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

朱厚煌敏銳的看出來莫登庸的神色不對,說道:“今日之事,莫將軍想空口白牙從我這裡拿走這些東西,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不過,當初孤答應與莫將軍做生意,現在也不會拒絕,只是莫將軍能給孤一些什麼?”

莫登庸眼睛一亮,他也知道想要空口白牙的從朱厚煌這邊要走一大批支援,本來就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莫登庸來此本來就沒有想過這麼好的事情。

莫登庸說道:“哦,不知道殿下想要什麼?”

朱厚煌說道:“我想要什麼,並不重要,而是你能給我什麼?”

交易正是開始。

朱厚煌與莫登庸詳談,莫登庸能給出的條件並不多,不過是允許雍國的商船在海陽登陸,並且不收雍國商船的稅,並且保證凡是大明的商品,都能在莫氏的控制區域裡面暢通無阻。不徵收任何賦稅。等等。

大抵是一些特權。

其實朱厚煌對這些特權並不是太感興趣,無他,跑安南的利潤有限的緊,而且還沒有爆發工業革命的大明,貨源還是比較緊張的,雍國國內也沒有形成一個瘋狂向外擴張的勢力,所有朱厚煌即便是要來這些特權,一時半會,也沒有人會用。

不過是不甘心白白的送莫登庸一個大便宜。

不過朱厚煌沒有想到,他這個條件一出,海陽的華商都搖身一變,變成了雍國人,甚至隨著莫氏勢力擴大,這華商團體全部變成了朱厚煌的忠實支持者,這裡的牛刀小試,讓朱厚煌吞併安南有一塊堅實的支撐點。

朱厚煌對俞大猷說道:“安南這邊全部交給了,你也該知道怎麼辦?”

俞大猷說道:“讓安南不能統一,誰強誰是我們的敵人。”

朱厚煌能夠安心了,他長嘆一聲心中暗道:“不知道這麼多天,沒有回東雍,東雍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了。”

朱厚煌將安南所有事務都交給了俞大猷,他自己乘船離開了安南向東雍而去。

俞大猷按照朱厚煌的意思,留占城士卒鎮守海防府。

海防雖然是一府,但是所管轄的面積,卻遠遠不如峴港,或者說,俞大猷對海防的控制,不過是港口城池,以及城池附近一帶,更遠的地方,根本沒有沒有控制。

海防是升龍的門戶,朱厚煌現在與鄭氏的關係尚可,如果大勢擴張,恐怕會影響到鄭氏與東雍的關係,到時候就因小失大了。

所以說海防只是一個釘子,釘在安南咽喉的釘子,與安南交易的貿易據點。

然後俞大猷乘船回到了峴港。

還來峴港之後,俞大猷立即大施拳腳,規劃府縣,並且開始訓練府兵,總共訓練了一萬多府兵。朱厚煌又從東雍給俞大猷補充兵員,讓朱厚煌麾下的刀鋒營總共有六千之衆,也算是滿編了。

朱厚煌回到東雍,安南的種種一時間也無法顧忌了。

“臣等見過殿下。”以陸完爲首的東雍留守百官向朱厚煌叩拜。朱厚煌連忙說道:“平禮。”

朱厚煌見陸完的樣子,說道:“陸師要注意身體。”

陸完看上去蒼老了許多,讓朱厚煌不由的感嘆到,歲月如刀啊。原本陸完雖然看起來蒼老,但是有一股精氣神撐著,看上去神采飛揚,但是現在陸完瘦骨嶙峋,看上去形隻影單,好不可憐。

“殿下,咳咳咳。”陸完一說話,就連連咳嗽。朱厚煌連忙上前攙扶,好一陣子,陸完才平息了咳嗽,說道:“殿下,臣無事。”

這怎麼是無事?朱厚煌看陸完的樣子,立即問道:“薛神醫在哪裡?”

