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

夜色已深,朱厚煌依舊在苦苦思索。

這一次對朱厚煌來說也是一個難題。山區做戰的課題,他從來沒有遇見過,也沒有訓練過。他麾下的精銳親兵,全部練習的是結陣而戰,對山區做戰來說,未必比山民強上多少。

唯一讓朱厚煌感到慶幸的是,北港附近的山頭並不算陡峭。雖然在山區之中,層層疊疊,兵力非常不容易展開。訓練上的優勢,武器上的優勢,將會被地利蓑抵消,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北港附近,萬萬稱不上天險了。

即便如此,對朱厚煌來說過也是一件棘手的難題。朱厚煌不由的心中暗暗思忖。轉過身問道:“俞大猷,你說這礦區這一夥人,並不通過北港運輸?你懷疑他們有另外的港口?”

“正是如此。”俞大猷非常強調這一點。

礦區雖然有金子。但是人不只能依靠金子活下來。即便是他們開採出金礦,也要買賣出去。這是必然,俞大猷並沒有發現足夠數量的物資從北港出入,要麼這些人已經將礦區建立起自知足的體系,要麼他們另外有港口。

朱厚煌一直在東雍開荒,知道在荒島上建立起一個自給自足的體系有多難。他絕不相信,一羣匪徒,能在幾個月內,用遠遠少於朱厚煌的資源,做成了朱厚煌都沒有做成的事情,所以真相只有一個。

礦區另有港口通向大海。

朱厚煌看著自己畫的簡易地圖。北港就是後來的臺北市。而臺北金瓜子金礦,就在臺北東邊,離海岸線不遠。絕對有機率在海邊弄一個小港口,不需要有北港這樣的條件,只要能停一些小船,就足夠了。

朱厚煌思忖一番,最終決定兵分兩路。朱厚煌說道:“俞大猷聽令。”

俞大猷大聲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令你帥五個百戶,屯駐礦區山下,不得令一人下山。”

俞大猷說道:“臣聽令。”

不是俞大猷小看這些人,他們如果敢與雍王親兵,正面放對。俞大猷手中即便只有五百人,對方就算是有數千人,他也有信心正面擊潰。

烏合之衆與正規軍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從歷史上農民起義軍初期,屢屢被數千,甚至數百的人官軍被擊潰,就能看得出來。

朱厚煌繼續說道:“剩下人跟住孤繼續乘船往動,搜查沿海,看看他們的港口到底藏在什麼地方?”

朱厚煌打得注意就是兩面夾擊,以圍困爲住。山中的物資必須要外界供給,朱厚煌斷了他們的港口。又讓俞大猷掐斷通過北港的道路,時間一長,山中比如堅持不下去,這就是反客爲主之策,唯一的麻煩是遷延時日。不能速戰速決。

不過朱厚煌知道自己的根基淺薄,寧可穩一點,也不敢冒險。

第二天一早,朱厚煌就乘船離開的北港。船隊沿著海岸線上一點點的向東搜尋。

海上行舟,並不能離海岸太近,唯恐被海中的礁石撞到了船隻。現在因爲要搜尋港口,又不能離海岸線太遠,否則小很多小海灣,河汊根本就看不清楚。故而行船相當困難,更不能太快了。

用了整整一個下午,到了傍晚時分,桅桿上纔有人高聲大喊道:“殿下,找到了,找到了。”

朱厚煌大喜,立即拔出千里鏡向海岸上看去。立即發現一出升起了裊裊炊煙。也正是這裊裊炊煙暴露了他們。

不用朱厚煌交代,大船緩緩的向岸邊靠近。離海岸還有一里多地的時候,停了下來。剩下的只能換乘小船才能登岸了。

這裡並具備作爲一處港口的條件,不過朱厚煌看那炊煙就在這附近,只是一時間不知道在什麼地方。

此刻天色已完,夜晚行舟不便,只好在海上停了下來,吳明猶豫再三,一咬牙說道:“臣請命,今夜上岸一探。”

朱厚煌說道:“現在敵情不明,現在就上去。危險不小。”

