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

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他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但是這個自己卻不想當(dāng)雍王長史,雍國實質(zhì)意義上的宰相。

很顯然雍國宰相的權(quán)勢並不吸引王陽明。

朱厚煌千萬懇求,王陽明才答應(yīng)下來,接任陸完的職務(wù)。這標(biāo)誌,東雍從唐寅主政,楊慎主政,陸完主政,到王陽明主政。

只是不比起之前幾位曇花一現(xiàn),從王陽明開始,雍國的每一任長史的任期都相當(dāng)長,王陽明上任,也正式表明,東雍從草創(chuàng)進入蓬勃的發(fā)展時期。

不過這只是後話。

不過即便王陽明答應(yīng)接任陸完的職位,也不能立即履行職責(zé),必須和陸完交接清楚。

正當(dāng)王陽明與陸完交接的時候。朱厚煌也開始召見戚景通與吳行之,瞭解東雍最近的情況。

“財政情況如何?”朱厚煌先見的就是吳行之,先問的就是財政問題。

“殿下,支撐過今年絕對沒有問題。”吳行之說道。“殿下從安南所得財物,臣估算有六百萬兩之多,足以支撐今年的用度,甚至明年前幾個月的用度,也足夠了。只是有很多器皿上都有龍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朱厚煌將升龍府給洗劫了一半,還有安南皇城。不管安南小皇帝到底還有多少權(quán)力,至少他的榮華富貴是一點也沒有問題。

黎氏歷代的積累之厚,讓朱厚煌這一位見慣大場面的人,也爲(wèi)之咋舌。不過,唯一讓朱厚煌感到爲(wèi)難的是從皇宮之中挑選出來的物件,多有龍紋,在大明使用是犯忌諱的。特別是朱厚煌的身份特特殊,作爲(wèi)一個王爺,很多地方更是要慎言慎行。不能有一點點差錯。

也因爲(wèi)這些龍紋的問題,朱厚煌想要變賣的話,也唯有回爐重新打造,只是如此一來,這些金銀器皿只能算金銀的本價了。這樣算來,朱厚煌可是虧大了。

朱厚煌心中一動,心中暗道:“我怎麼忘記了,有一個身份尊貴專門使用龍紋的哥哥啊。”朱厚煌立即打定主意,要將這一批器皿全部獻給正德,想來正德不會虧待他的。

“這些東西,弄不用操心了,孤要將這些東西獻給陛下。”朱厚煌說道。

“獻給陛下,這是一個好主意。”吳行之大喜過望,他當(dāng)然知道朱厚煌能有今日,就是正德在朝堂上大力支持的後果,如果沒有正德的支持,就絕對沒有現(xiàn)在的東雍,故而大力討好正德,吳行之舉雙手支持。

朱厚煌說道:“有這一大筆錢之後,東雍的財政能多久。”

“臣不知道。”吳行之默默估算一會兒,說道:“自從殿下在安南得勝歸來之後,東雍的形勢大變,至少中南各國對我雍國可以說畢恭畢敬,臣從少府知道,南洋各國都開始與我國通商,東雍已經(jīng)把持南洋貿(mào)易的要點,而我國在南洋的貿(mào)易額,也爆發(fā)出高峰,甚至即便是現(xiàn)在,還在持續(xù)走高,故而臣也估計不出來,這六百萬兩銀子,能支持多長時間,不過按這個增長速度的話,明軍秋季之後,大概能夠自給自足。”

明年秋天,第一批來到東雍的百姓,也就必須開始收穫他們的田地,也開始爲(wèi)朱厚煌貢獻力量。

東雍本地出產(chǎn)糧食之後,能極大的補充東雍的實力。

“不過,這要有一個前提。”吳行之說道:“就是殿下不能再次大規(guī)模移民,臣真得吃不消了。”

朱厚煌看著吳行之,只見吳行之雖然不過三旬的年紀(jì),但是此刻兩鬢已經(jīng)斑白了,讓朱厚煌有一點不好意思。

吳行之是朱厚煌身邊最深的幾個人之一。他也是親眼看見,吳行之從一個青澀的少年,變成現(xiàn)在的中年大叔。在東雍上面,好像速度千倍萬倍的在吳行之身上。

“怎麼辦?我請殿下下的詔書怎麼辦?”朱厚煌心中暗道。他在年初的時候,就在正德那邊討過詔書,一旦正德下令,他立即招攬各地的賤民。各地的賤民,到底有多少,朱厚煌手中並沒有詳細的統(tǒng)計。朱厚煌面對數(shù)萬戶移民,就已經(jīng)狼狽成這個樣子,如果再將這數(shù)百萬賤民轉(zhuǎn)移到東雍,朱厚煌即便是用出吃奶的力量,也安置不下來,難不成,再次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嗎?只能自打自己的臉了。

朱厚煌已經(jīng)暗地裡準(zhǔn)備將這裡的情況呈給正德,求正德網(wǎng)開一面,將這詔書延遲頒佈。

朱厚煌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吳行之還在愣愣的看著他,朱厚煌笑道:“行之,放心,明年絕對不會像今年這麼狼狽的。”

