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

朱厚煌臨時能拉過來的增援,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很少。也分爲這樣幾部分,比如第一部分,就是朱厚煌身邊的人,他們都是水師之中的跳幫手,個人武藝也是一等一的厲害。雖然人數並不多,但是在城頭征戰之中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是鋒刃,衝在最前面。

更多的是臨時從城下拉過來的青壯。

這些青壯大多數都是南門附近的青壯,剛剛連女人都派上來運輸物資的樣子,朱厚煌很明白,南門附近的戰爭潛力,早已經透支了。

還有一批,就是朱厚煌從城中間拉過來的火槍手了。

這些人加起來,就是現在他們的戰鬥陣容。

而雍王水師的跳幫手是其中最重要的鋒刃,衝在最前面的一批人都是這一些人。以他們爲鋒矢,才這麼輕易的將敵人從城牆上清理出去。

此刻寧王軍的鋒刃是王綸,並不是這些好勇鬥狠,海盜出身的跳幫手能夠抵擋的。

並不是說好勇鬥狠的人武力不行,恰恰相反,這樣的武力值不行,恰恰相反,這樣的人武力值都不錯。

但是世間的任何技藝,並不是單單的依靠興趣,或者說天賦能夠達到極高境界的。武藝也是這樣。

單單的好勇鬥狠,不過是吃得年輕力壯的天賦而已。對一般不懂得怎麼與人拼命的平民老百姓,自然是無往不利,對一般小兵也過得去。但是對系統訓練出來的高手,就抵擋不住了。

而毋庸置疑,王綸是一個高手。

王綸一柄長刀速度極快,出手之間,好像是砍菜切瓜一般,一連殺死十幾個人,殺得城頭上大亂陣腳。他身後的士卒隨即衝了上來,好像是趕羊一樣,將安慶城中的青壯往後面趕過去。

一些青壯見後退不及,乾脆從城牆上跳了下去,他們當然不會向城外跳,只會向城內跳。

但是不過兩丈高的城牆,看上去的確不高,但問題是即便是再不高,在沒有緩衝的情況下,也足以摔斷腿。

噗噗通通,好像是下餃子一樣,一連數十個人,寧可摔斷腿,也要從城牆上跳下來。

王綸眼睛一亮,暗道:“我只需動搖,安慶城中的軍心士氣,對前線征戰大有好處。”王綸立即吩咐下去,讓人墜入安慶城。

幾個人解開腰帶,將腰帶連在一起,成爲一根長長繩索,一排排人墜成而下。按王綸的吩咐,他們進城之後,什麼事情也不做,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放火。

不多時,熊熊大火從南門附近開始燃燒起來。濃煙好像是一柄長劍,沖天而起。

“殿下,你看。”

朱厚煌一扭頭看見了,後面的濃煙,一時間都呆住了。

雙方反覆爭奪的一段城牆,就是南門城門附近,這附近只有一處可以登城的地方,就是南門城門處,其他地方,向下城,必須跳下去。

朱厚煌並不擔心,寧王軍大舉攻進城中。但是,他也非常明白,這個濃煙升起,對安慶城中的士氣,將是怎麼樣的打擊。

特別是安慶城中,並沒有多少士卒,大多是安慶民狀,有時候這些民兵的戰鬥力並不比正規軍差,特別是在保衛自己家的時候。

但是民兵就是民兵,他們的戰鬥力受他們的情緒,影響很大。後面狼煙升起來,他們自然會以爲安慶城別的地方已經失陷。他們士氣定然會被動搖,說不定,還會崩潰。

朱厚煌只覺得頭皮發麻,他看了李良欽一眼,又轉過頭。他知道李良欽現在的情況,不能上陣殺敵。他大聲喝道:“誰爲孤殺此人?”他舉起手來,指著王綸的王字大旗。

俞大猷大聲說道:“殿下,臣願意爲殿下殺此人。”

朱厚煌一時間有一點猶豫,他雖然不是在最前方,但是王綸的實力他也是看在眼裡,雖然俞大猷也是他麾下的好手。但是朱厚煌對俞大猷的看中,更希望幾十年後,俞大猷可以是雍國的中堅將領。唯恐他有失,只是這個時候,如果不趕快解決這個問題,朱厚煌覺得,他恐怕是等不到幾十年後了。

