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

很多事情是不得不爲。

莫登庸決定這一次出戰,一定要小皇帝御駕親征,如果勢頭不對,只有放棄升龍,在安南西北的羣山之中,找一處落腳了。

當然了這是最壞的打算。

只是情況比莫登庸想象的還要壞。

莫登庸算好了時間,數萬人列陣而出,剛剛出了西門,就有探馬來報道:“前方遇敵?!?

莫登庸心中猛地升出一股不好的預感。

過了一陣子,敵人也出現在視線之中。

在官道之上,有處微微有些坡度的高地,數個大方陣,在坡地上列陣。所有人都在席地而坐。

將手中的長槍,火槍等武器放在地面之上,手中拿著飯糰,竹筒在哪裡緩緩的吃飯。

吳明一行人正在挨個巡營。似乎沒有將這些剛剛出現的敵人看在眼裡。

或者說,吳明的確沒有將這些人看在眼裡。

吳明手中的兵力,有兩個營的雍軍,一萬多,就是前陣,後面有一萬的新軍,是架子貨,還沒有見過血,吳明也沒有指望他們什麼,只不過讓他們擺個架勢而已。

吳明是一名庸將。

這是朱厚煌對他的評價。

還是比較中肯的。

吳明是夜不收出身,讀書很少,也就是再跟了朱厚煌之後,才學習所謂的兵法之道,對什麼大戰略,都感到很吃力,所以讓他作爲方面大員,坐鎮一方,是不合適的。但是讓他死守某地,或者作爲一陣的主將,還是合適的。

就如同此刻的吳明。

朱厚煌也很喜歡巡營,在戰前,在戰後,乃至於在戰鬥之中,都會巡營,鼓勵士氣。不過那時候士兵激動的,更多是因爲朱厚煌的身份,是王爺,高高在山的王爺。

但吳明的的確確是小兵出身,他能真正的理解下面士兵的感受,下面士卒感受到的是同心同德。

吳明一來,下面的小官們都湊過來了,說道:“將軍,這一戰對手怎麼樣?”

“將軍,我們爲什麼不攻城?來到這裡幹嘛啊?”

“將軍,要上戰場了,爲什麼不給一塊肉啊?!?

紛紛擾擾說什麼的都有。

吳明很喜歡這種氣氛,一揮手,所有人都靜下來了。

吳明說道:“今日我們的對手,就是莫老賊,殿下要我們在這裡堅守,不許莫老賊過此一步,至於吃肉嗎?是我們事發突然,一時間沒有來得及準備,等這一戰過去,本將軍犒勞三軍,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肉?!?

“將軍,我們不要魚肉?!?

“對,我們不要魚肉,尤其不要鹹魚?!?

東雍漁業發展壯大,所捕獲的海魚也變的多了起來,大量的海魚被醃製,成爲東雍特產之一,自然大量供給軍中。

不過,任何東西一上了數量,味道就會變差,鹹魚也是如此。剛剛開始的時候,鹹魚不管怎麼說,也是肉。

但是什麼東西吃的時間長了,都會的不喜歡了,而且儲備時間長的鹹魚,也有一股怪味。自然也讓士兵們厭惡。

吳明說道:“絕對不是鹹魚,諸位還信不過我嗎?慢慢吃,莫賊過來還需要一點時間。”

在臨陣之時,不能吃的太飽太急。這都是經驗。

吳明挨個巡過軍陣。

不過一會功夫,吳明就回到了他的將旗之下。

此刻莫登庸也在雍軍大陣之前裡許之處,立下了陣腳。

“殿下,現在該怎麼辦?”底下的人問莫登庸,需要莫登庸拿主意。

莫登庸一時間也有一些躊躇。

繞道是可以的。

升龍附近全部是平原,即便是官道附近,也都是。所以想要繞道,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敵人不是營寨,而是軍陣。他們底下長腳的,會移動的。

而且過去的時候,好過去?;貋淼臅r候,就不好回來,除非莫登庸不想再回到升龍城了。

“準備,攻破敵陣?!蹦怯拐f道。

現在的局面,莫登庸也沒有其他選擇了。只有進攻了,好在對手數量不多,或許還有機會。

一想到,莫正中現在的局面。莫登庸心中就焦躁不安。

“是。”

