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七章 土樓

海風習習,朱厚煌一身便服,身上好多地方還有一些泥巴,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信。

朱厚煌收起信來,負手東望,越過臺灣,看到東雍也有一塊碼頭正在建設。他心中暗道:“沒有想到澎湖三家就這麼樣蕩平了,也是,但凡有一點實力的家族,根本不會紮根海外,反而是紮根朝堂之上。”

朱厚煌接到信的時候,施家已經覆滅了。

吳鳳儀知道汪家要舉家搬到東雍的時候,就知道大事不好,這汪家動不得了,而陳家勢力本來就小,而且凝聚力不強,再一分家,吳鳳儀想動手都找不到要對付誰了。而汪家這變投誠了,又是出賣施家,又是舉薦入東雍,自然不能動,如果他再不幹掉施家,他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與朱厚煌交代了。

吳鳳儀是來做酷吏的,他就這麼做酷吏嗎?

朱厚煌也能品會道吳鳳儀的幾分心思,但是朱厚煌的心思並不在這上面,心中暗暗的思量道:“是我想差了。宗族雖然勢力很大,但是東雍一片荒地,幾乎等同於重建,我只要做好預防,根本不用下重手收拾他們,如果在中原或者是江南,自然要清理一番,但是在東雍卻是不必了?!?

他轉過頭來,看向送信的人,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草民汪直。”汪直說道。吳鳳儀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汪家,直接將汪直送到了朱厚煌的面前。

朱厚煌說道:“汪直?”

“正是?!蓖糁辈恢烙和鯛懯颤N對這個名字感到奇怪,暗道:“莫不是這個名字犯了殿下的忌諱嗎?”

朱厚煌深深的看了這個人一眼,覺得應該不是那個縱橫天下的五峰船主。因爲那個五峰船主,相傳是徽商。應該是南直隸人,而不是澎湖人。不過是同名而已。朱厚煌將這個念頭掠過,他看向汪直身後,汪直的身後,正是一副大興土木的樣子。

有數百人正在建築一座城池,這一座城池臨碼頭。就在臺灣邊上,無數人掄起木墩在哪裡夯土。這裡用的是版築法。

版築法是中國古代最古老的建築方法,傳播很廣,所謂版築,就是築牆時用兩塊木板相夾,兩板之間的寬度等於牆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撐住,然後在兩板之間填滿泥土,用杵築緊,築畢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牆。

朱厚煌雖然覺得在臺灣建設這樣的建築,並不是太合理,不知道這樣的建築對大風浪的防禦如何,但是朱厚煌手中沒有其他辦法了。

要新式建築,比如鋼筋混凝土建築,想都不要想了。且不說什麼鋼筋在什麼地方,就說是水泥的生產,對朱厚煌來說,就是一個難度極大的問題,先不說配方問題。也許朱厚煌可以找些專門燒窯的的老師父專門爲他研究配方,但是開礦,開路,其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就不是朱厚煌現在能承擔的。

所以說任何改變現狀的想法都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並不是想想就可以的。

“你看這工地,覺得怎麼樣?”朱厚煌一時間也沒有想到活交給汪直,也不知道該怎麼安頓汪氏一家,乾脆考考汪直。

汪直說道:“聽說殿下,是想效仿開漳聖王開擴東雍?!?

朱厚煌覺得很奇怪,已經很久沒有人不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了。朱厚煌反而升起興趣,說道:“是?!?

汪直說道:“我想福建西南有些土樓比較適合殿下。”

朱厚煌忽然想起,他前世也關注過土家樓,但是也僅僅限於關注而已。具體並不是太瞭解的,於是問道:“請你說一下。”

汪直蹲下來,用一根木棒在地上畫出一個圓形。說道:“福建土樓大多數都是圓形,一般都是四層,第一層是大多是廚房餐房,第二層是倉庫,第三層以上纔是住宿地點,一樓二樓並不開窗,三樓以上纔開窗。一般在三層以上,甚至有七層。最上層既是瞭望地方,下面的窗戶也能射箭。土樓裡面有一點水井,以及其他生活的必須品,即便是外面圍上一兩個月也能堅守?!?

朱厚煌聽了有些心動,說道:“你的意思是在這裡建這種土樓嗎?”

