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

養尊處優的狗奴國王根本不是前錦衣衛的對手,在這些錦衣衛的手段之下。不過一會兒功夫這一點上,這個狗奴國王就全部交代了。

金礦所在之地就被拷問出來了。

朱厚煌一揮手,讓大隊人馬去圍剿狗奴國,而他帶著百餘命親兵,壓著狗奴國王,去找金礦的所在。

金礦所在之地,離北港並不遠。就在北港東邊的羣山之中。

“殿下,過來看。”一名親兵忽然高喊道。一羣士兵圍在一起,朱厚煌走過去,自然分開一條道路。

朱厚煌踩著溪邊的鵝卵石,看過去,卻發現這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溪,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李良欽是練武之人,眼睛很尖。說道:“殿下,你看這沙子。”

溪水很清澈,朱厚煌一眼就能看到底。發現河邊的沙子裡面有一些金色。他仔細看過去,並不是陽光的反射,而是真正的金沙。

朱厚煌大喜說道:“你們都下去淘金沙吧,今日淘到的金沙都算你們自己的。”

朱厚煌一聲令下,周圍所有士卒都大喜過望,爭先恐後,連褲腿也沒有卷,就跳進了溪水之中。

一時間溪水亂濺,無數士卒好像是孩子一樣在水中不住折騰。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李良欽,李世貴,等人齊聲恭賀。

發現金礦在朱厚煌的預料之內,但是怎麼早就發現,卻在朱厚煌預料之外。朱厚煌看看天色,說道:“記住這裡,先回去吧。待明日再來開礦。”

朱厚煌身邊的百餘親兵在小溪之中,折騰了老半天,因爲沒有得力的工具。也沒有弄出多少金沙來。比較大的幾塊還被送到了朱厚煌的手中。

朱厚煌捏著手裡的金塊,這些天然金礦石,好像是金瓜子一樣。

回到北港之後,狗奴國已經成爲歷史。狗奴國男女老少萬餘人口全部被擄到北港。一時間建設北港的人力攢齊了。

不過有好就有壞,朱厚煌將狗奴國王俘虜,將狗奴國王本部消滅的乾乾淨淨。但是也算是與狗奴國徹底的鬧翻了。

以後這些山民一直騷擾北港,今後北港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安穩了。

整個東雍島上,除卻朱厚煌開墾出來的田地之外,全部都是原始地貌。漢人覺得不方便,但是這些蠻人卻是如魚得水。一想到這裡,朱厚煌就皺起了眉頭。

“殿下可是爲其他蠻部而感到憂心?”李世貴說道。

朱厚煌掂量著手中的金瓜子,猛地攥在手心,說道:“李師爺,你有什麼高見?”

李世貴身上的傷勢還沒有完全好,連日勞累渾身傷口再次疼痛起來,但是此刻他絲毫不覺,被建功立業的衝動衝滿了,說道:“臣在北港經年,對各地蠻部都有所瞭解,雖然狗奴國是附近最大的勢力,但是其他部落與狗奴國也不是一條心的,殿下如果信得過臣,臣請遍訪蠻部,以三寸不爛之舌,令蠻部聽殿下之命。”

朱厚煌說道:“那就拜託李師爺了。”

李世貴親自請命,朱厚煌自然不會拒絕,他如果能完成任務,朱厚煌定然會有重賞,只是也沒有將所有希望都放在李世貴身上。

生存空間的開闢比如帶著鐵與血,這些蠻部投降還好,如果非要與他作對,朱厚煌也不是那種見不得血的人。

朱厚煌回到北港之後,沒有三日,楊慎就來到了北港。

楊慎是爲了金礦而來的。

朱厚煌與楊慎一起,再次勘探了金礦。

這一次並不是只去看溪水之中的金沙,而是在北港東邊的羣山之中,找到了礦脈。

金礦已經有被蠻人挖掘的跡象,這才這麼容易被人發現。

楊慎博學多聞,對勘探礦脈。也有幾分瞭解,看到這金礦說道:“這座金礦並不小,殿下正在用錢的時候,有這一座金礦,實在是天佑啊。恭喜殿下。”

朱厚煌說道:“這座金礦雖然值錢,但是孤不是太在乎。孤在意的是這座金礦傳出去之後,各地百姓會有什麼反應?”

