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

薛神醫說道:“殿下不要著急,臣這就過去?!?

朱厚煌本想親自去看看,但是他的身體還沒有完全痊癒,雲墨堅持不讓朱厚煌出門。朱厚煌只能等消息了。

好一陣子,薛神醫纔回來了。朱厚煌連忙問道:“唐先生怎麼樣了?!?

薛神醫說道:“唐先生沒有大礙了。只是“薛神醫說道:“唐先生是積勞成疾的?!?

朱厚煌聽聞不由的一愣,心中微微感到有一絲慚愧。

自從朱厚煌將唐寅封成雍王相之後,朱厚煌幾乎將所有的事情都佈置給了唐寅。唐寅東奔西跑將大員所有事務管理的井井有條,朱厚煌以爲唐寅是能臣幹吏,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唐寅是一個大詩人,大畫家,是一個文人墨客,但是並不是一個蕭何一般的人物。

在朱厚煌看不見的地方,唐寅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才維持著整個大員的發展。

更不要說最近疊逢大事,比如颱風,比如土人進犯,比如許棟南洋之行,比如朱厚煌的病,這林林總總的加在一起,所有的事情都壓在了唐寅身上。更何況,他還馬不停蹄的跑了一趟浙江,爲朱厚煌延請名醫。、

唐寅畢竟是五十多歲的人,在這個時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人了。這麼折騰下來,又怎麼能守得住啊。。

朱厚煌想明白這一點,說道:“是孤誤了唐先生了。”

本來該花間月下的才子,偏偏讓他卻處理公務。這本來對唐寅來說就不是順手的工作。

朱厚煌繼續問道:“薛神醫,唐先生的病可有什麼辦法嗎?”

薛神醫說道:“唯有靜養了,有些話,我本不該提,但是我與伯虎怎麼說也是同鄉,伯虎年輕的時候放蕩形骸,身體本就不好。如今年過半百,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殿下即便是信重伯虎,也不能再讓他處理這麼繁重的公務了。”

“孤知道了?!敝旌窕托闹邪蛋祰@息,暗道:“唐寅不能用了,那麼我將用誰???”

朱厚煌再次想起楊慎在京城之中爲自己推薦人才,被自己婉拒的時候。有些事情,會悔到腸子都青了,說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吧。

第二日,朱厚煌的身體好些了,通過了薛神醫的檢查,雲墨才讓朱厚煌去看唐寅。

朱厚煌再次見到唐寅的時候,讓唐寅的樣子嚇了一跳,唐寅好像整整老了十歲一樣。他斜躺在牀上,還在很身邊的人說話。而唐寅身邊的人,朱厚煌也認識,並不是別人,而是唐寅手下的小吏。都這個時候了,唐寅還在操心公事。朱厚煌見狀不由的十分感動,感動的同時又有幾分惱火,說道:“都出去,沒有看見唐先生需要休息嗎?”

這些小吏見朱厚煌大聲呵斥。立即好像見了貓的老鼠一樣,乖乖的夾著尾巴跑掉了。

朱厚煌坐在唐寅身邊,說道:“唐先生,何必如此。生了病就好好修養。這些事情先放一放也不遲了?!?

唐寅掙扎想起來行禮,朱厚煌立馬按住了唐寅說道:“先生何須如此,好好修養,孤還等著先生痊癒了繼續爲孤效力了。”

唐寅長嘆一聲說道:“三日暴雨,使百姓流離失所,是臣之過也,殿下不責罰,反而如此,讓臣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殿下了?!?

朱厚煌說道:“怎麼能說是先生的錯嗎?分明是孤的錯,孤對東雍的天氣估計不夠?!?

朱厚煌越是如此說,唐寅心中越是難受。他越發後悔年輕的時候放蕩形骸,而此刻遇見這些事情,都處理不好。暗道:“殿下對我有國士之遇,我卻沒有國士之才,我絕不能再貪戀權位了?!碧埔f道:“殿下,臣請辭雍國相?!?

朱厚煌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唐寅會如此。而他更不願意想如果唐寅離開了東雍,他自己該怎麼支撐起整個雍國的體系。說道:“先生何故如此?!?