即便是吃飯,吃一口還要歇一歇。以雍國的國力的確受不了這麼大折騰了。所以明軍朱厚煌準(zhǔn)備鎮(zhèn)之以靜,苦修內(nèi)功。而不是盲目的追尋地盤丁口的壯大,而是要讓他們這些新來的人,信服這個國家,認同朱厚煌的統(tǒng)治。

朱厚煌與吳行之說過大方面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就顯得瑣碎之多了。朱厚煌看過吳行之的賬單名目上,有一道名目爲(wèi)剿滅護蠻軍經(jīng)費。

朱厚煌眉頭一皺,對吳行之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吳行之一看說道:“這件事情,臣還是略微瞭解一二,在殿下離開後不久,護蠻軍統(tǒng)領(lǐng)杜夜郎就發(fā)生的叛變,陸長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評定表了杜夜郎之亂,並且他親入東山,與山中的部落暢談一夜,說服他們下山會盟,從此之後,山中歸諸部落,山外歸我等。只是山中清冷之極,陸長史的身子骨又弱,這才生病了,一直不見好。”

朱厚煌不由的疑竇滿懷,他臨走之時,專門給陸完說過,難不成這就是陸完對自己的交代。一時間朱厚煌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朱厚煌只是想讓陸完提防杜夜郎,不要讓他弄出什麼動靜來,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句話就葬送了杜夜郎,已經(jīng)跟隨杜夜郎一行降臣全部給誅殺了。朱厚煌絕對不會相信這是巧合。

朱厚煌問道:“你知道詳細情況嗎?”

吳行之搖搖頭說道:“我不知道其中情況,如果殿下想知道,最好請戚將軍而來,戚將軍現(xiàn)在不能支持攻伐,上陣殺敵,但是東雍上任何軍隊的一草一木,都瞞不過戚將軍的眼睛。”

朱厚煌暗道:“我怎麼把他給忘記了。”

他又與吳行之說了一陣子話,對與東雍的財政問題就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

朱厚煌將吳行之打發(fā)走之後,讓人請戚景通進來。

不一會兒,戚景通進來的,只是他不是一個人進來的,而是兩個人,他身後有一個男孩,不過十歲。身子骨倒是強健的很,只是看向朱厚煌的目光有一絲怯怯的,好像看見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條龍一樣。

朱厚煌含笑道:“戚卿,這位是?”

戚景通說道:“這是犬子,戚繼光,”他邊介紹,一邊讓戚繼光向朱厚煌扣頭說道:“戚繼光見過雍王殿下。”

朱厚煌眼睛一亮,在戚繼光身上不住的轉(zhuǎn)動,好像是看到了什麼稀罕東西一樣。

對朱厚煌來說,眼前的這個戚繼光的確是一個稀罕物什,在後世戚繼光的名聲可以說如雷慣耳,而現(xiàn)在卻是一個小小的孩童。這樣強烈的反差,讓朱厚煌感覺更加強烈。

“戚繼光來了,未來的戚龍俞虎,都在我的麾下,我如果還不能建立一場?空前的功業(yè),實在是愧對戚龍俞虎的名頭。”朱厚煌笑瞇瞇的看著戚繼光,忽然一擡頭髮現(xiàn)戚景通的神色有些不對。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zhàn)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zhàn)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zhàn)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zhàn)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六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xué)院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zhàn)準(zhǔn)備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zhàn)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zhàn)事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jīng)年之後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zhàn)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十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zhǔn)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zhàn)九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jīng)年之後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zhàn)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guān)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yún)動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zhàn)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zhàn)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zhàn)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zhàn)十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zhàn)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zhàn)十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zhàn)九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zhàn)十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zhàn)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guān)門海峽之戰(zhàn)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zhàn)十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zhàn)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zhàn)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zhàn)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zhàn)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六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xué)院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zhàn)準(zhǔn)備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zhàn)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zhàn)事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jīng)年之後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zhàn)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zhàn)十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zhǔn)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zhàn)九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jīng)年之後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zhàn)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guān)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yún)動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zhàn)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zhàn)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zhàn)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zhàn)十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zhàn)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zhàn)十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zhàn)九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zhàn)十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zhàn)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guān)門海峽之戰(zhàn)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zhàn)十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高要市| 霸州市| 济南市| 茌平县| 岫岩| 革吉县| 永昌县| 延吉市| 武穴市| 巢湖市| 冀州市| 广水市| 商南县| 光山县| 山东| 凤凰县| 澄迈县| 枣庄市| 金寨县| 林芝县| 吴堡县| 昌图县| 岑巩县| 镇沅| 安溪县| 宁远县| 洱源县| 晋中市| 饶阳县| 马公市| 玛沁县| 凤山市| 喀喇沁旗| 北海市| 大足县| 耒阳市| 资阳市| 龙陵县| 佛学|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