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

俞大猷瞭解這些消息之後,將這些繡衣衛打發下去休息。

就讓舊港使者來了。

“拜見大人。”施世安帶著大漢一起來道。施世安給俞大猷介紹道:“這位是鄭佛奴是,舊港千戶。”

鄭佛奴說道:“小的拜見俞將軍。”

鄭佛奴這個名字,很有特色,這一帶從三佛齊時代都是佛教的領地,但是佛教的衰弱,回回教的興起,大部分地方都從佛教的地域變成了回回教的地域了。而舊港是漢人的地域,佛教還是挺興旺的。

不得不這一場戰爭,不僅僅是一場爭奪利益的戰爭,也是一場宗教戰爭。

俞大猷說道:“舊港城之中,到底是怎麼情況,還能堅持多久?”

鄭佛奴說道:“城中糧食充足,也有足夠的士卒,淡目國根本不大精通攻城技能。他們頓兵于堅城之下,城中還可爲維持,只是希望大人早發援軍。”

俞大猷說道:“明日休息一日,後日大軍渡河。”

俞大猷查清楚對方的底細,覺得憑藉他手中的火器優勢,很容易打敗對手,也就不再多說什麼,立即公佈出計劃。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首先進攻的並不是他們,而是淡目國一方。

淡目國的海軍攻擊東雍的水師。

穆西河是相當寬闊的河流,在後世能直接行駛萬噸巨輪,這個時代,讓海船打一場內河大戰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二日一早,俞大猷就聽到了警報之聲。

看見打著三角帆的阿拉伯船隻與東雍的船隻在一起混戰。

這一支東雍水師的主帥是魏瑞舟。

說起來魏瑞舟也算是東雍水師之中資格比較老的人。只是因爲好幾次戰鬥之中表現不好,一直在原地沒有什麼動靜,這一次從呂宋抽調過來參加這一場戰鬥,被他視爲是他的機會,否則再沒有什麼新功勞,他就可在呂宋待到老死了。

“轟。”火炮之聲響起。

由於銅火炮都被安排在主力戰艦之上了,所有魏瑞舟所部都是以佛郎機火炮爲主,在炮聲上,聽上去沒有銅火炮那麼響,但是速度很快,炮聲幾乎連成一片了。

不過,穆西河畢竟是一條河。雖然魏瑞舟的船隻比起主力艦隊的都畢竟小,但那要看與誰比了,與淡目國的船相比,魏瑞舟的船算是比較大了。

再加上火炮的優勢,這一場戰鬥並沒有延續多長時間,整整一個上午過去,魏瑞舟就得到徹底的勝利,不僅僅擊沉了十幾艘戰船,而且俘獲了十幾艘戰船。

俞大猷看到這些戰船,心中一動,就問魏瑞舟說道:“這些船隻可以搭建浮橋嗎?”

魏瑞舟倒是沒有往這邊想,不過搭建浮橋本身就沒有什麼難度,他說道:“這些船隻用來搭建浮橋倒也簡單,不過這船不大夠。”

俞大猷說道:“不如從魏大人的船隊之中抽出幾艘船出來用?”

“萬萬不可。”魏瑞舟說道:“水師船隻都有定數,萬萬不可折損的。”

每一個雍軍將領都擔負著爲自己部隊爭取資源的責任,比如俞大猷,他就會想方設法從樞密院之中,多撥給自己一些並且。

雍軍水師將領也是這樣的。不過對於雍軍水師的命-根子,就是船。有船纔有水師,沒有船要什麼水師啊?

所以每一個水師將領都不會答應。

俞大猷本想再勸一勸,但是一看見魏瑞舟的決然的表情,知道改變不了魏瑞舟的表情一樣。

“大人。我知道哪裡有船。”施世安說道。

“哦?”俞大猷問道:“什麼地方有船,都是一些什麼樣的船?”

