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

朱厚煌看到火炮的效果,立即決定大規模生產。不過一想起大規模生產火炮所消耗的銅料,朱厚煌就決定牙疼。

中國是一個缺銅的國家,所以銅價可以說是居高不下,銅價大概是十斤一兩,而一門火炮的用料大概有三千斤,這就是三百兩了,更不要說火炮工匠的工錢,配的炮車乃至於火藥錢,每一門火炮的成本在五百兩一上。單單是朱厚煌眼前的這十門火炮,就要五千兩了。

單單看這十門火炮,五千兩銀子並不多。

但是與佛郎機人作戰,朱厚煌深刻的明白了,火炮就是真理了,口徑越大,真理也就越大的道理。

這一段時間朱厚煌並沒有大量恢復水師,反而因爲許鬆拍賣航道權益,將少府的商船集中在少數幾條利潤高的航道之上,其餘的航道都讓利給了商人。並將少府的船隻專賣出去,收攏了大批銀子。但是這大批銀子,只是將剩下的水師戰船修修補補,添置的船隻很少。

一來是因爲佛郎機人敗退,這一段空檔時期,並沒有別的勢力來威脅東雍的安全,二來,就是朱厚煌想要對東雍水師大改一次。

與佛郎機交戰時的火炮劣勢,朱厚煌不想再次經歷了。

東雍水師的船隻在噸位上不下於佛郎機的船隻,甚至還要超出不少,但是東雍水師在火炮與噸位比上遠遠的不如佛郎機船隻,同樣的船隻,東雍的船隻能裝上火炮,是佛郎機人船隻的一半左右。這樣才造成了東雍水師與佛郎機交戰時的全面被動。

但是往船上裝火炮,並不是說裝就能裝的。

這需要考慮船隻的的結構與設計時就留下的炮位。佛郎機火炮不過輕型火炮,而這樣的銅炮已經能劃爲重型火炮之中了。

朱厚煌一想起,需要整體更換的火炮數量,一艘船最少要十來門火炮才行吧,那麼一艘船的火炮價格就在一萬兩左右,再加上戰船的價格,甚至還要考慮,朱厚煌大量用銅鑄炮會不會擡高銅的價格。朱厚煌暗道:“不行,一定想辦法將銅炮換成鐵炮,最少也要銅芯鐵炮。

整整一天過去了,十門火炮都沒有停止射擊,一聲接著一聲的巨響,朱厚煌剛剛聽起來還覺得不舒服,但是時間長了卻慢慢的變得習慣起來。

不過,朱厚煌覺得習慣了,但是佛郎機人卻承受不住了。

此刻城頭上已經站不住人了,偶爾一枚炮彈砸在城頭上,迸射出大量的轉世碎片,威力之大,並不比一些開花彈小。即便是藏在暗格之中的人,也覺得整個城牆隨著火炮的轟擊而晃動,特別是外面城牆的磚石,隨著火炮的轟擊,不住的顫動,晃動。甚至時不時的有大塊大塊的碎石頭從城牆上掉落下來,砸進護城河的淤泥之中。

雖然現在這城牆還能維持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被打破的一天。

亞伯奎一邊安排大批人手,將暗格之中大人全部撤出來,又將大量的磚石填充進去,好讓城牆變成實心的,增加城牆的抵抗能力。

但是這只是權宜之計。

“大人,現在的情況,我們已經不可能取得勝利,甚至也不可能堅持到援兵回來,即便是能堅持到援兵回來,我們未必能做些什麼?我們應該選擇別的出路了。”一個軍官說道。

亞伯奎知道這不僅僅是這一個軍官的意思,而是很多軍官的集體思想。

其實這種和談投降的思潮,很早就在亞伯奎麾下蔓延開來了。當佛郎機人見對方一下子動用了兩萬軍隊的時候,就已經麻爪了。

兩萬訓練有素並有大量火器的軍隊,對大明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對與佛郎機來說,卻是一支極大的力量了。

