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

莫登庸自然是萬萬不想聽到的。他立即命令下去,擂鼓擂鼓。

“咚咚”急促的鼓聲響起來。不是一個地方響起來,而是從高臺上的兩面戰鼓之外,整個莫軍陣營之中所有的戰鼓全部響起來。

一時間所有人只能聽見驚天動地的鼓聲,聽不到其他聲音了。連在城頭喊話的人都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了。

莫登庸見鼓聲壓制住城頭上的聲音,乾脆一揮手。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雙方列陣而戰的距離相對的於城牆都遠了一些。

大約在城牆外數百步,不過,雍軍比較靠近的城牆,想發揮出倚城而戰的優勢。

但是莫登庸不是傻瓜,他纔不會那麼靠近城牆的,他北邊的城牆,就是被皇宮控制的城牆。

升龍府的皇城在西南角,西南角的城牆都被莫軍控制著。

城下雙方還沒有正是接戰。

朱厚煌就聽見城中一聲爆鳴,是火藥武器爆炸的聲音。朱厚煌知道城中也開始戰鬥了。不過立即將這個想法拋到腦後。因爲他沒有時間去問城內情況如何。

就在敵人大舉衝上來的時候,朱厚煌這邊也在忙碌著。

在一排長槍兵的後面。很多人在忙碌著,一輛輛炮車剛剛停了下來,此刻正在想辦法固定火炮。

火炮並不是說一上來就能發射的,必須固定好才能發射,否則一炮射出,炮彈先不知道打到什麼地方了,炮身向後蕩去,如果撞到了人,簡直是有死無生。

一羣人在忙活著,將炮車固定在地面之上。

此刻的前陣指揮是俞大猷,而朱厚煌將吳明調到了自己身邊,這樣做的意圖,就是將整個戰陣的交付給俞大猷來指揮了。

俞大猷站在兩軍陣前,他前面再也沒有任何,只能看見正在緩慢走過來的敵軍。安南連年戰亂,而且莫軍剛剛南征回來,衣著打扮多是暗色調,讓人看了,有一種壓抑的感覺。

俞大猷默默的計算著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到了百步左右,俞大猷一聲令下道:“撤。”

陣前撤軍,是極其考驗將軍能力,與士卒的素質的行動。如果軍隊素質不行,萬萬不能採取這樣的行動,只會撤軍不成,變成了潰逃。

莫軍見到,雍軍居然撤退了,陣前指揮官下意思下了決定,這是一個機會,追。

隊形頓時散開,隨著一聲令下,莫軍狂潮一般衝了過來。

俞大猷臉色冷冷的站在原地。看著敵人衝過來,根本沒有動,但是他身後的士卒已經整整的撤退了幾十步,幾乎將俞大猷留敵人面前。

俞大猷感覺差不多了,立即大步回去,一邊向回跑,一邊下令道:“開炮。”

