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

本來想要束手就擒的楊廷和。也開始行動起來。

本來彈劾雍王擅起邊釁,就是一個熱點,在加上楊廷和暗中用力,無數奏摺好像是飛一樣的砸向豹房,幾乎要將豹房給淹沒。楊廷和私下裡給幾個文官大佬透漏了正德想要立雍王爲儲的意圖,這些文官大佬立即激動起來,也發動自己的門生故吏上書。不過都沒有直接說這一件事,反而是旁敲側擊,請正德過繼宗室子,而不是立皇弟。

正德看著眼前堆積成山的奏摺,壓抑不住胸中的咳嗽之意,猛烈的咳嗽之聲,幾乎要將房頂震塌。正德打起精神暗道:“你們覺得朕病了就好欺負不成?”正德打起精神來,與這些文官鬥起法來。

這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了。

正德知道對付這些文官不能太急,要徐徐圖之。

正德將反對自己的大臣一一記住,他決定這一件事情過去之後,將這些大臣全部貶斥回家。不過爲了朝政安定著想,正德覺得將事情拖長一點,用一年時間,完成對內閣的換血。

當了這麼長時間的皇帝,正德早就思忖出來,正德想對付整個文官集團,是畢竟困難的,難點是在於科舉,文官集團以科舉爲樞紐,成爲一個體系,即便是打掉領頭的人,再次遞補上來的人,依舊是科舉出身,一個論調,在皇帝與羣臣之間,必須有所選擇。

一般來說,好像是爲了所謂風骨,倒向皇帝的很少,文官以反對皇帝爲無上榮耀。

用形容九頭蛇的話,來形容文官集團,妥妥的沒有問題。

但是作爲皇帝,想對於一個大臣,那有的是辦法,那麼是對付一批大臣,也是如此。即便是崇禎已經是亡國之君,殺大臣也如殺雞。也沒見怎麼樣。

不過,正德畢竟臥病在牀,精力不濟。所以整治內閣的手段,只好往後拖了。不過正德再也不召見大臣,與羣臣冷戰開始。

在常駐北京的唐寅,就這些君臣鬥法之事,一五一十的寫信告訴了朱厚煌。

朱厚煌看著信件,默默不語。

唐寅在北京的位置尷尬,接觸不到最頂層的辛密,不過是看到朝政的動態,看出了文官對朱厚煌的攻擊,一波勝過一波。提醒朱厚煌小心。

朱厚煌對此並不在意。

他相信正德,有正德在,這些文官越彈劾自己,自己的位置越穩當。

因爲否定他,就是否定正德的功績。正德還指望以收南洋爲版圖之功,死後弄一個好一點的廟號。怎麼會因爲這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責罰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厚煌將佛郎機人圍在馬六甲,清理了整個南洋的佛郎機的勢力,朱厚煌也越發自信起來。

即便是正德想拿下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厚煌不是小看大明,正因爲朱厚煌在大明軍中混過,才知道爲什麼正德視江南衛所爲豬狗不如,大明兵力的現狀,就是南不如北,邊軍不如京營。而京營精銳不過東西兩廳,外四家軍而已,不過數萬。

而現狀東雍單單以陸軍而論,已經有七八個營,三四萬之衆,當然了,東雍陸軍的實力,是比不過京營的,能不能比得過邊軍,朱厚煌也不知道,但是絕對勝過了江南衛所。所以即便大明想攻打東雍,朱厚煌相信自己也能撐上幾年。

對某些人的嘴臉,朱厚煌太清楚了。

對於那些文官來說,如果能輕易拿下東雍,他們比如竭力支持,但是如果要在南邊海上打上好幾年,甚至連江南也要被牽連,他們立即就軟了。喊的時候,比誰的嗓門都高,等讓他動手的時候,就變成軟麪條了。

有這分底氣,朱厚煌才能視這些彈劾爲無物。

不過,這一封信,也加深了朱厚煌心中的緊迫性。

讓朱厚煌緊迫的不是這些彈劾,而是正德落水生病了。

在他淺薄的歷史印象之中,好像明朝皇帝之中,有這個死法,但不知道是不是正德,不過,不管是不是都必須引起朱厚煌的警惕。正德之後是嘉靖。嘉靖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皇帝。特別是對自己這個曾經是皇位爭奪的對手來說。嘉靖會怎麼應對?朱厚煌心中沒底。