“老臣在此。”薛神醫從人羣之中擠了出來。

雖然薛神醫在朱厚煌的心中地位很重,但是他畢竟只是一個太醫,在社會上的地位,無法與讀書人相比,所以來迎接朱厚煌的時候,他根本走不到前面。如果不是朱厚煌叫他,他只好圍觀一下就回去了。

“陸師,是怎麼回事?”朱厚煌焦急的問道。

朱厚煌的焦急並沒有作僞。朱厚煌心中對陸完的忌憚是一回事情,但是對陸完的信任又是另一回事。

朱厚煌的懷疑與信任好像是不是一對矛盾的詞組,反而是各不相干的詞語一般,可以說,朱厚煌對陸完,既懷疑又信任。

懷疑是本能,作爲一個君主,如果沒有一點敏感度將來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可以這樣說,朱厚煌懷疑任何人,在他看來任何人都有背叛的可能,沒有背叛無非是籌碼不夠而已,所以朱厚煌一來努力做到不給任何人反叛的機會,另一方面朱厚煌又關注任何一個他看中的人,加重他不能背叛的籌碼。

而信任,卻是信任陸完的能力。

陸完在東雍處理政務,朱厚煌固然擔心東雍成爲陸完的一言堂,但是對陸完的能力,還是非常信任的,有陸完在,朱厚煌可以安心的出征,不管是安慶還是越南,但是沒有了陸完,朱厚煌根本不敢離開東雍一步。

“殿下,陸長史不過是勞累過度而已。”薛神醫微微捻著鬍子說道。

朱厚煌一聽,先是鬆一口氣,然後見薛神醫臉上眼睛閃爍不定,心中一動,就知道薛神醫有話沒有說。

不過現在人多言雜不是說話的時候。朱厚煌將這一件事情記在心中。

這一次並不僅僅是朱厚煌的回來,還是征伐安南士卒勝利凱旋。

不過船上第一批上來的,並不是士卒,而是一個個骨灰盒,一個士卒捧著一個骨灰盒。一連有千餘人走過了。

這就是雍軍的死亡人數,緊接著出來的都是一個個傷員,其實能回來的傷員都是好得差不多的傷員,真正嚴重的傷員根本不可能乘船回來。

然後纔是得勝將士。

朱厚煌早已安排好了,他已經下令一下船就可以解散了,這些士卒帶著自己的賞銀,各人的各有不同,平均在五十兩上下,至少朱厚煌屢次賞賜,大約賞賜了大四十萬兩銀子。可以說一個個都趾高氣昂的。

而且大員是朱厚煌的根本要地,大員於朱厚煌,就好像是海陽於莫登庸,江東於項羽。是朱厚煌隻身到此,也能羣起相應的地方。

所以朱厚煌即便沒有特地偏斜,但是雍軍的軍官有不少都是出自大員,此刻軍官將自己發財的消息傳播開來,一時間整個大員陷入一場沸騰之中。

還有很多士兵都是江西籍,他們可以說是剛剛安頓下來,他們都是流放之身,可以說身無長物。有了這些賞銀,都要趕著回家,與家人團聚。

朱厚煌的雍兵在碼頭都散開了,好像是一滴水,融入江湖之中,但是他們的引起的反應纔剛剛開始。

他們好像是一盆涼水潑在滾油之中,一時間各處的議論沸沸揚揚的。雍軍的種種措施,也傳到了百姓的耳朵之中。

百姓是最實用的人,之前他們還對當兵有牴觸心裡,但是此刻一聽軍中還教人寫字,而且賞賜大方,並且有功的軍官,還能轉任縣尉。

縣尉一官,對很多大人物來說,是一個小官而已,根本看不上眼,但是對百姓來說,只能能吃上公家飯,就是一等一的美差了。

所以噹噹兵的好處,多於讀書的時候,想當兵的人就多了,當打仗的好處,多於不大打仗的時候,想打仗的人也就多了。

朱厚煌的所做所爲正在影響著東雍的風氣,到後來這股風氣反過來影響到朱厚煌的決策。

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九百章 影響第十三章 狩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
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九百章 影響第十三章 狩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八章 練兵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离岛区| 安图县| 耒阳市| 连江县| 南郑县| 正镶白旗| 宿州市| 五指山市| 襄垣县| 石柱| 三门峡市| 阿合奇县| 方城县| 合水县| 沭阳县| 定日县| 墨江| 宁波市| 汝阳县| 小金县| 新蔡县| 咸丰县| 荔波县| 英山县| 平湖市| 平乡县| 正蓝旗| 新民市| 兰西县| 绥芬河市| 赤峰市| 琼结县| 长沙市| 泰和县| 海门市| 闽侯县| 利津县| 灵石县| 达日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