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

熱熱鬧鬧的迎接儀式散去之後,朱厚煌立即將薛神醫叫過來,問道:“剛剛你爲陸師醫治,好像是意猶未盡,到底想說什麼,現在可以直接對孤說了吧。”

薛神醫說道:“殿下,陸長史的病已經撐不下去了。”

朱厚煌在心中已經有所預料了,但還是大吃一驚,說道:“怎麼回事?孤走之前,不是還好好的嗎?”

薛神醫說道:“陸長史上了年紀,本來體質就虛,有一個風吹草動,就容易生病,再加上這一段時間操勞過度,大大損傷了元氣。這個年齡的老人,元氣都與性命相關,故而陸長史的身體實質堅持不下去,如果,這樣繼續下去,長史恐怕活不過今年,如果回家修養,還有頤養天年的可能。”

朱厚煌長嘆道:“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薛神醫沒有說話,他不會重複自己的判斷,有什麼不說話也代表的一種態度。

朱厚煌說道:“真的無法挽回了嗎?”

薛神醫還是不說話,好像用無言的諷刺,來嘲諷朱厚煌。

朱厚煌說道:“孤知道了。”朱厚煌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如果沒有其他事情,臣就先行告退了。”薛神醫說道。他不等朱厚煌回到,就行了一禮,就緩緩的退了出去。

朱厚煌面對薛神醫的古怪脾氣,也只有微微嘆一聲氣而已。他再次思考陸完的問題,他想到我是不是給陸完加了太多的事情,以至於他有今日之事。

現在想過,朱厚煌說是信任陸完,但是似乎將陸完當成牲口,什麼事情都被交給陸完,以至於今天。

他微微搖頭,不去想誰是誰非,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趕快將陸完的繼承者準備好。陸完的繼承者,早已準備好了,不是別人,就是王陽明。

但是王陽明的思想與朱厚煌的思想,還是有些差距的,所以朱厚煌必須儘快與王陽明溝通,希望能說服王陽明。

但是王陽明這樣大學問家,對自己學說相當自信,朱厚煌也沒有把握能說服王陽明。

不過不管怎麼是都必須試一試。

“殿下,陸長史求見。”朱厚煌這邊還在關於陸完的事情,萬萬沒有想到,正主就這麼上門了。

朱厚煌立即說道:“快請,快請。”

不一會兒,陸完進來了,不過陸完進來的時候,並不是一個人進來。而是有兩個人攙扶著陸完。

朱厚煌見狀立即起身相迎。說道:“陸師,還要保重身體要緊。”

陸完被攙扶到書桌之前坐下來,陸完淡淡的說道:“想來殿下已經知道,臣的病情了。”

“孤知道了。還請陸師放心,孤一定會請最好的醫生來爲陸師醫治,今後的日子還長的。”朱厚煌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人,只好說些這樣的話。

陸完說道:“算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臣早已不在乎了,只是落葉歸根,兔死首丘。臣想回江南,安安穩穩的過剩下的日子。”

朱厚煌說道:“陸師不必泄氣,會有辦法的。”

朱厚煌自己都感覺自己的勸慰蒼白無力。

陸完微微一笑,不再繼續這個話題了,反而開始與朱厚煌交接他現在的工作。

“屯田之事,臣完成一個輪廓,剩下的只需按照臣的規章制度,往裡面填人就行了,”說話之間,將一本書遞給了朱厚煌,說道:“這是臣制定的方案嗎,還請殿下過目。”

朱厚煌雙手接過來,卻見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屯田方略》,

朱厚煌匆匆翻了一遍,卻見上面的東西相當複雜。從接受移民,到開山燒荒,從分兵編組,到巡山點穴,等等,可以說能有的,全部都有。只要有人能將這一本書吃透了。他就能接管整個東雍的屯田大業。

這書中還夾著一張大紙,朱厚煌抽出來一看,這一張圖畫的是朱厚煌非常熟悉的東西,不是別的,就是東雍本身。

上面大片大片空白,都是山中林間,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上面線條密集的地方有兩處,從北港向南一帶,另一片就是大員附近的雍南平原。