吳明如何不知道其中危險不小,但是富貴險中求,如今他的地位岌岌可危。他自己思忖自己,沒有帶兵的才能,千餘人馬就足夠他煩惱了。再多根本就管不過來了。在武藝上也屬於高不成低不就。比起一般士卒算是好手,但是與李良欽這樣的高手相比,根本是雲泥之別。吳明在朱厚煌;身邊找不準自己的位置,想延續自己在朱厚煌身邊的地位,不捨命拼殺怎麼能行啊。

吳明說道:“爲殿下效力,雖死無憾。”

朱厚煌其實也對岸上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吳明如此急切的想請戰,朱厚煌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

吳明心中一喜,說道:“定不負殿下所託。”

吳明立即下去準備了。乘著夜色換乘小船,一點一點向海岸靠近。

今夜月光不錯,雖然不是滿月,月光好像是輕紗一樣。籠罩著整個天地,即便不打火把,也能看出眼前海岸的輪廓來。

吳明帶了一個百戶。分乘數條船上岸,所有人都沉浸在行動之前,危險的氣氛之中,只聽船槳打擊水面的聲音,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聲音了。從換乘到登陸的距離並不遠,不過一柱香工夫而已。但是吳明就已經捏了一把冷汗。

吳明是北人,對大海有一種天生的恐懼之感,游泳只停留在會的階段。再加上海岸上未知的危險。讓吳明繃緊的神經幾乎要崩斷了。

還好一路上來,有驚無險。除卻到了岸邊不能乘船,只好涉水而上之外。沒有其他意外了。

吳明上了岸,腳踏實地。長長了鬆了一口氣,雖然他並不暈船。但是他在船上,十分力量發揮不出三份就不錯了。只要在陸地上纔是他的主場。

吳明立即下令,四處搜索。

不一會兒,就有發現。

原來這一片海岸之中,有一處河灣,出口很小,而且並不是正對這大海,從海上幾乎看不見。但是河灣之中,卻有一片空間,能夠容下數條船隻。但是對礦區的那些人就已經足夠了。

吳明帶著一個百戶,沿著海岸來到了河灣之旁。

一從從火光,在不住的跳躍,這個河灣之中停了三艘船隻,岸上有四五處房子,這些房子都是南方吊腳樓的樣式。

吳明的眼睛微微一瞇,他知道這裡的人並不多,最多三五百人。吳明一想起那些亡命徒的戰鬥力,心中輕蔑的一笑,一揮手,他當先而出,身子微微一伏,好像是獵豹一樣衝了出去。悄無聲息。

但是吳明身後的那士卒,就沒有吳明這麼好的技巧了。吳明的身後立即響起了駁雜的腳步之聲。

“什麼人?”立即有人高聲呼喝道。

吳明本就沒想想過不被發現,在被發現的同時,他剛剛躍起,好像猛虎一樣撲了出去,手中的長刀不知道?何時已經出鞘。刀光好像是一道匹練一樣,將高喊之人一刀斬下,鮮血沖天而起,一個圓滾滾的東西,飛天而出。正是此人的頭顱。

吳明舌間暴喝道:“殺。”吳明身後的士卒同時大喊,奮不顧身的過去。

一場惡戰,開始了。

吳明一方有備而來,而且訓練有素。配合默契,一出手就活的壓倒性的優勢。另外一方,雖然人數多了一些,但是本就是烏合之衆。又是被偷襲,。會有什麼什麼樣的結果,不用細說,也能明白。

交戰不到盞茶工夫,勝負就已經完全確定了。

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十七章禮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八十章 先鋒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章 練兵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五十章 封賞第五章 演武
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十七章禮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八十章 先鋒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章 練兵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五十章 封賞第五章 演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威海市| 耿马| 鄂托克旗| 沙湾县| 淄博市| 仲巴县| 石家庄市| 寿光市| 万源市| 汾阳市| 襄城县| 增城市| 赤壁市| 密山市| 沛县| 安福县| 柳州市| 安岳县| 汶川县| 东兴市| 津市市| 兴文县| 泸州市| 昂仁县| 钟山县| 秭归县| 阜阳市| 潞城市| 建水县| 宁国市| 和静县| 三门县| 白沙| 富平县| 会同县| 正定县| 喀喇| 夏津县| 镇江市|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