施世安說道:“淡目國軍隊來的太快太急了。舊港很多的船隻根本來不及隱藏,就百淡目國給燒了。剩下的船隻都分散隱藏在沼澤之中。這部分船隻是可以找出來的。”

“好,這些船隻找過來,就記施家一大功勞。”俞大猷說道。

施世安說道:“多謝將軍。”

第二天一早,施世安與鄭佛奴一起出去找船了。而大部隊卻不會等他的。

在一聲聲炮火之中,雍軍開始渡河了。

首先是魏瑞舟先行出手,將對岸一處用散彈給洗了一遍。

這個地方是施世安提供的,只需要簡簡單單的處理一下,就能變成了一個港口。有了施家這個地頭蛇的情報。渡河輕輕鬆鬆的完成了。

雖然這個地方也有人把守,但是被雍軍輕輕鬆鬆的給擊破了。

不過,牽一髮而動全身。

雍軍剛剛登陸,趁著他們立足未穩。淡目士卒就衝了過來。

“啪啪啪”的排槍之聲,一輪輪的打下去,這些淡目士卒再怎麼兇猛,就好像是海狼拍擊礁石一樣,礁石巋然不動,但是海浪全部蹦碎。

“殺。”汪勇說道。

汪勇是汪直本家兄弟,汪家當初在朱厚煌剛剛在東雍立足的時候,舉族投靠,搖身一變成爲了官宦人家了。

雖然汪家因爲資質底蘊的問題,大部分汪家人都是東雍下層廝混,而汪勇在軍中,但因爲避嫌的原因,一直沒有在汪直麾下當官,

這一才大戰爆發的如此倉促,讓汪直吃了大虧,本來等了好多年的大戰要來了。結果他要調走了。

汪勇身先士卒,第一個衝了過去,身後大士卒衝了下來,並不多。大約有四五百人之多。

這些人倒也犀利之極。

這是東雍一個營之中配給的純肉搏士卒。本來汪勇覺得這將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不過,現實卻教育了汪勇。

這些士卒明明被火槍將他們打成重傷,大批大批士卒死在火槍之下。這個情況之下,不管是怎麼樣的人,也應該士氣低落,一衝便崩潰。

但是情況與他所想的完全不同,根本不一樣。

雖然大批大批士卒死亡,但剩下的士卒卻依舊拼死做戰,將遍地的屍體當成無物。一個個喊著聖戰的口號,死戰不對。

雖然東雍軍隊的訓練比一般軍隊的強度都很大。所以即便是肉搏兵種,彼此之間合作無間,對抗一般軍隊,再加上精良的裝備,以一敵十有一點誇張,但是以一敵三,以一敵五,卻有常有的事情。

今天的情況卻有一點詭異。

這些身上只有一層白紗,手中僅僅握著一柄彎刀的士卒,戰鬥力並不強大,特別是彎刀,這種武器,在馬上作戰的時候,用用還可以,步戰就不便的很。

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強,不過幾個呼吸之間,就被殺敗了,但是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後退,每一個都抱著同歸於盡的打法,來打擊對手。

但是雍軍士卒可不想死,特別是一場幾乎必勝的戰役,卻投進自己的性命,根本不值得。

對方這種不怕死的打法,居然維持住了不敗的規模。

一陣陣密集的腳步聲從後面傳來。

一排排士卒已經站好了。

“所有雍軍士卒爬在地上。”不值得誰在後面一聲大喊道。

汪勇一聽就值得什麼怎麼回事,整個人撲到地面之上,只覺得趴的太快了一點,渾身上下都摔得生疼生疼的。

不過很快,汪勇就不在乎這分疼痛了。

“啪啪啪。”是排槍的聲音,這排槍就在他身後不遠之處,所有沒有趴在地面之上的人,不管是雍軍,還是淡目軍,全部籠罩在排槍之下。

排槍之下,幾乎沒有沒有生還。

不過,雍軍素質不要懷疑,幾乎所有士卒都趴在地面之上,除卻少數幾個正與敵人打得難解難分的士卒之外,幾乎沒有更多的傷亡。

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
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尔山市| 宽城| 灵丘县| 富平县| 蓝田县| 大方县| 普陀区| 沂源县| 抚宁县| 江孜县| 惠安县| 涞源县| 射洪县| 抚顺市| 南江县| 玉龙| 怀化市| 溧阳市| 志丹县| 保定市| 大足县| 澎湖县| 霍城县| 长兴县| 布拖县| 琼结县| 樟树市| 徐汇区| 崇仁县| 田东县| 万宁市| 弥渡县| 修文县| 金川县| 黎城县| 静海县| 搜索| 绥芬河市| 清新县| 东兰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