上面點是新建的縣城,還有道路,還有河堤,等等事情,朱厚煌看的大西過望,似乎看到了將來東雍最美好的未來。

如果上面的計劃完全開墾出來。東雍就會一躍成爲海東大府。那時候東雍就有能力支持朱厚煌的大計劃。征戰南洋的大計劃。

陸完看著朱厚煌的樣子,心中也放下心來了。

陸完回過自己平生,也覺得在東雍的事業,是他生命之中最爲看中。此刻有朱厚煌這樣看中,定然不會半途而廢。

“咳咳咳。”陸完又開始劇烈的咳嗽。

朱厚煌連忙放下的地圖,上前問道:“陸師,你感覺怎麼樣啊?”

陸完說道:“還好,東雍屯田之事,臣不能再幫殿下的忙了,還往殿下好自爲之,要牢牢記住,欲速則不達。凡是不要太著急,殿下富於歲月,不必如此著急。”

朱厚煌見陸完說完話之後,氣色有些不對,立即派人去叫薛神醫,幸好薛神醫並沒有走遠,還來得及救治陸完。

朱厚煌問道:“陸師怎麼樣了?”

“陸長史,需要靜養一陣子了。他的病比之前要厲害的多了。”薛神醫說道。“絕對不能承擔現在的職務了。”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病來如山倒,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他想的換相之事,來得這麼快。顯然陸完的病情不是一日了,而是好多天了,就是爲了等朱厚煌回來而硬撐著,此刻心中才一放鬆,就轟然發做開來。

朱厚煌咬著牙說道:“就請你好生醫治陸師,什麼藥材都不是問題?”

薛神醫說道:“倒用不了什麼名貴藥材,之前陸先生爲了支撐病體,早已服用了不少名貴藥材,現在根本是虛不受補,只能溫養了。”

朱厚煌說道:“那麼,孤就不打擾薛神醫了,任何關於陸師的情況,統統要彙報給孤。”

“是。”薛神醫滿口答應下來。

陸完的突然病倒,打了朱厚煌一個措手不及。讓朱厚煌一是有些頭皮發麻。他心中暗道:“看來,我必須立即確定續任之人了。”

在朱厚煌設計的雍國體制之中,這爲雍王長史其實就是東雍宰相。掌管整個東雍的政務,是一等一的實權,這樣的權力,讓雍國長史一日不可或缺。

甚至可以這樣說,雍國可以無君,不能沒有丞相。朱厚煌離開東雍去外面打仗,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這個位置,是整個東雍的大管家,絕對不可有一日或缺。

“殿下,太后與王后正在等你,請您過去一趟。”一個太監說道。

朱厚煌已經一兩個月沒有在東雍,自然也沒有與吳太后與,他的後宮佳麗見面了。她們又不想拋頭露面,就在雍王府等著,誰知道左等不來,右等還不來,只好派人來催了。

朱厚煌自然想去見見家人,還有已經懷孕的許藍,但是現在事情趕到一起了,只好先將事情辦了再說其他。

“去稟報母后,說陸師病了,孤現在回不去,讓母后好生休息,孤忙完這一陣子就去見她。”朱厚煌說道。

小太監躬身退下去了。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對身邊一個侍衛說道:“去將王師請來,說孤有事情請教。”

“是。”侍衛答應一聲,立即下去了。

朱厚煌回到自己的書房,深吸一口氣,等一會兒,他與王陽明之間,有一場仗要打。

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
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江川县| 南通市| 胶南市| 从化市| 镇原县| 邵东县| 昌黎县| 郴州市| 合水县| 云和县| 罗甸县| 文山县| 霸州市| 珠海市| 巴南区| 台中市| 南汇区| 许昌市| 洛南县| 武安市| 西贡区| 遵化市| 浮山县| 宿州市| 吉安市| 酒泉市| 珲春市| 东阳市| 交口县| 甘肃省| 婺源县| 科技| 东乌| 云和县| 巴楚县| 云阳县| 林西县| 潮州市| 呼伦贝尔市|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