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個時間,這個是地點,這個距離。根本安排其他戰術的可能性,有的只是衝過去,衝上去,將對面的所有人給殺掉。

在這裡,所有的智慧都褪色,所剩下的只有力量,野獸一般的戰鬥力,纔是最重要的。

也唯有這個時候,才能發現一員猛將的戰鬥力是多麼厲害。

而朱厚煌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他大大低估了了李良欽的戰鬥力。

或許這個人的名聲沒有流傳於後世,但是他的實力,卻一點也不遜色於能留名史策的猛將。

李良欽大步上前,幾步下去,數丈距離就從他的腳下一掠而過,好像是撲出的一頭猛虎一般,長槍陡然向前一刺,這一刺顯露出的功力十足。

好像是一牀弩射出來的箭矢一般,李良欽這一槍對準開門的人,狠狠的撞了過去。

長槍透過第一個人的胸膛,絲毫沒有一點停留的意思,連捅翻了四五個人。

李良欽雙手抓住了了槍尾,暴喝一聲,一槍橫掃,好像是長槍上的屍體不存在一樣,串著四五具屍體的長槍,根本不像是長槍,反而像是一柄大錘,大錘高高的掄起來,一下子將城門附近十幾個人給硬生生的砸了出去。

李良欽順著長槍力道,將長槍上串起來的屍體,全部給甩了出去,好像是投石機砸出來一樣,又打翻了好幾個人。

幾乎在轉瞬之間,李良欽已經將城門之前,清空了好大一片。

此刻的李良欽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看到此刻的李良欽,這才能明白,歷史上的猛將們在戰場之上,是怎麼讓敵人喪膽。

李良欽從懷裡面掏出一張手帕,順著長槍的槍刃,擦了下去,直到槍尾。一路擦拭下來,本來一張素淨的手帕,最後變成一張血紅色的手帕。他一邊擦,一邊說道:“殿下,這裡交給我了,關上城門?!?

朱厚煌一時間愣住了。

關上城門會是一個什麼結果,他怎麼能不知道?。?

雙拳難敵四手,不管李良欽多麼厲害,他畢竟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人。在城們之外,被大軍圍攻,是絕對不會有生還的可能的。

朱厚煌還沒有下決心,但是對面的寧王軍已經替朱厚煌下定決心了。

他們剛剛被李良欽突如其來的一擊,給嚇到了,此刻聽這邊商議怎麼關城門。他們立即知道,絕對不能讓他們關住城門。佔據如此大的優勢,最後被對方再次將城門關住了,他們回去絕對不好交差,甚至會死於軍法。

從水路上突襲,是劉養正想出來的必殺,所以,在人選上,也是精挑細選的,比如這一批人,一個個都是好手,很多人都是寧王世代養的家將,其他方面的能力不好說,但是在武力與忠誠之上,絕對值得信任。

不值得誰先喊了一聲,說道:“殺了他,不能讓他們關上城門。”

寧王軍大聲呼喊的,不值得是爲自己壯膽,還是用來恐嚇別人,拼命的向前衝上去。

李良欽面對這麼多人的進攻,不退反進,只見李良欽一根長槍好像是蛟龍一般,一槍將一個人給挑飛開來,重重的砸在外面,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就挑飛十幾個人了。

“殿下速做決斷。”李良欽的聲音透過重重的槍影傳到朱厚煌的耳朵裡面。

朱厚煌從身後看過去,李良欽長槍覆蓋範圍極大,正好將衝向城門的道路給封的死死的。他看不見李良欽的表情,只能看見李良欽持槍的手,沒有一絲的顫抖。

“關門?!敝旌窕托厍捌鸱欢?,好像是風箱一樣。

吱吱呀呀的聲音之中,南門的大門被一點點的關住了。

朱厚煌的看向李良欽背影的視線,被大門遮擋住,慢慢的變成了一線,過了一會兒,連一線都沒有了。

朱厚煌大聲說道:“留下十個人,將城門給堵死,其他的人跟我上城?!?

