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

這個時代從天津到北京最便捷的道路,就是運河。香河縣城以西,就是杭雄所駐紮的地方。京杭雖然延綿數千裡,但是具體在每一處,運河並不是多寬的,雖然寬窄是因爲地勢而定的。畢竟運河很多地方都是藉助天然河道。

但是這一帶畢竟不是江南,水量有限,所以很容易就攔住運河,封鎖住航道。

“殿下,前方是就杭雄的營地。”吳庸之給朱厚煌指過去。

此刻的運河之上,一艘船都不能流通了。

且不說,杭雄將運河封鎖的死死的。即便是雍軍過來,也是調動數以千計槽船,覆蓋了運河所有水面。

雍軍安營紮寨也是水陸連營。

朱厚煌看過去,也覺得很棘手。問道:“這杭雄到底是什麼人?”

“杭雄,字世威。世襲爲綏德衛總旗,杭雄承蔭並積功升爲指揮使。正德七年,杭雄升爲都指揮僉事。十二月,四川百姓廖麻子率衆起義,攻破四川綿竹、金堂等縣,杭雄奉命前往鎮壓。正德八年,廖麻子重振旗鼓又舉義旗。四月,起義失敗。廖犧牲於劍州。事後,杭雄守備西寧,經尚書楊一清推薦,升爲延綏遊擊將軍。後從都御史彭澤經略哈密。正德十一年,與副將安國擊敗來犯的蒙古貴族小王子部衆,升爲都督僉事、改參將,連升爲都督同知,統率邊兵守衛京師。

正德十二年八月,先帝幸大同。杭雄爲先帝侍從,當即被升爲大同總兵官。

嘉靖初年,僞帝裁撤傳奉官,杭雄被裁減,調爲都督僉事鎮守邊防。二年,蒙古率萬餘騎兵進擾密雲,杭雄奮力擊退。不久,蒙古又大舉侵入邊境,杭雄不能抵禦,要求辭職,朝廷未許,調往延綏,在僉書後軍都督府任職。

三年九月,吐魯番酋長擾肅州。朝廷命杭雄佩“平虜大將軍“印任總兵官提督陝西、延綏、寧夏、甘肅四鎮軍務。杭雄的軍隊剛到酒泉,吐魯番酋長已退卻。杭雄不戰而得封錦衣千戶,班師回寧夏。

四年,升爲宣府總兵官??箵粼絹碓筋l繁的蒙古進攻?!眳怯怪f道。

吳庸之或許沒有別的本事,但是對於關鍵人物的履歷,還是背的滾瓜爛熟的。

“原來也是先帝舊臣?!敝旌窕驼f道。。

如果仔細分析這杭雄的履歷,他應該是參加過當初應州之戰。朱厚煌細細想來,似乎對這個人有一點印象。

不過,那時候他關注的是江彬,許泰,沒有怎麼關注下面的人。

一看就知道,如果有辦法的話,嘉靖絕對不會放杭雄帶兵的,不過正如之前所言,正德在大明軍隊的影響太深了,雖然六年過去了,但是明軍高層之中,還有很多帶著正德痕跡的將軍,這杭雄就是其中一個。

“如此,就請殿下書信一封,與這位杭雄杭將軍敘敘舊情?!睏钌髡f道。

朱厚煌一聽,就知道是離間之計。

嘉靖對自己控制軍隊的能力從來是不自信的,他寧可讓邊軍爛掉,也不願意加強邊軍的實力,因爲他無法保證邊軍的戰鬥力,他寧可投入大資源,從浙江另起爐竈,創立浙軍。

按著嘉靖的想法,就等浙軍平定雍王之後,將浙江調到九邊去。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不過,這離間之計,不過是上不了檯面的伎倆。朱厚煌不指望能有什麼大用處。

朱厚煌問道:“劉老刀,江面上事情就交給你了,能不能打下來?”

劉老刀說道:“請殿下放心,臣這就回去調集兵馬,明日大舉進攻,定然攻破敵軍的水寨?!?