莫軍出來的時候,是輕裝,也沒有帶什麼火炮。除卻一些弓弩之外,也沒有什麼火器。在莫登庸一聲令下,大隊人馬衝了上去。

莫登庸爲了發揮出人數的優勢,讓大軍裂開陣勢,三面攻了過來。似乎要將吳明所部,圍在中間。

雙方的戰鬥一觸即發。

在吳明列陣的地方之後,數裡之外。朱厚煌的主力就在這裡。

朱厚煌本部乘船從下游逆流而上,在上游上岸,因爲碼頭不夠大,整整用了一夜的功夫,纔算是將所有人都卸下來。

當雍軍正在下船的時候,俞大猷就已經帶著前鋒當道紮營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時間也是很緊,從下船到列陣,大約一夜的時間,雍軍上下,幾乎都沒有怎麼閤眼。

也是在野地宿營,沒有怎麼建造營房。主要是時間上來不及了。在他們安頓起來的時候,天都快要了亮了。

在上午的時候。莫氏的斥候已經殺到了陣前。發現了雍軍。

莫正中不是傻子。

他在發現敵人同時,立即命令全軍止步,傳令讓沈希儀上來。

沈希儀得到消息之後,立即說道:“請世子放心,我們馬上趕到?!?

沈希儀打發使者之後,立即下令按兵不動。

沈希儀暗道:“今日正是一個機會。以莫正中的心思,援軍在後面,馬上就到,他是不會輕易後退。這樣一來,除非有大的變故,莫正中休想活著離開這裡?!?

正如沈希儀所想。

莫正中得到援軍馬上會來的消息之後,立即整頓兵馬,決定原定堅守,等援兵過來之後,再做反擊。

一舉將雍軍給打垮。

莫正中排兵佈陣的時候。

朱厚煌也掌握了所有情況,他發現了莫軍前後脫節,前軍與後軍,居然拉來了距離,立即下意識的冒出兩個字來。

機會。

朱厚煌說道:“俞大猷?!?

俞大猷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孤命你爲先鋒,破陣?!?

“是。”俞大猷當即答應下來。率領本部人馬立即衝了出來。

此刻雍軍的訓練體現出來。

即便是忙活了一夜,在俞大猷的命令之下,依舊生龍活虎。衝了上去。

俞大猷暗道:“現在莫軍立足未穩,正是迎頭痛擊的好時候,如果等莫軍後軍上來了,就不大好對付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

俞大猷一發狠,走在最前面。每一支軍隊的風格與他們主將的風格都有很大的關係。

朱厚煌畢竟穩重,講究陣列紀律,所以東雍軍隊這方面遠遠勝過大明的其他部隊,俞大猷勇猛,所以俞大猷的部下發起狠來,也是非常勇猛的。

此刻俞大猷帶頭一衝,所有人都大步跟在後面。

俞大猷雖然很急,但也不敢走太快,唯恐消耗所有士卒的體力,等該衝的時候反而沒有了力氣。

俞大猷控制的步行的節奏,等看清楚莫軍的軍陣之後,忽然速度變慢了,但是並沒有停。

在俞大猷的控制之下,俞大猷的刀鋒營展開陣勢。雖然在行進之中,依然能看出了刀鋒營動靜如一,好像不是一支軍隊,反而是一個人一樣。

俞大猷雖然是先鋒,其他營頭也不比俞大猷慢多少,分別在俞大猷左右兩翼展開,好像是一直雄鷹張開了雙翅,就等著撲擊獵物。

不知道怎麼的所有的雍軍腳步上,慢慢的匯合在一起,成爲一聲,只震得煙塵四起,連同地面都好像微微顫抖。似乎是什麼巨獸在行走一般。

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
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长子县| 辛集市| 文安县| 汶川县| 德州市| 呼伦贝尔市| 固安县| 榆社县| 天水市| 南乐县| 吴江市| 巴青县| 宁波市| 南康市| 板桥市| 松阳县| 建水县| 绥中县| 青神县| 米泉市| 鄂尔多斯市| 进贤县| 章丘市| 桃源县| 贵德县| 卓尼县| 凤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辽县| 财经| 印江| 文化| 偃师市| 竹山县| 扶沟县| 渭源县| 榕江县| 阳城县| 雅安市|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