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

幾個人坐在一起,一個年輕人說道:“經緯術有重大缺陷。越往南越不準,星空的變化出現了從來沒有見過的星辰。”

這個人就是朱裕的入室弟子。朱雲海。也是朱裕的本家子弟。

這也算是整個時代的一個縮影吧,很多獨門學問都是在家族之中流傳。要麼就是師徒之間流傳。

他也是這一次歐洲,也是中方的負責人之一,負責驗證朱裕設計出來的計算經緯度的方法。

不過,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南方的星空與北方完全不同,對北方星空中國有幾千年的觀察經驗,雖然不大準確,但是也足夠朱裕用了。

但是南方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片陌生的星空。從北半球轉到南半球,朱裕的經緯度計算方法,幾乎上全部失效。

朱雲海繼續說道:“不過南北星空的變化,也印證了我們的天球模型。所以我們要記錄好這一路的航程,用牽星術記錄下來。並且作爲第一手資料,回去請老師指正,並且在沒有麥現在的指引之下,我們也能回到東雍。”

“朱學長放心。我們將一路上的星辰變化全部記錄下來,用牽星術決計能夠往返來回。”

“咚咚。”門上忽然傳開敲擊之聲。

一個人在外面說道:“朱先生能出來一下嗎?”

朱雲海最討厭他在研究學問的時候被打擾。他皺了皺眉頭,說道:“稍等一下。你們現在自己研究一下,去出去一下。”

朱雲海出去一後,立即認出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鄭深。

不是朱厚煌一定要選這幾個人。而是朱厚煌的水師之中人才也就那麼多個,其中鄭深是朱厚煌比較看中的一個,就是因爲鄭深年輕。

這一支艦隊之中,名義上的管事是麥哲倫,其實大權牢牢的在鄭深的手中。

朱雲海見了鄭深,皺起眉頭說道:“鄭大人,有何貴幹?”

朱雲海是朱厚煌所有弟子裡面在天文一道上,學問最爲精深的一個人。但是朱雲海在某方面厲害一些,也就是某些方面就有一點缺陷了。朱雲海的毛病都是在人情練達之上。欠缺太多了。

鄭深幾乎是朱雲海的頂頭上司,但是朱雲海也沒有一點尊重。

鄭深卻不在意,鄭深對於朱厚煌的心思揣摩的非常透。對於朱雲海這一批人看中之極。所以也不敢在意。

鄭深說道:“朱先生,這一次叫你來,就是因爲在我們的航程就要到了盡頭。路上已經遇見好幾次,泰西的船隻了。”

鄭深說話的語氣十分平靜,但是說起來很平靜,但是經歷卻不平靜了。

正如中國跑海的人,都是一些亡命徒,在西方跑海的人,也不是什麼善茬子。他們在海上遇見陌生的船隊,會怎麼辦?簡直不用說都知道。

繞過麥哲倫海峽之後,一路上遇見不少船隻。固然有一些船隻以友好的態度。但是更多船隻將這一支船隊當成肥羊了。

也是東雍的艦隊裝備不錯,經過了好幾場戰鬥。船隊在麥哲倫的指引之下,已經即將到達了佛得角。

佛得角位於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羣島上,東距非洲大陸最西點佛得角500多公里,扼歐洲與南美、南非間交通要衝。

從佛得角往北,歐洲的船隻就逐漸增多了。

所以有些事情鄭深需要在到達佛得角之前,就要定下來。

鄭深繼續說道:“泰西人會怎麼對我們?我們也不知道,所以我們必須預先留上一手。而我們的艦隊裡面最寶貴的是什麼?就是諸位,諸位記錄了這一條航道所有信息。所以殿下有令,無論如何也要讓你們平安回去。所以我想安排你們在一處荒島上,如果我們平平安安的回去,自然是再好不過。如果我們出了問題,就請你們將一路上所有資料帶回去。”