其實大軍本就沒有站滿,只不過是陣前幾列與主陣拉開了距離。這次撤退,迴歸原位。而將大炮留在陣前。

這些大炮清一色的佛郎機炮,都帶足了十個子統。這些子統全部裝滿了,一個火盆在一邊燃燒著,一個個人拿著燒紅的鐵籤,插在火門之上。

通紅的鐵棍捅破了火藥包,火藥瞬間爆炸,強烈爆破能力,將鐵彈推了出去,這枚鐵彈,重重的砸進了莫軍的人羣之中。

在火炮的發射的時候,所有炮手都猛地退了一步。

不得不說,佛郎機火炮有其固有的缺陷。就是氣密性不強,每一次發射都從縫隙之中噴射炙熱的氣體。如果退的不及時,很可能就被炙熱的氣體燙傷。

這種氣密性不嚴的缺點,限制了佛郎機火炮的射程,也給使用者帶來麻煩。不過也有很大的好處,這個好處就是射速的優勢。

就在硝煙而沒有散去的時候。

一個炮手身穿狠狠的皮革衣物,一把抓住了子統,將子統拿了出來。換一個子統塞進去,迅速發射出去。

另外有人將子統丟進水中,炙熱的子統與水接觸,冒出了滾滾的白煙,然後迅速的將子統拿出來,並清理子統,再次填裝火藥。

火炮的轟鳴之聲,再次響起。或者說從來就沒有停息過。一聲接著一聲,硝煙的味道瀰漫開來,所有人都不去看敵人,不去看自己人,只看著火炮,拼命的填裝火炮。

看著敵人人是俞大猷。

俞大遒此刻站在兩人的肩膀之上。極目遠往,掠過層層的硝煙,看到莫軍的戰陣。

一枚枚炮彈砸進人莫軍之中,將軍陣之中砸出一個又一個血肉衚衕,在短短幾分鐘之內,每一門火炮都射出了十幾發炮彈。總共上千發炮彈砸了出去。

幾分種內發射千餘枚炮彈,即便是這些炮彈,不能爆炸,不過是一些鐵疙瘩。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是不莫軍能夠承受的。

莫軍即便是有七萬之重,但是他們前鋒卻遭遇到這個時代最猛烈的炮火。一下子將他們給打懵了。

所有人都傻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了,他他們從來沒有進過這樣的局面,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這樣的局面。

俞大猷立即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他大聲說道:“火炮停止射擊,刀盾手,出擊。”

其實火炮不停止射擊,也不行了。

佛郎機炮的射速全靠子統,此刻子統已經供應不上了。必須暫停一段時間。

刀盾手立即衝了。刀盾手饒過火炮的炮位。將盾牌扣在一起,就好像是面牆壁一樣,平推了過去。

靠近敵人之後,一個個手-榴彈扔了出去。

“轟”的一聲,爆炸之聲。

一聲爆炸開始,一連串爆炸之聲,是擊潰敵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知道誰先開始逃走,反正整個莫軍前鋒都開始崩潰了。

俞大猷冷靜的說道:“長槍手,槍放平。”

長槍的確很長,有三米多長。聽著俞大猷的命令,長槍手繞過了炮位。刀盾手也爲長槍手留出位置。

一排排長槍手,猛地衝出,大聲吶喊著,將手中長槍向逃跑的莫軍刺去。

第一排長槍猛地從後面一人身上刺進去,一連刺穿數人之後。這才微微停頓,鬆了一口氣。

第二排長槍手從第一排長槍手身邊越過,再猛地一排刺了過去。

然後是第三排長槍手刺進去,如此往復。

三排長槍彼此之間配合默契,如果在現在看來,似乎在表演大型體操項目一樣,刀盾手,長槍手,炮手,彼此之間的位置都經過精密的計算,能發揮出彼此的威力,又能不互相影響。這就是陣法的威力。

這個陣型朱厚煌演練過好多次了,就是爲了發揮出火炮的威力,發揮出手-榴彈的威力。將火炮與手榴-彈當成決定勝負的關鍵。

莫登庸臉色鐵青。

他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戰鬥一開始,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預計對付實力強大,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實力強大到如此地步,簡直是不可相信。

不過現在不是可不可相信的問題。而是怎麼處理面前面臨的問題。

莫登庸絕對不允許潰兵反過來撞擊自己軍陣。莫登庸說道:“潰兵闖陣者,格殺勿論。”

命令通過旗語傳遞出去。

一時箭矢如雨,密密麻麻的箭矢向潰兵射了過去。

軍陣列陣的時候,都留有通道。無數弓箭封鎖住了通道。還有無數火箭也點燃,火箭發簌簌的聲音。

一時間慘叫連連。這些人沒有死在敵人的手裡面,反而死在了自己讓人手中,這不分敵我的發射,讓俞大猷大吃一驚,暗道:“莫登庸的決斷好快,不愧是打老戰的將軍,戰陣經驗豐富。”

俞大猷立即敲響了鳴金之聲,隨著叮叮噹噹的鳴金之聲。戰事暫時告以段落。

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八十章 先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
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八十章 先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盐山县| 盐亭县| 湾仔区| 万山特区| 莒南县| 阳城县| 岐山县| 吉林市| 佛冈县| 高碑店市| 金堂县| 滁州市| 石泉县| 特克斯县| 台山市| 崇信县| 乐陵市| 锦州市| 开平市| 思南县| 务川| 双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定结县| 安塞县| 迁西县| 深泽县| 宝应县| 林州市| 望城县| 方城县| 宜阳县| 石嘴山市| 兴安盟| 普定县| 平邑县| 泾源县| 大方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