汪直說道:“殿下兩城相夾互爲犄角的方案,自然是萬無一失。但是隻適合要害之處,殿下遲早要讓移民在東雍上面紮根。而這土樓正是最好的辦法,一座土樓就是一個據點,從沿海向內陸發展。步步爲營,即便是面對大隊土人襲擊,也可以堅持到大隊人馬到來?!?

朱厚煌說道:“不錯?!痹觞N向島內擴張,朱厚煌還沒有形成一個方案,汪直的這個方案就不錯。

汪直見朱厚煌中意他的方案,心中不由的一動。這個方案並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功勞,還有家中老人的指點,終於能在雍王身前脫穎而出了,他說道:”草民全家遷移東雍,願爲殿下先導,建此土樓,爲殿下開路?!?

朱厚煌說道:“此言當真?!?

東雍之上,並不太平,土人的勢力並不算太弱,朱厚煌之所以一定要建兩座城池,夾著臺灣而立,雖然有一點謹慎過頭,但是並不是沒有緣由的。對朱厚煌來說還是這樣的,對汪家數百人來說,就更加危險了。說不定全家都喪命於土人之中。

汪直說道:“自然當真,只是有兩個條件,還請殿下答應?!?

朱厚煌說道:“說來聽聽。”

汪直說道:“家祖年紀大了,還請殿下開恩,讓其在澎湖頤養天年?!?

朱厚煌說道:“你有孝心,孤自當成全?!?

汪直說道:“家中人丁比較少,建土樓的時候,還請殿下幫一把手?!?

朱厚煌想了想工期,其實他覺得他現在就是一個大包工頭而已,一船船的壯丁全部拉過來,除卻在大員伐木,建設碼頭的人之外,其餘全部在這裡修建在一鯤身上的城池。只是一時間騰不出人手,畢竟不先建好房屋,修建一個堅固的據點,朱厚煌沒有底氣去開擴東雍。

也許是朱家人的通病,自從朱元璋時代就傳下來的,建造城池的習慣。

不過朱厚煌也不是光建城池其餘的什麼也沒有管的,就在一鯤身的沙洲上面,種了一些蔬菜,至少節約了很多補給。

朱厚煌說道:“暫時沒有空閒,這樣吧,你們家的壯丁先來這裡幫忙。等這座城池建立好之後,就開始爲你們建土樓?!?

一時間朱厚煌也覺得自己事情辦的亂七八糟的,簡直是一團糟。雖然安排下去的事情並不錯,但是先後順序卻感覺十分錯亂。

“我必須有一個幫手?!敝旌窕托闹邢氲溃骸拔冶仨氂幸粋€能處理內政的幫手。”他有一點後悔在京城之中推了楊慎的舉薦,楊慎舉薦的人,即便是再不成器,也能支撐起來這一攤子庶務。

朱厚煌忽然想起了唐寅。這位名傳千古的大詩人,大畫家,不知道內政點數有沒有六十以上,不過這個時候,朱厚煌簡直有一種將朱裕都拉過來的衝動,至少朱裕也是一個識字。至於朱裕團隊的其他人,大部分都已經拉過來,也是有了這些數學高手的支撐,纔算是將數千人組織起來,否則更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了。

朱厚煌處理了汪直的事情,二話不說,給還在福建滯留的唐寅送了一封信,讓唐寅速速趕過來,順便給了吳鳳儀一封信,讓他將澎湖交給吳行之,讓他也趕過來。朱厚煌感覺到他缺乏人手,瘋狂的缺乏人手。

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章 不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四十七章禮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
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章 不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四十七章禮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江川县| 浏阳市| 水富县| 吴桥县| 岗巴县| 辉南县| 治县。| 伽师县| 商城县| 拜城县| 牙克石市| 广饶县| 美姑县| 平凉市| 鹿泉市| 大余县| 凯里市| 海晏县| 通道| 温宿县| 石河子市| 夏河县| 宣汉县| 阜康市| 青川县| 桐柏县| 团风县| 永康市| 疏附县| 南溪县| 津市市| 巢湖市| 文安县| 大理市| 西峡县| 秦皇岛市| 皋兰县| 临桂县| 隆化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