朱厚煌提起寶劍,忽然覺得輕飄飄的,隨手將長劍扔在地上。從地面上撿起一柄雁翎刀。他雖然一直配有長劍,但是這都是文人劍,在戰場上根本沒有什麼用處,交戰不過幾合。就能折斷。不過朱厚煌也知道,他佩劍,不過是用來裝飾武勇的,真正讓他上戰場的時候,就已經到了最危機的關頭了。

可見現在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朱厚煌從後面登上城頭的時候,城樓上已經殺成了一團。

無數人都在拼命揮舞著兵器。而地面之上,有這無數具屍體。幾乎是所有人都在屍體上戰鬥。

“殺?!敝旌窕兔偷匦n了出去,雁翎刀在陽光之下,一閃而過,瞬間沒入寧軍的胸膛。鮮血從他背後噴涌而出,瞬間將朱厚煌的臉上染紅了。

朱厚煌的眼睛之中也飛濺進去一些血液。他感覺到,整個世界一下子變成了血紅之色。他心中好像一有一根弦給硬生生崩斷了。

朱厚煌張開大嘴,好像宣泄一樣大聲呼喊,手中的雁翎刀,用力大砍大殺,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被人圍攻。

李良欽雖然留在下面了,但是朱厚煌身邊並不是沒有人了。

朱厚煌的親衛,就在他的左右,用盾牌和長刀,將攻擊朱厚煌的刀劍全部給擋下來了。

朱厚煌一直以來,雖然養尊處優,但是從來沒有忘記過鍛鍊自己,也許是被正德教訓了一頓,才覺醒的意志。他雖然沒有怎麼見過血,但是底子還在,此刻大殺起來,還真有幾分勇力。

他雖然好像是失去了理智,但是內心深處還是非常清醒的,他衝殺的路線,是一條直線,直接向城門上面上過去。

不一會兒,就將城門最上方給清空了。

朱厚煌來到城門上方,向下面一看,卻看見下面都是黑壓壓的人羣,無數刀兵向上豎起來,在陽光之下,波光粼粼的,好像是一片刀山。

這些人都向城門處殺了過去,城門最下面一個人一根長槍上下飛舞,朱厚煌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搶法。

這槍法淋漓,精緻之極,從來不多用一點力氣,每一個人都是一槍,大多數人根本就是槍尖一挑,挑斷了大動脈,失血過多而死。

在古代,戰鬥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力氣活。所以在戰場之上,每一份力氣都是十分重要的。李良欽不知道他能支撐多長時間,也不知道他能支撐多久,但是能支撐多長時間,就支撐多長時間,直到死亡。

所以,他每一分力氣都要精打細算。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也有一點吃不住力了,要知道,殺人也是一件力氣活,每一個被殺的人都會拼命的反抗。即便是他再怎麼節省體力,但是在這麼多人的圍殺之下,也不是毫髮無損的。

他身上已經有不知道多少到傷口了,他已經很小心的讓所有傷口都落在不重要的地方,但是他控制不住他的鮮血向外面流,甚至連包紮一下的時間也沒有。

李良欽心中暗暗估計:“我還能支撐多長時間?”他心中也沒有底,因爲越是激烈的戰鬥,鮮血流失的越快,他已經感覺手腳微微發涼。

“這樣再流血下去,最多一刻鐘?!边@是李良欽對自己身體最好的估計。在這個時候李良欽卻沒有感受到一絲懊悔。反而感到一絲興奮。他從小三寒三暑的修煉,似乎就是爲了這一瞬間的綻放,武人的最終歸宿,都是戰場之上,而不是牀榻之間。

“李卿後退?!币粋€聲音忽然在上面響起。

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
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隆林| 酒泉市| 涿鹿县| 海淀区| 东乡族自治县| 沽源县| 旬阳县| 田东县| 龙山县| 东海县| 双流县| 湟中县| 介休市| 华亭县| 专栏| 宜春市| 贵南县| 玉田县| 承德市| 交城县| 麻栗坡县| 新邵县| 华池县| 丹巴县| 永仁县| 阿勒泰市| 镇赉县| 法库县| 铁岭市| 江源县| 平乡县| 基隆市| 彩票| 隆昌县| 始兴县| 师宗县| 左权县| 来宾市| 洛阳市|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