“就拜託大猷。”朱厚煌說道:“記住,如果不敵,活著回來。”

俞大猷深深的看了師傅李良欽一眼,再擡起頭看向朱厚煌說道:“臣定然提此賊人頭來見,如若不成,臣提頭而見。”

俞大猷提著一根長槍,越過正在潰逃的人羣,帶著幾十名跳幫手,逆流而上,衝了上去。

當俞大猷正要與王綸一戰的時候。滾滾濃煙也讓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劉養正眼睛一瞄,說道:“殿下,殿下。您看。”

寧王轉移開視線,看了過去,只一看發現一道細細的黑線懸浮在天的盡頭,好像是狼煙一般。不由有些不解的問道:“劉先生,那是什麼?”

劉養正壓抑著自己的欣喜道:“那是濃煙,安慶城中著火了。”

寧王也不是笨蛋,重複說道:“著火了。”瞬間他眼睛一亮,說道:“是王綸得手了嗎?”

“以臣所見,恐怕正是這樣。”劉養正不敢將話說死,微微留了一點退步,說道:“城中失火,城頭的士卒,定然事情動搖,請殿下下令猛攻,敢回顧者斬。”

寧王也知道,情況到了關鍵時刻了,說道:“好,傳令下去,猛攻,敢回顧者斬,不過不能有懲罰,沒有獎勵,讓人以爲孤薄情寡義,今日登城賞黃金千兩,連升三級。”

“黃金千兩,連升三級。”的命令,在一聲聲的傳遞之中,傳遞到了戰場之上,一時間整個戰場上的寧軍都好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連性命也不要了。

不錯,這就是一針雞血。

對領兵的將軍來說,是伯候的爵位,對下面的小兵來說是,黃金千兩。連升三級。

一瞬間,寧軍的歡呼之聲,幾乎要壓過,城頭佛郎機炮的轟鳴之聲了。一時間城頭陷入風雨飄搖的處境之中。

戚景通就深刻的體悟到這一點,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好像在一條在狂風暴雨之中掙扎的船上。

在城中有濃煙升起的時候,戚景通第一時間發現了。他的心中的一根弦崩得一聲斷裂開來了,他不由的自問:“是城破了嗎?”

戚景通作爲一名宿將,他在安慶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早就將安慶城裡裡外外全部勘探的一清二楚,所以這邊濃煙一冒起來,戚景通就知道,這火頭在弄什麼地方,就在南城靠近城門的地方。

這也是城破之後,最容易被攻擊的地方。

那一帶是整個安慶城最繁華的鬧市,無數貨物由長江水道運來,聚集在這裡,然後被各地的人買走,這裡最繁華。也最容易被劫掠,一劫掠起來,自然是與防火一起的。

“我該怎麼辦?”戚景通自己問自己,隨即他立即有了決定。說道:“傳令下去,是城中有寧王細作放火,等一會兒。等一會兒,這火頭就會熄滅,讓下面的人不必驚慌,好好的守城。”

如果今日一戰,只是爲朱厚煌打的,戚景通絕對會動搖,他雖然腿斷了,但是身邊還是有幾名忠心耿耿的家丁?,護送他離開這裡還是可以的。

但是這一戰不僅僅是朱厚煌的事情,而是大明朝的事情,戚景通或許可以選擇背叛朱厚煌。但是他絕不會,也不能。背叛大明。所以戚景通的選擇只有一個,就是在這裡,繼續戰鬥,直到戰死。

“來之前,夫人懷孕了。蒼天保佑,是一個男孩。”

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十章 長史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九章 打虎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十章 長史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十章 長史第三百章 安南終
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十章 長史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九章 打虎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十章 長史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十章 長史第三百章 安南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兴义市| 家居| 武平县| 襄垣县| 井陉县| 绥阳县| 林甸县| 水富县| 瓦房店市| 东兰县| 怀安县| 洛川县| 西平县| 黑山县| 电白县| 太仆寺旗| 宜城市| 仁怀市| 肃北| 云梦县| 开封县| 邵阳县| 喜德县| 贵定县| 库车县| 吉林省| 神农架林区| 乌拉特后旗| 法库县| 枣强县| 禄劝| 梨树县| 娱乐| 镇坪县| 安顺市| 淅川县| 平原县| 长阳| 天柱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