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

“俞將軍,金洲戰事,就交給你負責了?!敝旌窕驼f道。

以朱厚煌的本意,他想出徵金洲。

但是被很多人連續勸諫,只好放棄這個心思,畢竟東雍水師主力半殘,剩下的只是之前的福船艦隊,或許有些戰鬥力,但是遠遠比不上東雍型戰艦,一旦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比如佛郎機水師力量大增,朱厚煌很可能就被隔絕在金洲了。

如果俞大猷隔絕在金洲,那是沒有任何問題。

這一次出兵,兩營雍軍,兩營安南軍,再加上輜重民夫,大約有三萬之衆,即便是兩地隔絕,俞大猷也能在金洲好好的活下來。並且站穩腳跟,等待接應。

但是朱厚煌就不一樣。

朱厚煌是一國之主,他要隔絕在外,失去了對南都乃至東雍的消息,很可能有別的失去發生。

政治是最黑暗的。最好永遠不要給一些人機會,即便是信任他們。

俞大猷說道:“臣此去定然解舊港之圍,並將舊港納入版圖之中?!?

朱厚煌對俞大猷的還是比較信任的,俞大猷雖然年紀輕輕的,但已經是朱厚煌麾下的第一戰將。對付區區淡目國,或者亞齊國這些蠻夷,應該沒有問題的。

不過,他有一點擔心,俞大猷能不能處理了這舊港的政事。其中的分寸拿捏,他既要根除施家的影響力,又要將團結當地華人勢力,儘快安堵。讓舊港爲雍國提供力量。

只是朱厚煌夾帶裡面人才,還是不多啊。

這一次跟著俞大猷過去的,還是阮潤臣。不是因爲別的,就是阮潤臣與俞大猷配合的好。

“嗚---”出兵的號角之聲響起,在耳邊來回的遊蕩。

俞大猷登上了船隻,跟著俞大猷登上船隻的還有一個雍軍營,一個安南營。

其實這一次出征,並不是全部從馬六甲出發的。

因爲單單從海程上來看,從南都出發,要比從馬六甲出發距離短的多,不過,一來馬六甲囤積重兵,而且滿刺加大敗,國王身死,馬六甲不需要再囤積這麼多士卒了,所以從這裡抽調士卒最好不過了。

二來就是朱厚煌在這裡。

而且這一次出征,雖然是以救援舊港爲口號,其實上,是東雍涉入金洲事務的開端,所以,不僅僅是要解圍金洲那麼簡單。

俞大猷一路上要在好幾個地方,設立簡單的營地,並且留下足夠的一些士卒鎮守。

建立起東雍在金洲的統治網絡。

不過,一兩日的功夫,大軍在沿著穆西河北上。

摩西河兩岸都是大片大片的沼澤溼地。

來到了舊港附近,纔看見了平整的土地。

不過,同時也看見了,淡目國的軍隊。

淡目國將舊港城團團圍住,也不是沒有防禦從海上來的敵軍,特別是羅軒還被他們看壓在營地之中。

他們要是不防範,就是一個傻瓜了。

“俞將軍?!笔┦腊残卸Y道。

施世安作爲嚮導與大軍一起來了。

俞大猷說道:“施公子免禮?!?

俞大猷知道,施家如果真得將舊港一帶獻給雍王,將來施家定然在東雍有一席之地,所以俞大猷也帶著幾分客氣,爲了將來結一個善緣。

“施公子,眼前的陣勢,恐怕一時間攻上河岸,比較困難,我希望附近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施公子有什麼意見嗎?”

卻見穆西河東岸,無數淡目國的士卒,密密麻麻的守在岸邊,一排一排的長矛,好像樹林一樣,聳立著。

雖然在俞大猷看來,這樣的防守並不是太難突破的,但是他卻不願意,就這樣進攻。

無他,遠道而來,連一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就開戰嗎?

