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

“北京,孤又來了。”在獵獵的北風之中,朱厚煌駐馬而立,看著北京城的輪廓,一時間感慨萬千。

他想過很多,在北京的時候,也有一陣子一心討好正德,想繼承正德位置,但是後來百官反對,朱厚煌不得不去東雍。

如此之後,朱厚煌就熄了當皇帝的心思。卻不想命運弄人,撥撥轉轉,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

在杭雄一死之後,大部分軍隊潰散而去,真正回到京師的不過數千騎兵而已,還是在錦衣衛的控制之下的。

還有大部分士卒投奔朱厚煌。

大多都說與朱厚煌有舊,要麼就是正德舊臣。

即便是正德死了好幾年了,但是正德在天下武臣心中,依舊是牢不可破的,這份影響力還沒有散去。

朱厚煌瞬息之間,就多了萬餘精兵。如此就知道嘉靖對邊軍的忌憚,不是沒有原因。

而且與此同時,南京陷落的消息也傳了出來,對天下造成了不一樣的影響。似乎所有地方官一時間都開始觀望起來,甚至各地的勤王之兵的組建,也變得緩慢起來。

“殿下,英國公已經在等候殿下。”吳庸之說道。

繡衣衛在京師之中經營最深,可以說他們觸腳能接觸到各方各面了。所以北京城根本不用怎麼打,英國公已經被繡衣衛給收買了。

“臣英國公張倫拜見殿下。”英國公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看上去好像是一個公子哥。他跪倒在朱厚煌的馬前。

朱厚煌也不下馬,說道:“英國公對孤的功勞,孤會記住的。”朱厚煌一揮手,說道:“吳明,你部先入城,控制要害之地,皇城不可輕動。”

朱厚煌讓吳明入城,就是絕對吳明在北京城之中,生活了很長時間,對京師,還是很熟悉的,所以讓吳明入城。

雖然英國公投降了,但是並不意味著北京城可以不戰而下。朱厚煌很肯定,這一戰還有得打。

英國公張倫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

如果可以張倫也不願意投降,但是看到魏國公的下場。他不敢拖延,魏國公在南京被雍軍佔據之後,雖然還保留了一座國公府,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並不能與當初鎮守江南的勳城相比了。

張倫沒有別的想法,只想求一條活命。

正如朱厚煌所料,吳明剛剛進入北京城之中,就爆發出喊殺之聲。

“怎麼回事?”嘉靖猛地驚醒過來。

從朱厚煌登陸,到現在不過不足一月而已,嘉靖瘦了好幾圈,整個人好像是消耗了元氣,有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陛下。英國公投賊了。”黃錦匆忙的跑過來,想聽到的消息報給嘉靖。

嘉靖先是一愣,頓時大怒,怒罵到:“張倫,好一個張倫。”

在杭雄敗績之後,嘉靖就不放心京師城防,詢問張倫,張倫當時信誓旦旦的,結果這還沒有接敵,就將他給賣了。

如果張倫現在愛嘉靖面前,嘉靖絕對會將他大卸八塊。否則難消他心頭之恨。

“臣陸炳拜見陛下,臣願意誓死護送陛下出城。”此刻陸炳並不是錦衣衛飛魚服的打扮,而是一身甲冑在身,他的甲冑還是東雍精心打造的板甲,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閃閃發亮,絕對不辜負,明光兩字。

嘉靖先是一喜,然後微微一愣,說道:“沒有用的,朕即便是離開京師也沒有活路了。”

幾年的勾心鬥角,嘉靖已經不是當初的小孩子了,對政治的黑暗面理解的非常深刻。說道:“其實讓雍王出現在北京城外,朕已經敗了。”

朱厚煌畢竟姓朱,他畢竟是大明皇室,天然具有大義名分,再加上嘉靖一直要爭大禮儀,還真得傷了很多士大夫的心。

在很多所謂君子心中,嘉靖的形象並不必朱厚煌好上多少,而朱厚煌現在有這麼大的優勢,全天下人都知道該怎麼選。

大勢已去。嘉靖還做夢想,固守京師,等待各地勤王。

當初建文帝,在成祖突破長江,就已經輸了。嘉靖早就知道這一點,只是在自己騙自己而言,即便不是英國公投敵,也會這樣那樣的人投敵。

可以說英國公的投敵將嘉靖打醒了。

“陛下,天下之中,自有忠心之人,只要陛下離開京師,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陸炳苦心勸道。

