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

朱厚煌指著鄭深說道:“造船規格,找他。”

怎麼樣的船隻是一艘好漁船,朱厚煌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讓知道的人來辦這一件事情。

不過數量上要有多少?朱厚煌微微沉吟一會兒,說道:“越多越好。”

雖然是因爲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讓朱厚煌不得不重視遠洋漁業,但是並不是說將來遠洋漁業都沒有用了。

朱厚煌想要建立強大的海軍,就要鼓勵一切海上行爲,包括捕魚,貿易等等的。

不然沒有足夠強大的海洋利益,朱厚煌不怕自己死後,他的大艦隊如同鄭和艦隊一樣,人亡政息嗎?

這一點上,一直是朱厚煌矢志以求的。

“不過,船隻的要求一點也不能降低要求,按孤的流程來。”朱厚煌補充說道。

“是。”李大工點頭稱是。

朱厚煌要他弄的流程,就是先做船模,在池塘之中用風力做實驗,最後總結出最好的船型,然後再按照標準化流程開始弄,必須讓所有船隻都統一規格,甚至每一個船隻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因爲船隻大小不同,而有所區別。

這就是朱厚煌來到大明之後,一直想要的,工業化的美感。

李大工心中暗道:“殿下的愛好實在是怪啊?這也沒有什麼用處,反而太過麻煩了。”他有心不想這樣做,但是一擡頭看見朱厚煌的眼睛,所有運氣都煙消雲散了。只能說是了。

朱厚煌安排好這些事務,立即要去找陸完。不僅僅是這一件事情,因爲很多事情,朱厚煌都繞不過陸完,必須提前與陸完通氣。

“殿下您來了。”朱厚煌來的時候,陸完正要出去。

朱厚煌說道:“陸師,孤也是才知道,因爲孤的妄爲,東雍的糧食缺口有這大。”

陸完說道:“殿下知道就行了。”

在朱厚煌的權力劃分,陸完雖然擁有一切民政權力,但財政這一塊卻在吳行之手裡。陸完不能繞過吳行之管理財政。不過並不意味著陸完不瞭解。

陸完非常守規矩,但是這不影響他對東雍的財政的瞭解。

朱厚煌說道:“孤知錯了,前番與陸師商議過的捕魚一事,孤再次瞭解了一下,應該是可行的,已經安排少府船廠準備造船了。只是有些捕魚的人手卻不知道從何處來。”

“殿下稍等。”陸完立即回到自己的書桌之前,從文件之中,找出一份檔案來,說道:“這就是曾經是漁民的人名單,只要殿下這邊準備好了,我立即就從各地將人調過來。”

朱厚煌不得不承認,有一個稱心如意的助手實在是太舒服了,很多事情,不用你去吩咐,他就自動爲你做好了。

朱厚煌說道:“陸師辛苦了。”

陸完說道:“分內之事,有何辛苦不辛苦的,不過這樣一來,我的計劃就要有所更改了。”陸完一邊推敲一邊說道:“之前我的計劃,就是以屯田爲主,不管是道路工程還是水利工程都是爲了屯田,但是現在短時間提供大量的食物,要向捕魚上面稍做傾斜。”

他一邊說,一邊將一副地圖扯過來,往上面指指點點說道:“我想沿著東雍的海岸線,數十里安置一個小城,這個小城且耕且漁。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用捕魚維持生計,就可以少消耗一點糧食。”

朱厚煌說道:“還可以讓他們沿海曬鹽,無須產多少,只需他們能用鹽醃製海魚,說不定,還能反哺雍南。”

陸完說道:“殿下英明。”

朱厚煌明明知道陸完是在?拍馬屁,但是他還是覺得舒服,無他,因爲拍馬屁的人不一樣。

能被陸完拍馬屁的人沒有幾個了。

朱厚煌想了想又說道:“只是這樣一來,東雍東岸很多地方,都是孤懸於大山之東,山中又有蠻人爲亂,一旦有事恐怕救援不及。”

“殿下,想建南海都護府,將來駐軍於萬里之外的事情,恐怕不少。今日不過剛剛開始而已。再者殿下所行是秦漢之制,雖爲一村,但外有堡壘,內有甲兵,又能通海,水師數日一至,即便有蠻人萬人圍攻,也當守得住。”陸完說道。