要知道佛郎機不過是幾百萬人口的小國而已。佛郎機陸軍常備軍未必有十萬之數。以己度人,他們無法相信,東雍居然在海外維持兩萬正規軍做戰。至少佛郎機果阿方面是萬萬做不到的,且不說在廈門灣損失的十幾艘戰船,果阿方面需要多長十幾去補充。即便是他補充過來,佛郎機又拿什麼來對抗東雍的陸軍。

對明眼人來說,馬六甲人的失敗已經成爲了必然,只是這個失敗什麼時候到來而已。

但是亞伯奎積威很重,大家不敢冒頭,但是局面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時候,這些人也顧不得這些了,這才推出一個人給亞伯奎說道。

亞伯奎豈能不知道現在的局面,他比誰都明白,特別是法摩沙城四周居然豎起了城牆,四四方方的將法摩沙包圍成一座城中之城的時候,他就知道已經沒有希望了,即便是佛郎機援軍過來,他也做不到裡應外合了。他明白用對付土著的方式對付東雍,是極其錯誤的事情。

佛郎機的戰例之中,有過土著背叛,留少部分人堅守城堡,等待一年之後的援軍,但是這種辦法用來對付東雍,對付大明,就有一點太小看人了。

“你們想怎麼樣?”亞伯奎說道。

“大人,我們想與城外談判,爭取到體面的和平。”

體面的和平,不過是委婉的說法而已。

亞伯奎沉默了,周圍的軍官一真窒息,不敢亂說話等待著亞伯奎的斷絕。好一陣子,亞伯奎說道:“我累了,這些事情,你們自己辦吧。”

下面的軍官立即大喜,他們明白亞伯奎已經默許了。

事不宜遲,他們立即商議過後,派出了使者打折白旗,從城上吊下來,立即來見汪直。

汪直不敢怠慢,將是使者送到朱厚煌這裡。

朱厚煌開門見山說道:“你們想怎麼樣?”

“我們希望雍王殿下能給我們體面的和平?”使者說道。

“什麼樣體面的和平?”朱厚煌問道。

“我們讓出法摩沙城,並將法摩沙城移交給貴方,貴方派船送我們離開。”使者微微擡頭,察言觀色道。

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你們不準備投降嗎?”|

使者說道:“我們在城上尚有數百門火炮,數千根火槍,足夠吃上三年的糧食,而且法摩沙城經過精心的修繕,即便你們的火炮轟上幾個月,也不可能轟開城牆,只是我們不想在繼續無謂的戰爭,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掉落。”

熟悉的趾高氣昂,只是有一點點底氣不足而已。

但是朱厚煌不想慣著他們。

雖然他很明白,東雍與佛郎機之間有很大的利益重合點,比如東西航道的問題,這一條航道是流淌著金銀的航道,所以每斷開一天,都是東雍與佛郎機的損失。所以朱厚煌現在心中很著急,恨不得立即與佛郎機和談,重現開通航道,緩解東雍的財政壓力。

但是朱厚煌越是明白佛郎機與東雍既合作又鬥爭的模式,就越不能給佛郎機面色,必須給足夠的震懾,才能在佛郎機合作之中佔據更大的好處。如果朱厚煌輕輕鬆鬆答應下來,那麼果阿的佛郎機人絕對對東雍低看一眼,這樣爲將來雙方的合作,帶來不少的阻礙。

怎麼讓對方重視自己。

那就狠打,使勁打,讓他們提前東雍,就感到恐懼,他們自然會與東雍合作之中有足夠的讓步。

朱厚煌說道:“孤只接受無條件投降。”朱厚煌說完這一句話,向旁邊看了一眼,朱厚煌身邊的非常熟悉朱厚煌的眼色,立即客客氣氣的將佛郎機使者給請了出去。

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
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合山市| 左云县| 潞城市| 乐至县| 阜南县| 徐水县| 湄潭县| 新源县| 桓台县| 山阳县| 鲁山县| 贵德县| 高阳县| 宿州市| 青岛市| 谢通门县| 获嘉县| 康马县| 汉阴县| 沙河市| 固安县| 肃宁县| 龙里县| 佛冈县| 鄱阳县| 临沭县| 都匀市| 武穴市| 申扎县| 乌兰县| 布拖县| 昆明市| 含山县| 恭城| 迁安市| 金秀| 博罗县| 漯河市| 福泉市|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