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

亞伯奎這個時候,正好巡視城頭。也看到了朱厚煌。

朱厚煌與亞伯奎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是此刻一對眼,立即感覺對方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甚至是自己的對手。

亞伯奎倒是想派人出擊,將這個人給留下來,但是看到朱厚煌一行人都是騎著馬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亞伯奎部下人數本就不多,需要謹慎使用,再者朱厚煌都乘著馬。即便出擊,恐怕也會無功而返。

朱厚煌看看,繞著法摩沙走了板圈,依然覺得無懈可擊,即便是看也沒有什麼好看的。

朱厚煌回來的時候。

馬六甲城已經被滿刺加王的努力之下清理,無數人哭哭啼啼的離開了馬六甲城。

雖然故土難離,在暴力的驅使之下,也不敢停留。期期艾艾的,讓人看不過去。

不過朱厚煌一點沒有在乎,行軍打戰。容不得婦人之仁。朱厚煌想要攻城,就應該將大營前移,最好是駐紮在馬六甲城中。

而馬六甲城在佛郎機的統治之下,有十來年來,說不定有佛郎機人的奸細。所以爲安全起見,朱厚煌不容許這些人留下來。

甚至朱厚煌也不願意住原有的房屋。唯恐佛郎機人在房屋之中留下什麼手腳。

在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案例了。朱厚煌能做的都是謹慎。

在法摩沙城下面一兩裡地,一座大營拔地而起。汪直營就駐紮在這裡,其他營寨分列兩邊。朱厚煌雍軍主力,有四個營之多。再加上朱厚煌所帶的親衛,一共有兩萬五千上下,分做四五個營寨,將法摩沙城半包圍起來。

朱厚煌看著法摩沙城說道:“現在法摩沙城就在眼前,如何進攻大家有什麼辦法暢所欲言。”

一時間鴉雀無聲。

朱厚煌看過法摩沙城的防禦,朱厚煌麾下將士,大部分都是朱厚煌培養出來,朱厚煌自己在軍事上也不過二把刀,根本稱不上高明,所以他的學生,執行命令還行,讓他們提出什麼攻城的方案,卻是不行的。

朱厚煌都沒有辦法,他們能有什麼好辦法。

汪直想了半天,說道:“臣想了,佛郎機所選的地方,地勢很高,是不是可以斷水。”

朱厚煌一聽這個,覺得很有啓發,問道:“哦,法摩沙是如何取水?”

“似乎是取的活水。與護城河一個水源。”汪直仔細觀察過,雖然不敢肯定,但是也有幾分把握。

朱厚煌說道:“那麼我們先截斷這股活水。”

朱厚煌下定決心之後,立即開始行動。

此刻滿刺加王的重要性顯現出來。在滿刺加王的驅使之下,數萬滿刺加民夫。開始在法摩沙以北挖掘,將河道給截斷。法摩沙城的護城河是從北邊山中流下的一股活水。將這股活水改造成護城河,然後流入大海之中。

隨著數萬人動工,這一股活水緩緩的斷流了。三天之後,活水緩緩的斷絕。露出層層的淤泥出來。

不過朱厚煌觀察,這樣的舉動,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城堡之上人所有人臉上一點變化都沒有,根本沒有一點好像乾渴的樣子。

而且朱厚煌也忘記了一點,這裡是熱帶,雨水頻繁,數日之間就會下一次雨,即便是真的斷絕了水源,憑藉雨水,他們也能堅持下來。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心中暗道:“好吧,笨方面就是好方法。”

朱厚煌說道:“準備攻城。”

朱厚煌一聲令下,雍軍就在城下鋪開了。

在挖斷河道的時候,雍軍也不是什麼事情都能沒有幹著,很多攻城器械都打造的差不多了,一個個木盾被人推著上來,雍軍都隱藏在木盾後面,黑壓壓的一大片。

每一個木盾都是一輛木盾車。堅實的後木板架在木車之上,被人在後面推著。

一排木盾車就好像是一道活動的城牆。

在木盾車後面,不過數步就有人推著佛郎機炮,夾雜在人羣之中。不過隔著數排,就是火炮。

這一排就有數十門火炮,整個軍陣之中不知道有多少門火炮。

既然想要進攻,朱厚煌一出手,就用出了全力。

亞伯奎在城頭上向低下看過去,心中有幾分震撼。感受到幾分大國底蘊。

亞伯奎雖然是能征善戰,但是都是在海戰,對攻城戰,他並不是多擅長。不過他面對朱厚煌的攻勢,並不在意。因爲他相信法摩沙城的堅固。

亞伯奎說道:“所有人準備吧。”