劉老刀所部並不適應雍軍水師推行的火炮轟擊的戰法,大多習慣奪船肉搏,所以劉老刀逐漸被黃士龍所代替。

但是在這裡劉老刀所部正好能用。

畢竟運河不是什麼大江大河,海船什麼根本行不得,船小,也架不了什麼大炮。所以想要取勝的話,就必須靠肉搏了。

不過劉老刀所言沒錯,現在劉老刀還真的調集兵馬。

因爲雍軍水師大多都在海外,少部分在天津駐守,用來封鎖運河。而調集過來船隻大多是漕運水手,指望他們打仗,是萬萬不能的。不過水路便捷,也許三五日,能調集好足夠的人手。

“殿下,臣以爲這一戰勝負不在運河,而在運河兩岸。因爲運河太窄來了?!蓖糁闭f道:“如果敵人想堵塞運河,隨時都可以。唯獨控制運河兩岸,才能讓運輸暢通無阻。”

運河很多地方,很寬闊,那些都順應天然河道的地方,真正人口開鑿的地方,都不會太寬的,畢竟要考慮成本問題。

堵塞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雍軍就有這樣的想法,爲了防止南方的明軍來支援北京,所以雍軍的備用計劃之中,就有斷絕運河的計劃。

“臣請命與吳將軍,分兵兩岸,先奪運河兩岸,再處理運河問題?!蓖糁闭f道。

朱厚煌說道:“好。吳明,汪直兩人各自行動吧?!?

“是。”兩人齊聲回答。

兩支軍隊沿著運河兩岸展開。

“報雍軍從兩岸上過來。”斥候來報。

杭雄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立即派人打回去,讓雍軍看看我九邊精銳的離開?!痹掃€沒有說完,杭雄就逃也是的離開。

剛剛杭雄正面對錦衣衛的查詢。

嘉靖纔不敢將最後的機動兵力給正德的舊部。而比如派錦衣衛來監督,監督杭雄的人錦衣衛就是陸九。

陸炳成爲錦衣衛指揮使之後,收了十三個義子,就是所謂的十三太保。被陸炳分別委以重任,而陸九就是任務就是監督杭雄。

杭雄知道自己身上楊一清的痕跡,正德的痕跡,擦都擦不乾淨,底氣不足,不敢與錦衣衛硬抗。

陸九看杭雄離開,也沒有留。

陸九重點關注杭雄所部,可以所每一支兵馬都是有錦衣衛的坐探,並不擔心杭雄投敵,但是爲了給上面交差,也必須爲難杭雄。不然上面的人聽說,你與被監視的對象關係很好,簡直是其樂融融。上面會怎麼想。

陸九很快就開始擔心雙方交戰之事了,雍軍北上簡直是未逢一敗。今日之戰的勝敗,陸九豈能不擔心???

他們錦衣衛是長期與雍王的繡衣衛相愛相殺的,雍軍與明軍交戰不足半年,但是錦衣衛與繡衣衛的交戰,已經持續了數年了。彼此之間血仇從來不少。

如果雍王得勢了,很多人都可以轉頭向雍王效力,但是唯獨錦衣衛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杭雄帶著五千騎兵沿著運河南下,不過,一會功夫,就看見了。雍軍的陣列。

雍軍的陣勢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好像是一塊塊磚石一樣,雖然在行軍之中,但是面對騎兵來襲,不過一會功夫就轉換爲方陣。

杭雄用望遠鏡看去,細細看看雍軍的軍陣。

雍軍的軍陣火器數量並不是太多的,都放在最前方,有火槍火炮,杭雄也相信雍軍還有那一中手持的炸彈,畢竟打了半年仗了,雍軍火器早就無法保密來了。

在火器後面,就是整整齊齊的長槍如林,中間留有通道,等火器一放之後,就會退回軍中之中,有大陣保護。

不過,杭雄卻看出破綻。無他,雍軍的軍陣太嚴密,太死板了。卻不知道戰爭是一種藝術,絕非按部就班就可以的。

杭雄放下望遠鏡說道:“諸位兄弟,建功立業,就在眼前,跟著我殺一個封妻廕子。”

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十七章禮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
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十七章禮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长垣县| 丁青县| 平湖市| 牙克石市| 同心县| 五华县| 鸡西市| 曲麻莱县| 彰化市| 广东省| 壶关县| 永顺县| 锡林郭勒盟| 财经| 遂川县| 青河县| 三门峡市| 冕宁县| 铁岭县| 临漳县| 麻江县| 宁安市| 靖江市| 团风县| 杂多县| 泗阳县| 分宜县| 墨竹工卡县| 林西县| 广昌县| 邓州市| 井冈山市| 大庆市| 论坛| 城固县| 德保县| 招远市| 灵璧县| 奇台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