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

大明與東雍的戰爭,還需要數年的醞釀,但是另一場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

亞齊本來是一個小國,但是葡萄牙人東侵,給了亞齊機會。

在葡萄牙人到來之前,東南亞航道是屬於回回教徒的,而馬六甲淪陷之後,大量回回教徒被迫繞過,蘇門答臘島航行,也就給亞齊國帶來旺盛的商機。讓亞齊國國力大增,並統一了蘇門答臘島西海岸。

當然了朱厚煌攻陷了馬六甲,情況有一點變化。

首先,朱厚煌還是與佛郎機人不大一樣,朱厚煌雖然行事之上提防回回教徒,但是外事還放的開,他雖然壟斷了大部分從馬六甲到印度商機,但是並不是什麼都吃獨食,凡是大明傳統藩屬國,朱厚煌都網開一面。

比如說蘇門答臘國。

蘇門答臘國,與大明的淵源比較深。

洪武元年,蘇門答臘國王奉獻金葉表文,貢馬匹和方物。

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屢屢從蘇門答臘海岸經過。成祖皇帝令鄭和贈送給亞齊國王一座大鐘,。永樂三年蘇門答臘王蘇丹罕難阿必鎮遣使阿里入貢,明成祖昭封鎖丹罕難必鎮爲蘇門答臘國王,賜印、金幣。永樂五年再次遣使入貢。隨後蘇門答臘國遭到那孤兒國侵略,蘇門答臘國王中毒箭死,王子蘇幹拉年幼,王妃下令,如有勇士能夠替國王報仇,保衛蘇門答臘國,願意嫁爲妻子。有一老漁翁挺身而出,打敗那孤兒國,王妃果然嫁給老漁翁,並尊老漁翁爲老國王。永樂七年老漁翁國王來京師朝貢,永樂十年成祖皇帝遣使往蘇門答臘國。這時候,前王子蘇幹拉已經成人,糾衆殺老漁翁國王,然後糾衆逃往山中建立山寨。永樂十三年。三保太監鄭和擒獲前王子蘇幹拉送京伏法。少漁翁王感恩不盡。宣德十年明宣宗昭封少漁翁王的兒子繼承王位。

因爲有這一段淵源了,雖然是百年之前了,但是蘇門答臘國與大明彼此看著也很親切。

在蘇門答臘島上,還有一箇舊港。

舊港施家世襲舊港宣慰司的頭銜,在仁宣之世,舊港宣慰司還可以,但是正德之時,舊港宣慰司,就已經不行了。

不過即便如此舊港宣慰司,也是南洋有名的華人聚集地,對雍國非常友好。在雍國與佛郎機交戰的時候,支援過糧草。

朱厚煌敢大膽將都城建立在南都,舊港也有一部分因素,舊港很蘇門答臘國都在南都之南,對雍國又比較友好,足以爲南洋南邊屏障。

當然了,這種屏障,當一段時間就可以了,將來南都發展起來,恐怕要大舉南下的。

不過,朱厚煌與滿刺加國的反目成仇,已經引起了以亞齊爲首一些回回教國家不滿,而且佛郎機人也找上了亞齊,比較,要從馬六甲過,需要一筆稅金。朱厚煌對外收稅,毫不手軟。

而且大明禁海,大明的貨物斷絕。

讓佛郎機難受的同時,也徹底拜託了對大明的依賴。

佛郎機人也繞道蘇門答臘島以南,不走馬六甲海峽。亞齊與佛郎機人本來水火不容的兩綁?人,卻有共同利益,他們都看大明不順眼,特別是對封鎖,馬六甲海峽的馬六甲城,更是恨之入骨。

阿里·穆哈雅特·夏。乃是亞齊第一任蘇丹。

他這一次,要見的人,就是佛郎機人使者。

“見過,蘇丹殿下。”這個人是朱厚煌的老熟人。託梅-皮雷斯。

託梅這幾年的經歷,好像是過山車一樣。

在馬六甲戰敗之後,回到了果阿。爲了與大明的商業利益,這些人從來不在乎一個失敗者。所以託梅在果阿待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回到的葡萄牙。

不過,他的所有一切都投入在馬六甲了,在葡萄牙的他,幾乎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他屢次上書國王,想繼續開拓東方。