暗道:“我要加緊時間,清楚馬六甲了。”因爲只有將馬六甲城攻破,讓東雍沒有後顧之憂,即便是大明有了什麼變故,他也能應對。

朱厚煌剛剛收好信,覺得該去視察北港火炮鑄造的怎麼樣了。卻聽吳太后傳他過去。

想結束馬六甲之戰,非要巨型火炮來砸開動不可。雖然東雍的財政,在王陽明,吳行之,許鬆三人聯手之下,暫時安穩下來,建立起東雍錢莊,發行了數百萬兩紙鈔,這些紙鈔能夠在大員,北港,澎湖,福建,浙江,琉球,長崎,海防,峴港,占城。古晉,等地兌換銀兩,也可以直接購買少府的物資,也可以的用來繳納東雍的關稅。

甚至百官的俸祿都用了紙鈔發放。

不過即便三人用了種種手段,剛剛發行的紙鈔,一出面,就跌了好幾成,還好在吳行之的東挪西湊之下,也籌到百萬兩銀子作爲本金,再加上少府在供應前線之餘,還有多餘的產能出購,不論是鹽鐵,還是船隻等等,都能用等價紙鈔購買,這才讓紙鈔的價格又升了上去。

不過,即便是如此,這價格也不過是九成而已。、

有了這數百萬兩,短時間東雍的財政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問題是東雍的財政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情況之下,堅持不了多久的,所以,儘快解決馬六甲之戰,是朱厚煌最好的選擇。而能解決馬六甲城牆的重炮,更是重中之重。朱厚煌時時刻刻放在心上。

不過這一段時間過匆忙之極。好些日子沒有與吳太后好好說話了,既然她召喚了,朱厚煌就立即趕過去,畢竟火炮雖然急切,但也急在這一日兩日。

朱厚煌見了吳太后,立即行禮問安,在大明的日子久了,一些禮數也滲透進朱厚煌的骨子裡了,讓他越來越像個古人了。

吳太后臉上潮紅說道:“來,煌兒,這是太妃的信。”

朱厚煌問道:“是太妃的信?”一邊說,一邊雙手從吳太后手中接下來。

太妃只有邵太妃,邵太妃是朱厚煌父親雍王朱祐枟的母親,也就是朱厚煌的奶奶,不過從禮數上來說,朱厚煌的奶奶只有一個就是成化皇帝的正宮皇后。不過邵太妃對自己這個孫子很是喜愛,當初朱厚煌南下的時候,邵太妃就將自己的體己銀子送來。還有安兒出世的時候,也送來大批的禮物。

不過朱厚煌知道,邵太妃在宮中也不好過,她區區一個前代皇帝的妃子而已,宮中大權早已在張太后手中,張太后是正德生母,不過張太后霸道無比,弘治皇帝都拗不過她,等弘治皇帝去了,正德更無法對抗了,正德離宮別居,未嘗沒有逃離張太后魔爪的意思。

邵太妃在張太后手下,能得好嗎?

所以朱厚煌常常大張旗鼓的爲邵太妃送禮,就是爲讓宮中人知道,邵太妃有他這個孫子,免得被宮裡面狗眼看人低。不過對邵太妃的信,朱厚煌卻不太在意,無他,邵太妃深宮一婦人而已,所言都是家長裡短之事,朱厚煌能在乎纔算怪。不過朱厚煌接過來一看,頓時大驚失色,上面的內容大大震撼了朱厚煌。

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十章 長史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
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十章 長史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陈巴尔虎旗| 邵东县| 嘉兴市| 富平县| 株洲县| 阿拉善右旗| 宣汉县| 微山县| 五寨县| 兴业县| 中江县| 乐清市| 银川市| 洛阳市| 峨山| 嘉黎县| 山东省| 体育| 广南县| 顺平县| 红原县| 磐石市| 乐山市| 乌海市| 全州县| 楚雄市| 宿松县| 曲水县| 墨江| 宜川县| 运城市| 育儿| 平遥县| 清河县| 滦平县| 太保市| 河曲县| 通海县| 洛浦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