朱雲海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

朱雲海沒有想過這一點,他一直以爲他要面對的危險,是一路上的風暴與海盜。卻沒有想到,終點站纔是最危險的存在。

朱雲海緩緩的神,說道:“但是出發之前,殿下還希望,我們能與泰西學者交流,並且一定要帶著泰西學者,或者泰西學者的著作回去,特別是關於航海,算學,格物等方面的著作。殿下的任務,我是絕對不能放棄。”

朱雲海深吸一口氣,他思忖一會兒,說道:“我會將他們全部留下來,但是我會跟你去泰西。”鄭深問道:“朱先生,此行要麼不出問題,要麼出了問題,就無法挽回了。”

朱雲海說道:“殿下所交付的任務,就算是死也要完成。”

鄭深覺得朱雲海有一點點傻,又有一點佩服,鄭深之所以如此,冒如此大險就是因爲富貴險中求。

朱厚煌對自己的部下時時刻刻的將西洋航海崛起的問題。所以東雍官員之中,特別是水師將領當中,一般都很有世界觀念。

所以鄭深非常明白,今後東雍在大海上的敵人,並不是別人,就是西方國家。所以即便是爲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鄭深對此行非常看中。有了這一趟的資歷,在朱厚煌的心中非常有地位。

因爲鄭深知道,今後東雍水師的大方向,就是向敵人學習,所以鄭深願意冒這個險來做這一件事情。

而且鄭深有自信,即便是西班牙翻臉,他也有本事逃出來。

但是朱雲海就不一樣,朱雲海是手無縛雞之力,一旦有變,根本沒有應變能力。是在賭命。

鄭深說道:“好。”

船隻在一處島嶼上停留。

這個島嶼是一個荒島,偏離主航道。面積不小。上面還有水源。有海灣,可以遮蔽海狼。艦隊在這裡停留,放下一艘戰船。並留下足夠的糧食與水。

鄭深對留守的人說道:“等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之內,你們就駐守在這裡,好好的清理船隻,三個月之內,必然有消息傳來。如果沒有消息傳開,那麼就是最壞的消息,那個時候,你們就回去,將這裡的事情告訴殿下。到時候殿下自然會爲我們報仇的。”

留守諸人齊聲應答道:“是。”

鄭深安排好一切,就離開了這裡。

麥哲倫與鄭深並肩站在船頭,麥哲倫說道:“我覺得,你們有些擔憂過度,西方需要絲綢,需要瓷器,所以,即便是菲利普二世陛下對你們有意見,也不會將你們怎麼做。最多是扣押,並且用外交手段,與東雍交涉。對你們大部分的人生命財政不會怎麼樣。當然了水土不服,也許會要了一些人的命,不過,那個是自然現象。”

離得歐洲越近,麥哲倫的心思就越高興,即將回家的喜悅。讓麥哲倫心中高興無比。他的喜悅也慢慢的渲染開來。

鄭深說道:“如此最好。”

鄭深纔不相信,蠻夷之邦能有什麼信義可言。他如此說不過是不願意與麥哲倫爭辯。這一路上麥哲倫早已證明自己的能力。也贏的整個艦隊所有人的信服。

鄭深想要在西方做生意,急需這個地頭蛇的幫助,所以很多事情上,鄭深對麥哲倫非常之客氣。他微微一頓,說道:“進入佛得角,是不是就進入泰西了嗎?”

麥哲倫說道:“佛得角是葡萄牙領地。”

鄭深皺起眉頭,說道:“葡萄牙?是佛郎機嗎?我們剛剛與佛郎機作戰,他們會不會對我們不利嗎?”

鄭深立即提高了警惕,唯恐與佛郎機在這裡打起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
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修文县| 右玉县| 湖口县| 道真| 龙川县| 无棣县| 河源市| 赣榆县| 淳化县| 汉沽区| 和平县| 五峰| 梁山县| 布拖县| 陆良县| 岫岩| 天气| 扎兰屯市| 武宁县| 上蔡县| 蓝山县| 峨边| 榕江县| 大方县| 桐梓县| 攀枝花市| 龙山县| 讷河市| 三都| 麻栗坡县| 武冈市| 无为县| 丽水市| 盖州市| 加查县| 肥城市| 华宁县| 林州市| 辽阳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