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

果然,徐和尚的老巢瞞誰也瞞不過江南這一幫人。不過一兩天功夫,徐和尚的老巢的一切情報都到了許鬆的手裡面。

非常詳細,具體到徐和尚的老巢的方位,水文情況,乃至於徐和尚的手下的情況,許鬆一看這份情報的詳細程度,就知道徐和尚手下一定有他們的人,而且位置不低。

不過許鬆並不操心這個,他將這份情報送到東雍,就等結果了。

與江南方面的談判,條條框框很多,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談下來,甚至還有一些政治上的條件,必須反覆用磋商,而且不管消滅徐和尚,是不是一場試探。在這樣的局面之下,不是也是了。

只有徐和尚這一戰之後,才能繼續談下去。

許鬆能做的也只有等結果了。

朱厚煌得到這一份詳細的情報之後,心中一動。他看徐和尚的實力,徐和尚的實力雖然不弱,但是比起雍國水師的實力還是差了不少。雍國水師主力,也許對付不了佛郎機人,卻不是連區區一個徐和尚也對付不了的。

朱厚煌久違的心又萌動了。

他要親自出徵。

朱厚煌明白,今後雍國的重點一定在海上。所以朱厚煌想要貫徹政府是丞相的,軍隊是君王的這個原則,就必須在水師之中建立威信。

在軍隊之中,建立威信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帶著軍隊打勝仗。一直打勝仗。朱厚煌不管怎麼計算,這一戰都是牛刀殺雞,幾乎沒有失敗的可能。朱厚煌不大懂水戰,正好從最簡單的方面開始學習。

當然還有一絲不能說出口的憂慮。

許家的實力已經太大了。

雖然許藍是朱厚煌的妻子,許家的勢力也是朱厚煌的基本盤。但是朱厚煌卻不能讓許家勢力太大。最少,朱厚煌又意思限制許棟在水師之中的威望。

不得不說,朱厚煌夾帶裡面的人才還是少。在水師方面,朱厚煌除卻許棟根本不知道該將這一戰託付給誰。朱厚煌也想通過這一戰,選拔人才也是他一定要親自出徵的原因之一。

只是他這個決定一出來,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第一個做出反應的不是別人,而是太后吳氏。

朱厚煌成親之後。吳氏就不怎麼管朱厚煌了。她見朱厚煌所做所爲很有章法,大員這蠻荒之地,在她的眼裡一點一點的變成了沃土。也明白自己在見識上比不過朱厚煌。甚至朱厚煌出征大肚部落,吳氏也沒有出面阻止。

但是這一次卻不一樣了,在吳氏看來,在陸上與在海上是絕對不一樣的。

“我兒,區區一小賊,你就親自出徵,海上波浪未定,萬一有什麼閃失,你讓娘怎麼活啊?”吳氏擔心的說道。

朱厚煌說道:“母親不必擔心,臺灣海戰我不也是這樣過來嗎?這一次不過是一場小陣仗,泰山壓頂,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朱厚煌好說歹說,纔將吳氏說服了。

朱厚煌說服吳氏之後,又要面對另一個人,這個人卻不好說服了,這個人就是陸完。

陸完毫不客氣說道:“殿下設百官處理雍國事務,正當各司其職,殿下如不信水師統領許大人,臣請換之,何須親征,一旦有失,耐雍國社稷何?”

陸完不是那麼好忽悠的,朱厚煌鄭重其事說道:“先生所言極是,然先生可知孤之志向。”

陸完說道:“願聞其詳。”

朱厚煌說道:“西人能劈波斬浪,遠行數萬裡,來我大明,孤想率千船,遠行數萬裡。開疆擴土,揚威數萬裡之外。”

“殿下想爲三寶公公舊事?”陸完皺起了眉頭。鄭和下西洋在整個明代,乃至清代的評價都不是正面的,陸完聽朱厚煌這麼說,心中有些不舒服。

“非也。”朱厚煌說道。“孤要做的遠在三寶太監之上,三寶太監的船隊如浮光掠影,不過在西洋一閃而逝。而孤卻要讓大明如日月同照西洋。”朱厚煌微微一頓,說道:“先生以爲東雍如何?”

