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

“怎麼辦,怎麼辦?”朱厚煌心中想道,他大腦急速旋轉,頭上微微見汗。

放棄鄭路是最妥當的方法,但是朱厚煌絕對不想這樣做。並不是朱厚煌多在乎鄭路,而是朱厚煌不能讓自己屬下認爲自己的天性涼薄。

如果去救鄭路,很容易讓這邊的船隻也搭進去。

因爲朱厚煌所帶過來的船隻,大多是海船,這些海船在南京往下的長江之中航行,沒有一點問題,但是在南京往上的長江之中,就要小心了。

朱厚煌先前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此刻想來,真是一頭冷汗。

如果此刻去救鄭路,是不是,救鄭路的船隻也擱淺在哪裡?那時候損失就更大了。

不過一會兒,朱厚煌就有了決斷,暗道:“軍心爲重,縱然有些損失也認了。”朱厚煌立即命令兩艘三桅船去救鄭路,讓鄭路船上的人全部轉移,然後將船一把火燒了,將船上上的所有火炮都推進長江之中。

兩艘三桅船,小心翼翼的靠過去。他們一邊靠過去,一邊小心自己船隻周圍的水位。正在接近的時候。寧王的水師過來。

朱厚煌只能咬著牙,說道:“衝上去擋住寧王水師。”

因爲這一個意外,本來能全身而退的戰鬥,立即變得勝負未知。

雍國艦隊猛地向上遊衝過去。一時間火炮齊發。

轟轟的火炮之聲,壓制住了其他所有聲音,硝煙瀰漫之中,在江面上散出一層薄霧。硝煙的味道瀰漫開來。

雍王水師用兇猛的火力壓制住了上游的船隻。這一次寧王水師也拼了命,朱厚煌看見好幾艘小船紛紛被點燃。順水下面放過來。

是水戰之中,常用的火船。

對於火船,朱厚煌早有應對的辦法。

或者說並不是朱厚煌的辦法。而是福建水師傳承下來辦法,用長長的竹竿,猛地撐住火船,然後然後幾個人一起用力,將火船給頂開。

這火船並不是蓄謀以久,而是臨時採取的應對,這樣一來。還好對付。如果早就準備好的火船,就不會是一這四五艘船了。而是幾十艘火船。

就在雍國水師正在辛苦的與寧王水師戰鬥,甚至就要短兵相接的時候,鄭路這邊,也開始緩緩的撤退了。

兩艘三桅船並沒有直接與鄭路的船對接,而是遠遠的拉開距離,用繩索連接,利用五桅船與三桅船的高度差。一個個順著繩索滑過來。

鄭路是最後一個。他看著完好無損的五桅大福船,還有泛著冰冷光澤的佛郎機炮,心中不由有些不捨。

他是海盜出身,從來沒有用過這麼好的船。這麼好的火炮,結果這一艘船還沒有剛剛到手,就立即面臨被摧毀的處境,讓鄭路怎麼舍的啊?

不過不捨的人,該怎麼決斷,還是要怎麼決斷的。鄭路拉出一道長長的火線,將一頭插入,堆積在一起的火藥包之中。點燃之後,頭也不回的順著繩索來到一艘三桅船上。

兩艘船稍稍離開遠一點,就聽見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之聲。卻見這艘從中間,猛地爆炸開來,隨即燃起了熊熊大火,好像是一個巨大的火炬。

這樣大的動靜,根本不用去提醒,整個戰場上都知道了。

“走。”朱厚煌立即下令。十幾艘船齊齊掉帆,順水而下,速度極快。

剛剛與朱厚煌激戰的船隻幾乎沒有幾個緊緊跟在後面追擊,無他,雍國水師兇猛的火力,讓他們吃了很大虧,每一艘船上不是屍橫遍野。船舷上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個大洞。有的還在咕咚咕咚的進水。

雖然一時間沉不了船,但是時間一長,這船隻難免要傾覆的。

不過,這些船隻不追擊,不等於朱厚煌一點事情都沒有,因爲朱厚煌的後面現在也有幾十艘船攔截。

狹路相逢勇者勝。雍國水師鼓滿風帆,直愣愣的撞了過去。相距較遠,先用實彈,然後再用散彈,再接近,就狠狠的撞過去。

福船高大的身軀,比起這些民船,就好像是座海上浮動城池一樣。而且這船隻建造的時候,都是嚴格要求的,超乎一般軍用標準,而寧王軍的這些船,根本就是民船,民船要求的是經濟性,而不是堅固。

