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

沒有沒用的兵種。任何兵種都要因地制宜。

其實雍軍也沒有多少象兵,此刻衝過來的象兵之前,也不是象兵。

清化對前線運輸主力,並不是馬車,而是民夫,不過也有一些大象,這些大象不過是用來運貨的而已。不過被俞大猷發現之後,立即開發出嶄新的用途,那就是將士卒運上戰場。泥濘的道路並能阻擋大象,在這樣的地貌下,大象的速度遠遠超過了。

所以雍軍纔會來的這麼快。

不過雍軍從清化軍那邊弄來的大象其實並不多,不過幾百頭而已。

每一個大象身上儘量多裝人,總共也不過兩千多人而已。

兩千多人對六萬多人,根本是瘋子的狂想。

至於讓大象衝陣,那更是想都不要想了。先不說這些沒有訓練過的大象,會不會再衝陣過程之中被趕回來衝撞自己。單單是在大象身上如何攻擊下面的人,就是一個問題。

如果用冷兵器,簡直刀劍都不行,太短,弓箭雖然可以,但是雍軍手中現在沒有多少能用的弓了。不得不說安南的天氣對弓弦的傷害太大,即便是日日保養,這些弓弦也都慢慢的變得鬆軟起來,都廢了。這也是爲什麼安南對火器很是執著的原因,至於在大象身上用火器,將大象擋成移動炮臺用。這些沒有訓練過的大象肯定先將他們給甩下來。只能用長槍往下面捅了。

效率太低了。他們也沒有訓練過,很容易捅人不成,反而大象身上掉下來了。

所以率領這一次突擊的俞大猷決定,用步戰決定勝負。

俞大猷在莫軍軍陣之前數百步外下了大象,隨即列陣。這些人都是俞大猷本部刀鋒營的士卒,很快一個小方陣就在俞大猷面前了。俞大猷將大象全部打發走,讓他們在象奴的駕馭之下回去,因爲還有下一批人等著他們運輸的。

俞大猷振臂一呼道:“兄弟們。刀鋒營爲殿下做看中的東雍第一營,今日面對十萬大軍,你們怕了嗎?”

兵爲將膽,將爲兵膽。俞大猷的氣質深深滲透進了刀鋒營之中,而在這裡的就是半個刀鋒營,雖然他們將大部分火器都留在後面了,都是身穿鐵甲,腰間綁著一個個鐵疙瘩。這些鐵疙瘩就是手-榴彈。這些都用燧石引火的,雖然不知道在安南潮溼的天氣之中,發火率有多少,但是保證他們不都是沒有沒用的鐵疙瘩。也是他們這一次大破敵軍的依仗。

“不怕。”

俞大猷抽出舉起手中的長槍說道:“老規矩,我在前,兄弟們跟著我殺。”

“殺。”

俞大猷大步向前,衝殺過來。

俞大猷纔不是逞一勇之夫,他看得分明,莫軍雖然人數衆多,但是他們的人並沒有聚集在一起,而是如同一條長蛇一樣,寧平與南定這一條大道蔓延開來,俞大猷現在面對的是莫登庸的本陣,不過不足萬人而已。

二千對六萬,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如果兩千對數千,俞大猷願意挑戰一下。而已俞大猷的眼睛很毒。他只是匆匆一眼就看出來,對面的莫軍不在狀態。

俞大猷說他的刀鋒營是東雍第一營,汪直,吳明或許會不高興。但是如果俞大猷說自己的營是東雍戰力第二,他們也不敢自稱自己是第一。

俞大猷刀鋒營是老營頭,早已嚴苛修煉一兩年了,不管是戰鬥技巧,還是軍心士氣都是一等一的,雖然這一次的瘟疫對士氣打擊很大,不過因爲朱厚煌對雍軍的嚴苛要求,瘟疫在雍軍之中蔓延的並不算太厲害,再加上薛神醫的到來,大批士卒都被醫治好,雖然也有很多人死了。

但是這個年頭,人命並不金貴。軍心士氣都有所恢復。此刻就發揮出他們絕對的戰鬥力。

刀鋒營大步狂奔,但是還保持著完整的陣型,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鋒矢陣,俞大猷就是鋒矢所在。