佛郎機人全部到位了,整個法摩沙城之中的佛郎機人不過二三千人。

在亞伯奎的指揮之下全部到位,每也炮口後面都有一口佛郎機炮,每一個槍眼後面都有一名火槍兵。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等著城下的人緩緩的接近。

亞伯奎站在城頭,伸出大拇指估算距離。忽然說道:“開炮。”

“轟。”的一聲炮聲,一枚炮彈打了出來,在天空之中劃過弧線,越過盾牆砸在盾牆後面的人羣之中。

炮彈所過之處,所有人連哼都沒有來得及哼一下,就砸得四分五裂。炮彈在地面上彈起,然後在地心引力之下,再次砸了下來。

這就是然後再次砸傷人,如此反覆三次,才停止下來。

這就是火炮的反覆殺傷。

朱厚煌的手猛地抓緊,雙手青筋爆起,他做了很完全的準備了,盾牆後面的人間距很寬,但是依舊逃不過火炮的殺傷。

而且這纔是一門火炮的轟擊,如果佛郎機所有火炮轟擊,恐怕無法維持。

汪直一直在觀察朱厚煌的表情,立即說道:“殿下,要不要撤退。”

“不。”朱厚煌說道:“打下去。”

朱厚煌對於這一次攻城,並沒有什麼期望,但是卻也不允許半途而廢。東雍的士卒缺乏血戰,東雍的士卒擴軍很快,雖然訓練嚴格但是很少見血。

他們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朱厚煌自己都心裡沒底。

雖然知道這城池難攻,但是不攻一下,朱厚煌心中實在按捺不下。既然決定攻城,朱厚煌就不允許半途而廢,他總要試探一下這城池的承受能力吧。

亞伯奎的命令,因爲炮彈是有數的,不允許速射要瞄準再射擊。所有佛郎機火炮發射的頻率有些慢,但是很有節奏感,一枚枚炮彈都砸在人羣之中,還有一些砸在盾車之上。

在軍陣之中留下了不少屍體。

不過很快,雍軍就不會只捱打不還手。

盾車忽然裂開,數十門火炮推出來。

雍軍炮兵在佛郎機炮兵的射程之內,所以他們一有機會就拼命的射擊,不過一口氣功夫,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枚炮彈發射出去了。

一枚枚炮彈砸在城牆之上。但是青石城牆堅固之極,佛郎機這樣口徑的火炮根本無法轟開,哪怕是一點點。

似乎佛郎機人根本沒有在意,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一點一點的向下面轟擊。

雙方對射,雍軍吃虧很大。

朱厚煌看到這樣樣子,知道不用再打下去了。

因爲沒有效果,如果不壓制對方的炮火,根本無法攻城,而東雍的火炮數量雖然多,但是並沒有能砸開城牆的大炮。

這樣下去,不過是白白的消耗士卒的性命而已。

“撤軍吧。”朱厚煌長嘆一聲,他轉身離開了。叮叮噹噹的鳴金之聲。所以在佛郎機火炮下面掙扎的士卒如蒙大赦。立即後隊轉成前隊。不過這些木盾全部遺留在戰場之上,不過火炮卻帶回來了。

不過一次試探進攻而已,雍軍承受了數輪火炮的轟擊,傷亡不少。

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六章 不服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
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六章 不服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贵定县| 宝鸡市| 澄江县| 册亨县| 涡阳县| 沙湾县| 偃师市| 南陵县| 定西市| 民权县| 江山市| 思茅市| 磴口县| 石首市| 定结县| 阳原县| 汨罗市| 满城县| 界首市| 栖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岳普湖县| 广德县| 石首市| 霞浦县| 连云港市| 盈江县| 晋城| 乳山市| 获嘉县| 鄢陵县| 调兵山市| 绥芬河市| 鄂伦春自治旗| 阳谷县| 南宁市| 台前县| 如东县| 台安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