“無需多言,朕寧可戰死京師,也不願意像一隻老鼠一樣,到處逃竄。炳哥兒,你現在麾下還有多少人。”嘉靖問道。

陸炳說道:“臣麾下自有萬人左右的,但是都是精銳。”

北京城中從來不少士卒,不管是京營的,還是御馬監的,從紙面上來說,都有很多兵力,但是實際上,這些兵力不過只能落實在賬面上而已。

嘉靖對陸炳的信任,讓陸炳本身就整頓了錦衣衛麾下的戰鬥力。

錦衣衛並不僅僅是情報機構,還有保護皇上的任務,甚至宮中大漢將軍等侍衛,也算錦衣衛的管轄範圍之內。

陸炳就藉助嘉靖的信任,整頓出三千多黑騎,當做錦衣衛的行動部隊。而在雍軍登陸之後,陸炳又收攏了很多能戰之兵,特別是杭雄的殘部,以至於陸炳所部都膨脹到萬餘。。

嘉靖說道:“好,炳哥兒,與朕一起,與雍王一決死戰,朕就要看看,朕,絕對不輸於雍王。”

嘉靖轉過頭來對黃錦說道:“給朕披甲。”

“是。”黃錦說道,他立即招呼要幾個小太監,將一個架子擡出來,這個架子上面有一副盔甲。

諷刺的是,這副盔甲也是板甲,帶著濃重的東雍風格,不過,在外觀之上,有一些皇家的標誌而已。

這些細節上的東西,卻是皇宮裡面的工匠比較厲害,嘉靖穿上盔甲,一時間威風凜凜,一股英武的氣息撲面而來。

嘉靖臉色大半被頭盔包裹著,說道:“走。隨朕殺敵。”

陸炳拗不過嘉靖,只好在身後跟隨,出了皇宮正門,就是黑壓壓的一大片士卒。是陸炳麾下的所有人馬了。

嘉靖騎在一匹御馬上,還沒有一會兒,就聽見南邊逐漸響亮起來的廝殺之聲。

陸炳一看,向嘉靖請示,大軍立即壓迫過去,從皇宮到南門正是京師的正門,一條御道直通,而這個時候,御道之上廝殺遍地,慘叫連連。

嘉靖決定抵擋了,而陸炳又怎麼敢讓嘉靖衝在最前面啊。

不過即便如此,嘉靖也清清楚楚看到了死殺的一起。

天街雖然寬廣,但是一下子涌進去,數萬大軍,根本裝不下去。天街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騎兵也跑不起來。

不過,這架勢來的也快,去的也快,不過片刻之間,嘉靖就見識了一場大兵潰敗,而且是他自己的部下,一時間讓他目瞪口呆,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

剛剛潰敗下來士卒,士氣全無,根本不足以託付大任,非要數月修整不可。而嘉靖就是無視了這一條鐵律。

剛剛成爲驚弓之鳥的明軍,帶頭先跑,將陸炳所部也都衝散了。

陸炳見勢頭不妙,立即打馬衝榜到了在保護嘉靖,說道:“陛下,大事不妙,我們快些回去吧。”

嘉靖一時間還接受不了,如此強烈的變化,一時間愣在哪裡,但是陸炳卻不敢登他回過神來,立即帶著嘉靖回到了宮城之中,依靠宮城城牆,來抵擋雍軍的攻擊,任誰都知道這不靠譜,不可能。

雍軍也知道,吳明根本沒有管起紫禁城,而是用最快的速度佔領城中要地。

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十七章禮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
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十七章禮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郑州市| 潮安县| 陆河县| 乌兰察布市| 镶黄旗| 黎平县| 庆云县| 岳普湖县| 蒲城县| 青岛市| 罗江县| 鹤岗市| 屯门区| 固始县| 宽甸| 彩票| 宝山区| 大渡口区| 青海省| 绍兴市| 松滋市| 新竹市| 镇远县| 新竹县| 楚雄市| 敦煌市| 会宁县| 维西| 五原县| 新竹市| 益阳市| 长宁区| 沙河市| 乐昌市| 南江县| 吉首市| 杨浦区| 班玛县| 新化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