朱厚煌再次想起這些蠻人的戰鬥力,覺得也是應該如此的。

很多事情,都是欠一發而動全身,寧王數十萬發配人員還沒有到。整個東雍都忙成一團了。陸完沒有時間與朱厚煌多說話。

與朱厚煌交接了捕魚之事。就開始忙碌了。

朱厚煌再次來到造船場之中。

在造船場之中,限制一年多的船匠們,爆發出極其強大的熱情。

朱厚煌對這些船匠待遇很好,但是這些船匠來說,朱厚煌對他們越好,他們就越覺得不舒服,不安分。唯恐這樣的待遇不過是黃粱一夢。所以朱厚煌讓他們造船,他們非常高興,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用之人。

朱厚煌看水師學院之中,看到不過一兩日功夫,他們就造出好些漁船的模型,然後在他們用畜力催動極大的風扇,在風力下面看船隻的適航性。

最後確定下來船型。還有鄭深也在參考船型。

來的不僅僅是鄭深一個人,還有鄭家其他人。

鄭路的團伙,本就是一個以鄭姓爲主的團隊。本來鄭路死後,鄭深在鄭家的權力並不太穩固,雖然他是鄭路的長子,但是鄭深還是太小了。

不過有了朱厚煌的支持。鄭深的年齡就不是問題了。

故而鄭深能調集鄭家的人手。正如鄭深所言,鄭家本就是漁民出身,鄭家老人在漁業之中的經驗,要比鄭深經驗豐富。有這些老人相助,讓這一件事情辦的更好了。

朱厚煌並不瞭解這一行的細節,怎麼漁船更好一點,他並不瞭解的。不過看這個樣子,就知道這裡已經不需要他太關注了。作爲東雍之主,也不能將時間花費在這裡。

朱厚煌暗道:“即便這裡一起順利,要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所以遠水解不了近渴。”

一兩艘漁船,根本是杯水車薪,濟不了什麼事情。但是大規模的漁船捕魚,並不是一會半會兒能弄好的。

不管是製造漁船。從木料到工匠這樣上,都需要時間,東雍的船匠並不多,不過不足百餘人,即便這百餘人,日夜不停也不可能造出足夠使用的漁船,所以,一邊造船,一邊要培養船匠,同樣,打漁的漁民也不是說有就有的,這也需要培養。

在朱厚煌看來,今年之內,能將東雍的漁業培養出規模來,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但是在此之前,朱厚煌想要保證東雍不斷糧。

“殿下,許大人與魏大人都已經到了。”

所謂的許大人與魏大人,就是遠在琉球的許棟和在南洋的魏瑞舟。

朱厚煌說道:“好吧,請各位大人來雍王府議事。”

“是。”

朱厚煌回到了雍王府。

朱厚煌看到他麾下第一個能獨擋一面的重臣,許棟。許棟的樣子比以前穩重了多了,看上去有幾分大將風度了。

然後是魏瑞舟。魏瑞舟卻本來有幾分公子哥的氣度,但是在南洋的打拼,讓魏瑞舟褪去了青澀,反而有一種男子漢的氣質。

從此可以看到,他們兩個人都大有長進了。

他們兩人見到朱厚煌進來,立即起身行禮道:“臣許棟見過殿下。”“臣魏瑞舟見過殿下。”

朱厚煌說道:“許卿,魏卿,看到你們真好,不知道琉球與南洋情勢如何?”

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十章 長史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
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十章 長史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黔西县| 聊城市| 泸定县| 满城县| 通州区| 镇原县| 盐池县| 尉氏县| 惠东县| 郓城县| 南汇区| 油尖旺区| 桐庐县| 开封县| 缙云县| 沾化县| 金山区| 四川省| 平凉市| 新干县| 大邑县| 大理市| 牙克石市| 敦煌市| 长岭县| 竹溪县| 扶风县| 临汾市| 高碑店市| 哈尔滨市| 外汇| 呼图壁县| 岗巴县| 凌云县| 平原县| 白朗县| 启东市| 河间市| 巴青县| 迁安市|