雖然東雍海上運兵,次數很多,似乎每一個東雍士卒都很適應這樣的情況,但是,讓他下船之後,立即作戰,在俞大猷看來,還是有一點過分了。

俞大猷只是匆匆一看,就判斷出兩點。

第一,對方火器並不多。第二,連盔甲都很少。

火器很少,很正常,在全世界範圍之內,火器還屬於高科技,像大明這樣普及火器的國家,在很多人眼中才不正常的。

至於鐵甲比較少,卻是氣候的問題了。

這裡的氣候炎熱之極,有多雨潮溼,鐵器很容易生鏽。所以鐵甲什麼都比較少。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所以俞大猷覺得這一戰勝券在握。不過,他雖然年紀輕,但也是打老仗的人,當然知道,越是勝券在握,越是要注意,小心陰溝裡面翻船了。

施世安說道:“俞將軍,在西岸有一片土地可以安營紮寨?!?

“哦。施公子可算是解除了我的燃眉之急了。”俞大猷說道:“就勞煩公子指引一二了?!?

施世安說道:“敢不承命?!?

舊港這個地方,很特殊,舊港往北,全部都是沼澤地,而舊港以南,雖然有大片的實地,但又變成了原始森林了。

就危險來說,雙方根本就不相上下。

施世安雖然著急,但依舊引領船隊在一處河岸下錨,正如施世安所言,這一帶是一小塊平原,地面結實無比,即便打仗也可以的。

俞大猷當晚就在此處安營紮寨。

安營紮寨之後,不斷有消息傳來,比如依舊在這裡潛伏很長時間的繡衣衛,還有舊港城之中的使者。

“家裡面到底怎麼樣了?”施世安問道。

他臉色平靜之極,根本不像在朱厚煌面前,恨不得哭死的樣子。

“少爺。”一個大漢說道。這個大漢身上,還有好幾處傷勢,說道:“家裡還好,糧食還夠用,只是家裡已經有瘟疫發生了,如果時間再長一段,恐怕就控制不住了,希望少爺讓東雍趕快發兵。”

瘟疫讓很多人談之色變,施世安也是如此。

舊港這一帶本來就是熱帶,熱帶本身就有傳染病多發地區,更不要在戰爭之中,爆發瘟疫根本就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比起在外圍圍城的淡目國一方,數萬人憋屈在一座小小的城池之中,瘟疫爆發的機率更高一點。

施世安說道:“這個消息萬萬不能告訴任何,記住萬萬不能。”

施世安害怕,害怕瘟疫消息傳出去,讓俞大猷害怕了,推遲救援。

“是。”大漢說道:“等一會兒,見了俞將軍,說什麼?”

施世安說道:“什麼也不用說。聽我的便是來了?!?

就在不遠之處,俞大猷的帳篷之中。

幾個繡衣衛正在向俞大猷彙報情況。

“情況怎麼樣?淡目國在舊港有多少士卒?”俞大猷問道。

“將軍,淡目國在舊港城外總共數座大營。每一個大營大概有一萬多一萬五千人的規模。”一名繡衣衛說道:“因爲前一段時間,水師在穆西河口的擊沉淡目國的船隻,讓淡目國與此地的聯繫中斷。所以淡目國提高了警惕,並建立起好幾個倉庫。分別囤積軍糧。”

“戰鬥力?。俊庇岽箝鄦柕溃骸澳銈冊囘^嗎?”

“我們曾經伏擊過一隊士卒,他們戰鬥力並不高,兵器也不大好,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關注,就是他的戰鬥意志。他們戰鬥意志非常高,我們很輕易打敗他們,但是幾乎上抓不住俘虜,抵擋不住的情況下,他們寧肯自殺?!?

“寧可自殺?”俞大猷說道。

俞大猷打仗打多了,他還真沒有見過多少,寧可自殺也不投降,即便是東雍最精銳的士卒,到了絕境之中,也未必會寧死不降。

僅僅從這一點上,俞大猷就要對淡目國軍隊的評價高上好幾分。

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
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襄汾县| 广元市| 芦山县| 寻乌县| 禄劝| 东莞市| 中阳县| 蕉岭县| 山丹县| 阜阳市| 蚌埠市| 桂平市| 杭锦旗| 儋州市| 教育| 驻马店市| 磐安县| 龙南县| 铜陵市| 祁门县| 渑池县| 岳阳市| 儋州市| 蓝山县| 耒阳市| 庆云县| 隆回县| 奉新县| 当阳市| 松滋市| 双城市| 内乡县| 巨鹿县| 彰化市| 昌平区| 石嘴山市| 宝坻区| 绿春县| 桐城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