全部石沉大海。

就在託梅心灰意冷的時候,他正準備去殖民地找一分工作,來養家餬口的時候。他的第二次機遇來了。

里斯本的貴族們,不滿意於東方物品的急劇減少。如果之前沒有得到過,他們也能忍受,但是他們從這兩年與東雍的貿易之中,獲取了大量的小錢錢,一下沒有了。讓他們不滿之極。

所以他們決定要讓東方的國王,感受到他們的意志。

這個決定甚至還得到了西班牙的認同。

在準備與東雍再次開戰的時候,託梅這個人就從角落裡面再次被翻出來,被委以重任。

而聯絡亞齊,就是託梅第一步計劃。

當初佛郎機在馬六甲的十幾艘戰艦,有好幾艘就是爲了防備亞齊這個國家而準備的。只是沒有想到他們會有一點與亞齊聯合。讓託梅感到世事無常。

“你好。”亞齊蘇丹說道:“請問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情?”

這也是現在,大量佛郎機船隻亞齊經過,爲亞齊帶來很多商機,亞齊蘇丹纔有託梅說話的心思,在前幾年,託梅根本不可能活著見到亞齊蘇丹。

“聽聞蘇丹陛下,派人是奧斯曼學習造船工藝,還有火炮製作工藝,其實大可不比,不是我說的奧斯曼的這些都不如葡萄牙。”託梅說道。

“你怎麼會知道啊?”亞齊蘇丹皺起眉頭來。

天下回回是一家,或許有些誇張了。但是回回教徒有藕斷絲連的關係,卻是一點錯都沒有的。

亞齊國即便是遠在東南亞,還是奧斯曼有聯繫的。

“商道上的事情,我們佛郎機不知道的事情還真少。”託梅說道。

“難道你還想賣給我這些嗎?”亞齊蘇丹說道:“難道你們不知道我是爲了對付誰才這樣做的嗎?”

託梅說道:“我知道,蘇丹的本意是要用這些東西來驅除異教徒,但是現在佔據馬六甲的異教徒不是我們吧?難道陛下,不想奪回馬六甲嗎?”

亞齊蘇丹說道:“我是要奪回馬六甲,但是我奪回馬六甲之後,也沒有你這些異教徒什麼事情?”

託梅說道:“這可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蘇丹陛下,如果沒有我們的幫助,你什麼時候才能積攢起來與東雍戰鬥的實力,我想對於東雍的實力,你還是知道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雍王殿下是一野心勃勃的君王,我很難想象,數十年之後,到底是亞齊進攻東雍,還是東雍進攻亞齊。對於雍國的強大,我們不過是放棄馬六甲,放棄東方的航道,但是亞齊準備放棄什麼,難道蘇丹陛下準備成爲東雍的屬國嗎?”

亞齊蘇丹有沉默了,滿刺加蘇丹就是亞齊蘇丹的前車之鑑。現在朱厚煌還沒有注意到亞齊,只是因爲朱厚煌現在還沒有向印度進攻的想法,他想將南洋的中心地帶,想牢牢佔據再說。

但是等東雍穩固了根基,他會做什麼?誰也不知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格。

面對這樣的潛在威脅,亞齊蘇丹的決定就是準備作戰,先發致人。

“你們準備要什麼?”亞齊蘇丹問道。

“我們要在馬六甲海峽自由通航的權力,並且有資格在馬六甲海峽之中,建造一座小城,作爲交易,我們佛郎機全面開發對亞齊的武器買賣,不管是火槍,還是火炮,還是戰船,只要是果阿有的,都可以出購給亞齊。”託梅一副誠意滿滿的說道。

亞齊蘇丹雖然有些動心,但是依舊不能完全信任這些異教徒,他說道:“這件事情我需要思考一下。”

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章 元宵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
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章 元宵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调兵山市| 大冶市| 准格尔旗| 泽普县| 竹北市| 仁怀市| 新民市| 五家渠市| 永泰县| 陵水| 三门县| 湾仔区| 封丘县| 林周县| 安徽省| 黄梅县| 岫岩| 海门市| 驻马店市| 浮梁县| 兴山县| 石家庄市| 大安市| 繁昌县| 敦化市| 长沙市| 沙坪坝区| 延长县| 綦江县| 太原市| 米脂县| 乐山市| 甘孜县| 渝北区| 凤阳县| 德清县| 高台县| 丹寨县| 兴安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