對於莫登庸來說,俞大猷來的太快了,簡直是太快。他幾乎絲毫喘息的機會都不給他們。來不及眨眼,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當”一聲,兩柄鐵器重重相擊,一柄長刀被硬生生的挑飛。俞大猷完全掩飾了一個高手在軍中之中該如何發揮。

猛將之所以被稱爲萬人敵,並不是真有人能以一敵萬。即便是項羽也是如此,否則項羽在烏江的時候,面對的漢騎兵,也是獨殺騎兵數百人,就已經身負數十創了。如果讓俞大猷處於項王的處境,他不會被項王做的更好了。但是並不是說猛將就沒有用了。

猛將就要用在這個時候,以猛將的戰鬥力破壞敵軍的陣型,讓後面的士卒一舉攻上。如果發揮好了,一個人就能扭轉戰場的局面,故而被稱爲萬人敵,不是一人能敵萬人,而是在戰場之上,一個人能發揮出一萬人的作用,就如現在。

俞大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破敵陣,本來完整的陣型立即被破壞的支離破碎。雍軍大舉殺入。

莫登庸傖啷一聲拔出腰間的長劍,隨即覺得這長劍太輕了,一把扔在地面之上,從一邊拿出一柄長刀大喝一聲,說道:“後退一步者死。”

莫登庸走在最後面,就有斷後的心思,也有斷後的準備,這一支軍隊,是莫軍剩餘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了,是莫登庸的親衛部隊,而莫登庸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雖然這些年莫登庸養尊處優,但是當初莫登庸也是從戰場上一步步殺上來,得到穆翼皇帝的看中,纔有今日的前程。

莫登庸見形式危機,也顧不得別的,立即拎起長刀來督戰。

莫登庸在軍中還是有威望的,雖然比不得朱厚煌在雍軍之中的威望。但是他親自在後面壓陣,即便是前方打的很苦,也沒有誰敢逃跑。

一時間雙方的陣型犬牙參差,陷入苦戰之中了。

俞大猷雖然衝殺在戰場最核心,但是還沒有失去身爲一個將領對戰場敏銳的感知。

俞大猷從莫軍抵抗的力度上感到了莫軍的堅韌,以及自己部下的力不從心。

畢竟,不是每一個都是俞大猷,可以乘坐大象狂奔數十里,然後連喘息都不用,立即投入戰鬥之中。大象雖然平穩,但是對於從來沒有做過大象的士卒來說,也是一種折磨。而且人數也是優勢,雖然莫軍的戰鬥比不過刀鋒營,刀鋒營在俞大猷的帶領之下,頗有一種攻無不克的感覺。但是人數上,刀鋒營的確不佔憂。

莫軍只有發揮人數優勢,硬生生的與刀鋒營耗,刀鋒營是耗不過莫登庸的。

“是時候了。”俞大猷想道。他大聲呼喊道:“後面手-榴彈。扔。”

“是。”俞大猷身後一些人,他們紛紛將腰間的鐵疙瘩拿摘下來,使勁一拉,一股白煙從鐵疙瘩裡面冒出來,這些鐵疙瘩都是也個鐵球上面帶著一個竹製的手柄,引線就在手柄裡面。這些人立即將冒煙的手-榴彈從俞大猷頭上扔了過去。

這些手榴-彈威力不強的,但是非常沉重,以這些士卒的手臂上的力量也扔不遠,最大幾十步而已,不過這已經足夠了,因爲這個時候雙方都已經糾纏在一起了。扔出數十步,中間就隔了好幾十個人了。

“轟。”的一聲,手榴-彈在人羣之中爆炸開來。手榴-彈的殺傷力並不大,火藥的力量只不過將手榴-彈崩成數片,一枚手-榴彈殺傷不超過十人。

不過這就足夠了。

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
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建德市| 盐亭县| 汾西县| 浪卡子县| 凌云县| 丽水市| 鹤庆县| 体育| 双桥区| 五原县| 吴旗县| 永丰县| 子长县| 桦甸市| 巧家县| 肃北| 鄂伦春自治旗| 邢台市| 崇阳县| 托克逊县| 鄂尔多斯市| 米易县| 本溪市| 武陟县| 荔波县| 二手房| 鄂伦春自治旗| 鄱阳县| 旌德县| 溧阳市| 同德县| 阳泉市| 鹤庆县| 宁安市| 麻栗坡县| 理塘县| 驻马店市| 塔城市| 高州市|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