园县| 贵南县| 新绛县| 老河口市| 南川市| 华容县| 石台县| 鹿邑县| 长泰县| 桃源县| 当涂县| 通化县| 宁晋县| 龙川县| 灌云县| 中山市| 清流县| 晋中市|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