楊慎來之前,還有一些心理鬥爭。暗道:“如果雍王殿下想讓我隱瞞這座金礦的事情,我該怎麼辦,是隱瞞,還是如實回報?”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雍王想要將這一件事情公佈天下。

楊慎一時間想不明白,要知道大明各地的金銀礦,要麼在內監手裡,開採出來的金銀礦直接輸入大內,作爲皇帝的金花銀。

另一些被當地士紳千方百計的隱瞞,不敢公之於衆。

楊慎一時間扭不過彎來,隨即想明白一些。

朱厚煌說道:“孤將這個金礦公之與衆,定然有很多百姓過來淘金,有斯土有斯民方爲一國,區區金銀之物,不是真正的財富,只有民衆丁口,纔是真正的財富,讓孤選,孤寧可不要金礦,但是一定要將人口壯丁。”

楊慎長出一口氣,說道:“殿下英明。”

這一句是實實在在的。朱厚煌這一番言論,正合了重人輕財之理。楊慎問道:“殿下準備怎麼做?”

朱厚煌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他不過是借鑑很多叫舊金山的後車之鑑而已。以金礦吸引人丁,即便金礦被挖完了,也留下一座城市。

楊慎說道:“這一件事情,就交給臣來辦吧。”

朱厚煌從後世而來,很多做事的思路與明人大大不同,但是朱厚煌長於深宮大院之中。對大明民間的事情都不大瞭解,讓他提出思路可以,具體將這思路演變成執政措施,就力有未逮了,這也是朱厚煌的缺點,朱厚煌也是認識到自己這個缺點之後,才一定要設立一個雍王相,來給自己分擔。

楊慎來到了北港,朱厚煌一喜愛在輕鬆起來了。

李世貴跑了十幾天,北港附近的好幾了部落全部都向北港輸誠了。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但是也將北港附近安定下來了。

朱厚煌論功行賞,設立北港縣。而李世貴就成爲北港縣令。不過此時的北港縣根本就是一個空架子。他所隸屬的漢民,還有俘虜多。不過對此李世貴已經很滿意了。

這一個月來,朱厚煌將北港縣達一個架子,並且留下百餘精兵鎮守此地。並達一個縣兵的架子。

大員與澎湖雖然太平,但是兩縣的縣兵也不能在此地滯留太久,朱厚煌就讓他們分批迴去了。另外這一段時間之內,許棟也沒有閒著,他在北港附近來回遊曳,將附近荒島上海盜統統掃平,全部俘虜起來,送到了北港,在北港附近建立起雍國海軍的霸權。

楊慎在此沒有待幾天,再次回到了大員去了。

楊慎已經將消息放出去了,時不時的有百姓渡海而來,絡繹不絕,全部奔著金礦而來,不過這些渡海淘金之人,往往不是什麼安分的人。不過短短數日之內,北港之內就鬧出了數場亂子,朱厚煌只好將俞大猷留下來,任命爲北港縣尉,用以彈壓地面。

雍國現在的重心還在南方,朱厚煌不好在這裡久留,看這裡平安無事之後,就再次乘船離開,與他一起南下的是許棟整個艦隊,除卻留下數條船駐紮港口之外。全部調往南方。

雍國水師也就分爲兩部,一部在澎湖,一部放在北港。不過現在北港水師還是一個架子而已,只有朱厚煌將來有錢了才能再次擴充。

朱厚煌乘船往南方的時候,並不知道一場大風暴就要從南方席捲而來。是他來道東雍遇到最大的危機。

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十章 兵變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
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十章 兵變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汾阳市| 石城县| 加查县| 苏尼特左旗| 云梦县| 泰宁县| 葫芦岛市| 盘山县| 临西县| 沂水县| 泊头市| 汶川县| 通化县| 会宁县| 聊城市| 红桥区| 抚顺市| 郧西县| 兴国县| 凤冈县| 河津市| 闽侯县| 舞钢市| 桂平市| 台北县| 乌拉特前旗| 黔西县| 喜德县| 中阳县| 南木林县| 康乐县| 蒲城县| 皮山县| 民乐县| 杨浦区| 菏泽市| 梅河口市| 诏安县| 凤城市|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