這一撞高下立辨。

朱厚煌死死抓住了身邊的桅桿,只覺得身體猛地一震,身下的船隻好像是一下子高了起來,再然後重重的砸了過去。

朱厚煌再往後面看去,卻見一大片木頭碎片鋪滿了江面。

朱厚煌心中苦笑:“沒有想到打了半天,第一艘被擊沉的船隻,是被撞沉的了。”

十幾艘大福船,都是黯然通過了寧王軍的攔截,只是幾艘三桅福船,與寧王船隻的體型上的差距,並不是太大的。

“殿下,你看。”戚景通立即指著後面向朱厚煌說道。

朱厚煌抽開望遠鏡看過去,卻見六艘三桅船被重重圍在一起。雙方的船隻相距,不過數丈之遠,此刻寧王軍的火器也能用了。

不管是虎蹲炮,還是一窩蜂,還是其他亂七八糟的火器,一時間全部發射。與佛郎機炮發射散發出來的煙霧,混合在一起,一時間遮擋住了朱厚煌的視線,他眼中煙霧繚繞,看不真切。

朱厚煌雖然沒有看清楚,但是卻也知道,後面這幾艘船相當的危險。

“回去。”朱厚煌心中滴血。

他心中不由的暗地檢討,心道:“這一段時間,我過的太順了,以爲寧王軍的戰鬥力,還比不上海盜,但是大錯特錯。”

是的,寧王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韌性卻相當厲害。

如果現在羅列傷亡的話,就會發現,在這一次短短的接觸之中,寧王軍大量傷亡,船雖然沒有沉多少,但是船上的人卻死了不少。

但是即便是這樣,寧王軍依舊保持了前仆後繼,沒有後退。當然這也許是水流的原因,但是如果沒有有力的組織,即便是水流不利,也擋不住人求生的慾望。

至少海盜打不了這麼傷亡慘重的勝仗。

雍王軍的傷亡並不多,但是朱厚煌的本錢小,經不起損失。

特別是雍王水師本部,可以與朱厚煌的親軍相媲美。都是朱厚煌的心尖。是朱厚煌嫡系之中的嫡系。朱厚煌指望這些種子,將來能擴充出來稱霸四海的艦隊,怎麼能不心疼啊。

這一次雙方都是靠得非常近的近戰。幾乎能看見對面船隻上的人臉。

朱厚煌讓親軍之中的火槍手,上甲板列陣以待。

雙方的火器胡亂發射,一窩蜂好像一陣雨一樣噴射下來,奪奪的聲音,是弓箭射在了甲板之上,叮叮噹噹的聲音,是弓箭射在火炮上,與鐵甲之上,還有沉悶的入肉之聲。還有幾聲慘叫之聲。

還有咚咚的聲音,是實心彈敲擊在船舷之上。

不得不說?,朱厚煌都是大船,船舷高,在水戰之中還是有大的優勢的,外面船隻的炮彈只能打在船舷之上,根本不能打在甲板之上,唯有拋射的弓箭什麼的能打在甲板之上,但是朱厚煌往下面的,卻是一打一個準,將下面的甲板清掃了,一遍又一遍。鮮血簡直將甲板染紅了。

再加上列隊的火槍說,一排排的向下面射擊,密集的彈雨,幾乎不留任何縫隙,將這個甲板給覆蓋住了,雙方交鋒不過一會兒,對面的船隻就承受不住了,紛紛推開。

不一會的功夫,朱厚煌的座船就與幾艘三桅福船匯合在一起了。

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一百章 傷寒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
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一百章 傷寒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木兰县| 疏附县| 哈巴河县| 汉沽区| 大邑县| 正阳县| 蛟河市| 盈江县| 莱芜市| 平昌县| 福鼎市| 江孜县| 沽源县| 灌阳县| 化隆| 凤城市| 乐昌市| 黄平县| 红河县| 滦南县| 丹江口市| 红原县| 合山市| 防城港市| 乌恰县| 奉节县| 周至县| 龙川县| 赤水市| 水富县| 六盘水市| 黔江区| 正安县| 合川市| 许昌市| 松原市| 出国| 山阴县| 镇坪县|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