“荒島而已。”陸完說道。

“十年之後的東雍如何?”朱厚煌緊接著問道。

陸完微微沉吟,他覺得十年之後,東雍雖然能開闢出來很多地方,但依舊比不上內地,說道:“也是窮鄉僻土。”

“那麼百年之後如何?能否與漢地無疑?”朱厚煌問道。

陸完一時間說不出話了,不過在心中已經相信這個答案了。

朱厚煌不等陸完回答,就接著說道:“孤一路西行,征伐所見各國,封之子孫。如三代舊事,百餘年後,各地皆如漢地,如此則孤在九泉之下,亦能含笑。”

“崩”的一聲,陸完正在捏著的一根鬍鬚被他自己生生的拉斷,但是他自己卻沒有感覺到,他沉醉於朱厚煌爲他勾畫的藍圖之中。一瞬間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陸完再次看向朱厚煌,這次看朱厚煌雖然只是十幾歲的孩子,但是他卻覺得朱厚煌身上有一層光芒在閃閃的發光,這層光芒叫做聖王。

原本朱厚煌想開闢東雍的壯舉,陸完嘴裡不少,但是心裡也佩服之極,將朱厚煌高看幾眼,並不是誰都能得到一個前吏部天官的輔佐的。

此刻聽到朱厚煌真正的志向,頓時有一種振聾發聵的感覺。他長長一拜,說道:“臣定然輔佐殿下成此宏願。”

一時間陸完有一種恨意,恨自己出生太早,恨自己太老,註定不能輔佐朱厚煌完成這樣的宏願了。

朱厚煌連忙攙扶起陸完,說道:“能得先生輔佐,是孤的大幸。”

陸完隨即離開,不再勸阻朱厚煌一個字。陸完回到自己的房間之中,大哭三聲,大笑三聲,好像回到當初讀書的時候,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齊家治國平天下。

陸完立即用比之前認真幾倍的態度,開始工作起來。

朱厚煌出征之事,再也沒有人來勸阻了。

朱厚煌集齊雍國水師,因爲這一次有攻島之事,也將雍王親兵也帶上來,從大員出發,在海上停留了好一陣子,等到了許棟帶來的琉球分艦隊回合,一併匯合的還有從江南來的嚮導。在嚮導的指引之下,船隊向浙江方向行駛而去。

徐和尚的老巢就在舟山羣島之中,只是到底是現代的那一個島,朱厚煌自己也沒有分辨出來,一來,他本來對舟山羣島並不是很熟悉的。二來,古今島嶼也是有一些差距。

從大員到舟山,再加上等待回合的時間,整整用了一天多時間。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許棟就給朱厚煌指引道:“那個方向,這個島嶼就是徐和尚的老巢了。”

朱厚煌擡起千里鏡,看了過去,卻見那邊不是一個島嶼,而是數個島嶼圍成一個海灣。正是一個天然的良港。還不等朱厚煌看仔細,忽然看見一道烽煙燃起來。長長的好像是一道長劍,從天空之中劃過。

朱厚煌說道:“看來我們被發現了。既然被發現了,就開始行動吧。”

“是。”

許棟在朱厚煌的身邊,以備諮詢,雍國水師主力分爲四股向這個羣島圍了過去,堵住了所有能逃出的通道。

雍國水師實力足夠,即便是一分爲四,也比徐和尚的全部實力大。朱厚煌根本沒有想過用什麼辦法,就是結結實實的以勢壓人。

這一戰,不僅僅是朱厚煌自己學習海戰的開始,也是朱厚煌對自己所有的水師成員的考試。

如果連區區海盜都對付不了,怎麼能對付得了佛郎機人。

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十八章 經緯【1】第十九章 經緯【2】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二章 比劍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
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十八章 經緯【1】第十九章 經緯【2】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二章 比劍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章 善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青龙| 杨浦区| 察雅县| 大渡口区| 玉林市| 华蓥市| 揭西县| 九江县| 榕江县| 蕲春县| 桃园县| 凭祥市| 姜堰市| 九龙城区| 吉隆县| 涡阳县| 呼图壁县| 金川县| 泰顺县| 巴塘县| 新和县| 临沂市| 萝北县| 宁海县| 甘洛县| 阿荣旗| 荆州市| 乌鲁木齐市| 方正县| 浦江县| 施秉县| 城步| 无为县| 潜山县| 莱阳市| 吉首市| 屏山县| 通州区| 金塔县|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