“實在是臣不堪重負???”唐寅說道:“臣知道殿下的計劃,南洋商路打通了,從今之後,殿下再也沒有錢糧之憂,移民的規模必然加大,那時候,就不是數萬人的屯墾了,而是數十萬人甚至更多的屯墾。這麼大規模的屯墾,需要勘察地貌,選址建城,還很多繁雜的事務,這些只有一想,臣就知道,臣做不到?!?

朱厚煌說道:“但是孤更做不到啊。”

唐寅說道:“所以臣纔要讓賢,讓有能力的人來做?!?

朱厚煌說道:“唐先生何必如此?”

唐寅說道:“臣有科舉舞弊的污名,年輕的時候在江南放蕩形骸,沒有什麼好名聲,故而臣在東雍寫信過百封,但是過來的不過聊聊十數人,並且這十數人,做書吏尚可,支撐這麼大工程,根本不可能。故而,殿下必須找一個德才兼備之人,只有這樣有名望的人,能一呼百應,才能一舉解決殿下最大的問題,人才短缺?!?

“是啊。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短缺問題?!敝旌窕筒挥砂档?。朱厚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此。他卻少人,卻少書吏,卻少官員,缺少幫助朱厚煌統治這數萬的人,缺少上傳下達的人。凡是能有一些才華的人,都不來這裡。畢竟朱厚煌頭上的帽子,藩王,並且能擁兵自重的藩王。讓這些文人只要微微一想,就能聯想到不好的東西,根本沒有多少人來投奔他。

如果上下書吏配齊,唐寅也不會落到這個情況,竟然生生的累倒。

但是如唐寅在士林之有名望的,能一呼百應,直接將自己手下名額填滿的人。朱厚煌心中還不放心的,無他,朱厚煌下決心要邁向大海的,他的征服之路還剛剛開始,這位大儒反對朱厚煌的主張,將來朱厚煌最大敵人就不是別人,而是這個人。

朱厚煌忽然想道:“科舉辦不成,我就不能辦一個公務員考試嗎?”

科舉朱厚煌萬萬不敢的,其實剛剛開始缺人的時候,朱厚煌也想過開一次科舉。但是唐寅被朱厚煌這個注意簡直是嚇瘋了。科舉取士根本是朝廷統治的一個關鍵節點,一個藩王想這麼做,在天下人的眼裡,叛逆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朱厚煌說道:“唐先生,現在您先支撐著,只有您能推薦給孤合適的人選,孤一定放您休息。不過孤有一個注意,還請唐先生聽聽?!敝旌窕臀⑽⒁活D,說道:“孤準備如同科舉一樣以考試選拔人才,不過所選的人,不是官,而是吏。考中了也不過是從小吏做起,而且這樣的考試也不是長期舉行,而是什麼時候缺人了什麼時候舉行。這應該沒有問題吧?!?

唐寅聽完朱厚煌的話,眼睛都亮了,忽然說道:“殿下好算計?!痹谔埔难垩e,朱厚煌分明是在爲將來雍國官吏一體的計劃鋪路,恐怕將來雍國所有人官員都是從小吏一步一步的走上去的。自然而然的完成了朱厚煌的計劃,就是猛將必發於行伍之中,宰相必拔于田畝之中的原則。

唐寅心中不得不佩服,心中暗道:“殿下雖然行事有些幼稚,但是在建立體制上面,天賦非凡。也不知道將來雍國的體制與大明相比到底那一個更好一點?!?

朱厚煌卻不知道唐寅心中想的是這個,他不過模仿公務員考試製度而已。卻不知道很多政策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正如科舉與公務員考試製度,看似相似。但是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體制。

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章 不服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章 餘波第十三章 狩獵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五十章 封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
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章 不服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章 餘波第十三章 狩獵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五十章 封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内乡县| 论坛| 延吉市| 新乐市| 营山县| 莒南县| 正镶白旗| 鹤壁市| 渑池县| 舟曲县| 民权县| 周至县| 陵川县| 延安市| 镇江市| 名山县| 明水县| 凤翔县| 河西区| 道真| 东乌珠穆沁旗| 黑山县| 宜春市| 板桥市| 武川县| 登封市| 潮州市| 栾城县| 肥乡县| 甘南县| 长丰县| 光泽县| 巴彦县| 东光县| 延边| 三穗县| 阿拉尔市| 长泰县| 鄂尔多斯市|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